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佚名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 平的。:采用成人心理內、外控制感量表(ANSLE)及SCL-90和紐芬 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2個自評量表對2751名正 常成年人群進行測試及相關。結果:2751名被試在ANSIE量表的均分為 13.27±4.34 ,中數為13,眾數為12.基本呈正態分布,男、女性得分差異無顯著性。與心理內控傾向 者 相比,心理傾向于外在控制的人正性情感少,負性情感多,精神癥狀多,總體心理健康水平 低。結論:不同的心理控制感傾向對心理健康水平會產生重要影響。
Extroversive-introversive Control and Mental Health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extro-introv ersive control and mental health. Method: 2751 normal persons we re investigated by ANSIE, SCL-90 and MUNSH. Results: average score of ANSIE was 13.3±4.3. It fit for norm al distribut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Compared with those inclined to introversive control, people with extroversive control had les s positive emotion, more negative emotion and more mental symptoms. They were in disadvantage in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Extroversive or intr oversive control has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Key Words】mental healthextro-introversive control
自人們開始重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以來,國內外有許多研究 都 肯定了社會心理刺激對人的精神和軀體健康的影響。但是,社會心理刺激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僅與社會心理刺激的強度有關,同時還受 許多其它因素的調節和影響。在同樣性質、同樣大小的刺激作用下,有些人產生嚴重的健康 損害 ,但有些人產生較輕的適應困難,還有一些人則安然無恙。在這中間,社會支持、應對策略 、個性素質及控制感等心理中介因素是比較受關注的(1-3)。
心理控制源傾向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一直是許多臨床研究者所關注的重點。“心理控制源 ”這個概念來自Rotter的社會,它是指可以用來解釋為什么有些人會積極主動地應 付困難處境而另外一些人則表現出消極態度的一種內心狀態。內在控制源者認為事情的結果 是與自己付出的努力相關的,而外在控制源者則認為結局不是由個人所控制的。有研究認為 ,外在控制性強的人更難應付應激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就較差[3]。
國內對心理控制源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還比較少,本研究試圖通過大樣本的調查來探 討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對象與方法
對象杭州市的中小學教師、市級機關干部、公務員和一部分離退休干部,共有2790人接 受了調查,有效被試是2751名,其中男性1634人(59.4%),女性1117人(40.6%)。被試的受 程度都在高中以上,年齡18~73歲(平均年齡38.31±9.50歲)。90.9%的人為已婚, 未 婚者占9.1%。有2130名(77.4%)被試的職業是教師;機關干部、公務員和離退休干部共621 名(22.6%)。
方法對所有被試都進行問卷調查,問卷都為自評量表。在大樣本調查前,用600人的小樣本對所 采用的調查工具都進行了信效度測試,以確保調查結果的性。
測量工具包括:(1)成人Nowicki-Strickland內-外控制量表(ANSIE)[5],主要反 應個體的控制感傾向,得分越低,越傾向內控,得分越高,越傾向外控;在小樣本測查中,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a系數Alpha=0.67,折半相關系數為0.66;
(2)心理健康調查表,包括①癥狀自評量表(SCL-90)[6]10個分量表與量表總分之間 的相關系數為0.751-0.903,②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7]。
主觀幸福感是反映個體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心參數[4] ,紐芬蘭紀念大學幸福度量表(MUNSH)是比較常用的主觀幸福感評定量表,過去多在老年人 群中使用。劉仁剛對該量表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量表包括兩個因子:正 性情感和負性情感[8],量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內部一致性a系數Alpha=0.86, 重測相關是0.75。在本研究中,量表的內部一致性a系數Alpha=0.65。
每位被試都是單獨測試,以自評為主,對指導語不明確的地方由主試給予解釋。
所有的數據都在SPSS8.0中進行分析。
結果
一、被試心理控制感水平
2751名被試在ANSIE量表的平均分是13.27±4.34,中數為 13,眾數是12,分數基本呈正態分布。1634名男性的平均得分為13.27±4 .37,1117名女性的平均得分為13.26±4.30,二者得分差異沒有顯著性。
二、心理控制感水平與心理健康
1.不同心理控制感水平對心理健康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我們把被試分成3組,上下各28%被試(ANSIE≥15、ANSIE≤10)被列為外控傾向組、內控傾向 組, 居中的44%為第三組,即中間狀態組。為排除年齡的影響,以年齡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 析,比較不同控制感水平對心理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表1的結果表明,不同的心理控制感水平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影響。以年齡作為協變 量,對3組被試在MUNSH和SCL-90上所產生的差異沒有影響。提示年齡對三組被試間心理健 康水平的差異沒有影響。
表1不同控制感水平對心理和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方差分析)
*P<0.0012.心理控制感對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主效應分析 把年齡作為協變量進行協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對心理控制感的的效應沒有影響。但是, 考慮3組被試有性別差異,不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