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課堂討論在普通生物學教學的應用

李靖

摘要:課堂討論是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特從普通生物學的課程特點與面向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教學現狀出發,詳細介紹課堂討論的應用策略和實際應用效果,闡明以傳統教學方法為基礎,在普通生物學課堂教學中開展課堂討論的必要性。

關鍵詞:課堂討論;普通生物學

應用效果課堂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在校學生獲得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最有效的學習渠道之一。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學效果對高校人才培養起到關鍵的作用。目前,我國大學課堂教學狀況更多的仍是“以教師為中心”,以“講授法為核心”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1]。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容易忽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使得教學基本上是一種單向活動,缺少學生的參與互動,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佳[2]。面對這樣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增添課堂討論環節無疑是有益的補充。課堂討論是一種以學生自我活動為核心的教學方法,如果設計合理,運用有效,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我們嘗試開展了以“外來種與生物入侵”“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與保護”一系列主題的課堂討論,并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普通生物學教學中開展課堂討論的必要性

普通生物學是一門通識性課程,其內容覆蓋細胞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遺傳學、生物進化、生態學等生命科學多個學科知識,其課程任務主要是拓寬學生知識面,幫助學生了解生命科學的全貌,獲得普遍規律性的知識[4]。普通生物學屬于廣州醫科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理論共設54 學時,教學過程中一直面臨著教學內容涉及面廣,各教學內容中需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識點相對獨立、前后銜接性不強,且不少知識點高中生物已有涉及等問題。在教學方法單一的情況下,會出現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的現象,雖然授課教師可以采用增加課堂提問等互動方式,但是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參與度仍有限,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在這種情況下,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程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課堂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課堂討論是一種互動性較強的授課形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自己的知識儲備,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并獲取新的知識,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如何針對課型特點和教學內容,協調教與學的活動,充分發揮課堂討論的作用,就需要教師認真探索和思考。因此,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選取部分難度適宜的教學內容,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成為學習的主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課堂討論在普通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合理設置課堂討論主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意愿

討論是引導學生就某一問題闡述自己個性化見解的一種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普通生物學課程的通識性特征,使其內容覆蓋生命科學的眾多學科領域,但不是所有的授課內容都適合以課堂討論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課堂討論題目的選擇必須要符合三個要求。第一,課堂討論的主題不宜過于理論化,必須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并突出實用性和啟發性,選擇貼近于生活實踐的問題,這樣才能迅速把學生吸引到討論主題中去,更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第二,課堂討論的主題設置應當具有階梯性。若選題過易而缺乏挑戰性,則無法激發學生的討論熱情;若選題過難,則學生的儲備知識不足以滿足其討論需求,亦會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第三,能讓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結合授課內容,合理選擇討論主題,激發各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愿,盡可能地讓處于不同專業知識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

(二)合理配置討論小組的成員,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小組討論是最常見的課堂討論形式,小組成員中每位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會存在普遍的差異。為了取得良好的討論效果,教師應以教學內容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基礎,合理配置討論小組的成員。我們在食品與質量安全專業開展的普通生物學的課堂討論,就采取了小組討論的形式,每小組成員約6 人。結合學生前期的課堂表現及課下作業的完成情況,授課教師酌情進行分組,確保每小組各層次水平成員的配比大體保持一致。討論小組形成后,小組成員自由選擇授課教師提供的備選討論主題之一,分工完成資料搜集、討論主題框架的構架、演示文件的形成、小組代表(問題的主要闡述者)的選定等流程。通過這些流程的逐步實施,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思考、撰寫、發言等能力提升的全過程。

(三)合理安排討論實施的時間,保證討論主題的深入

進行課堂小組討論是一項比較耗時的課堂討論形式,若授課教師怕耗時會影響教學進度而迫不及待地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便不利于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那么也就失去了課堂討論的意義。課堂討論的有效開展,在于重視討論的過程,應根據討論小組的人員組成,留給各個層次的學生足夠的準備和討論時間,讓學生逐步進入狀態,充分調動思維,各抒己見,互相啟發,在思維碰撞中獲得真知。在現有的課程的理論教學計劃中,安排運用于課堂討論的教學學時非常有限,因此僅靠課堂時間完成討論課的各環節是不可能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做法是,授課教師在討論課正式實施前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提前給學生布置討論課的備選主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進行討論主題的選定、小組成員的分工、課堂展示的準備等工作,以保證學生在課堂討論課時是有備而來,確保課堂討論的充分高效進行。

(四)重視課堂討論的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

課堂討論除了能顯著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意愿,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課堂討論雖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式,但并不代表課堂討論就只是簡單的師生角色單純互換為“學生講、教師聽”。授課教師除了是課堂討論的參與者,更是課堂討論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各小組代表進行課堂展示、觀點闡述和參與課堂討論的小組成員發言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除了認真傾聽和適時引導以防跑題之外,還應該保障學生在符合討論主題范圍內,擁有充足的自由探索與思維想象空間。對于各小組積極參與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而不能直接給出觀點正確或觀點錯誤的判斷,以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和積極參與討論。在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授課教師還應該認真傾聽并做好相關的記錄,包括展示的文本與主題是否相符、論證論據是否選取得當、語言表達是否流暢等方面,及時歸納總結相關規律,以深化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五)重視小組討論后的課堂總結

在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交流以后,授課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對討論和交流結果進行及時的歸納、總結和評價。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開展的普通生物學課堂討論過程中,會同時安排兩位教師參與授課。小組討論開展時,由授課的兩位教師共同參與、組織和引導課堂討論的進行,以及討論結果的評價,最終形成課堂總結。此外,我們還可讓學生進行小組的自評和各小組之間的互評,使各位參與討論的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學習方面的不足,并找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方法,最后還要進行歸納總結,構建知識體系。

三、課堂討論在普通生物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從本校2016 級至2018 級最近三屆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學生的課堂反饋結果來看,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課堂討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與討論主題相關知識的學習中。各討論小組的成員能夠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或通過圖書館或上網查閱相關資料,或組織完善演示文件,或撰寫發言稿,團結一致,學習氣氛不再沉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從近兩輪的課程考核和評教評學結果來看,學生對本課程教學的滿意度高,考試成績較為理想。同時,以“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學”為主題的課堂討論也得到了學校督導組教師的好評,并認可授課教師能及時對每一討論小組進行針對性點評的教學行為。

四、結語

在課堂討論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的作用同等重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課堂討論的順利開展,除了學生的充分準備和積極參與,還離不開授課教師的組織和引導。教師在課堂討論中既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避免學生無話可說,不參與討論;又要及時點撥并引導回歸話題的方向,避免討論偏離原來的主題。同時還要把握好進度,預留出對討論主題進行歸納總結和對學生的觀點進行點評和補充的時間。學生在課堂討論中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獲得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各小組成員間的溝通能力、團隊意識和包容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1]孫巧艷,王繼平,王紅潔,高義民.課堂討論與同伴學習在工程材料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教育教學論壇,2017 (17 ):175.

[2]陳順安.也談討論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 (10 ):26.

[3]郭春雨.淺談“討論法”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 (4 ):89.

[4]李靖,許田芬,趙曉慧.淺談醫學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普通生物學課程教學的優化[J].教育界,2019 (9 ):48.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