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消費心理特點與營銷方式變化
丁家永
從營銷與心理學角度來看,目前對85后最受廣泛認同的描述是“流行與時尚的領跑者,自主與創造的擁護者,娛樂與表現自我的狂熱者”。最廣泛認同不等于最精確描述。自85后的概念提出后,經過近10年變遷,目前正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造成85后消費觀念變化的最根本因素是他們成長環境迅速變化。
消費者行為學認為個體的成長環境變化對消費行為影響明顯,進而導致消費者自我、、生活方式、品牌心理、消費習慣等發生變化。在2000年前后,當品牌1.0到2.0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時,85后所處營銷環境顯得浮躁單調,那時品牌個性與消費者自我等無從談起,此時的品牌競爭更多集中于價格側面。然而正是喧囂的大環境點燃85后群體的激情,2005年后對于20左右的年輕人需要的是釋放激情的渠道,因此離經叛道的M-zone廣受推崇,周杰倫的“我的地盤,我做主”成為85后的宣言。然而僅過一年,到了2006年品牌營銷更注重個性塑造以及與消費者細致溝通,風光一時的湖南衛視的超女選秀也悄無聲息,而“奧運向前沖”之類以活力、健康、參與為特色的節目卻備受好評,此時周杰倫的“青花瓷”已成為85后的最愛。在這10年間,成長環境的變化是85后特點產生的“新”的根本因素,個性化、自我意識形成、生活方式變化成了與85后溝通的根本。這兩者相互影響共同決定著85后的成長與觀念。
85后自我以及個性化促成對品牌個性的認同。如同幾年前提出85后概念可能并不會引起營銷界的重視一樣,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85后消費正逐步走向社會舞臺的中央,特別是85后的品牌消費心理表現為:對健康理念的追求,如宣稱懂節儉、重環保、有追求的“NONO族”的出現。如今這群85后秉承這樣宗旨:簡約而理性的都市新風尚,注意環保,讓生活呈現出簡單的輕松的、原汁原味的快樂;期望理念與功能并重,在“科技以人為本”的品牌管理核心理念指導下的Nokia在品牌推廣、產品功能設計等方面都蘊含了對青少年和年輕從業者的人文關懷與理性支持,反觀Moto抓住V3,換了一個又一個顏色與外殼,可惜失去內涵支撐的華麗外表始終未能俘獲85后的芳心。
85后自我意識的逐漸成熟也就據此引發品牌消費觀念的變化,如果說個性化中的80后顯得是被動的接受規范,那么85后對自己看法的改變而產生的效果更主動、更深遠。社會角色、經濟能力的劇變讓85后對自己重新定位,此時他們對品牌觀念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對于沒有明顯個性品牌反應的鈍化,不因時而變的炫酷的品牌很可能成為85后嘲弄的對象,過去一系列的市場調查表明80后對品牌遷移極快,品牌忠誠無從談起。但今天越來越多的85后正在發生變化,對品牌忠誠度大大提高,特別是對國產品牌開始產生好感,這一點從近三年的體育用品營銷業績就可以看出。同時李寧、聯想、愛國者等一批國產品牌正在成為85后的首選。
影響85后變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由于環境變化所導致的生活方式的改變,究其原因主要是互聯網的運用,據CNNIC于2010年4月調查發現中國網民主要是15-30歲占70%。同時已進入虛擬社區階段的互聯網給85后以更多的自由展現自己的個性與創造力,通過播客、博客等對產品、品牌表達自己的看法。
2000年前后,商品喜歡熱衷于一哄而上,主要是打廣告,所謂消費者走到哪廣告打到哪,一遍不行,三遍五遍的重復,廣告只有做的夠變態,才能顯示出“標王”的風采,這種強勢品牌主導階段被認為是品牌1.0階段;鋪天蓋地不加區分的訴求在觸發短暫好奇感后,必會招來消費者的厭惡,眼球抓住了,好感卻沒了。直至2006年左右品牌2.0的到來,即意識到消費者的強勢后品牌在摸索中尋求與目標群的互動。自2007年起,逐步走入3.0階段,以精準定位為基礎,以微觀溝通為手段,以新通道的利用為關鍵,實現目標群與品牌的共存共榮。這一品牌理念正好與85后品牌理念有著共同之處。
85后一代有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或個性化的價值觀念,他們崇尚個性彰顯,特別是敢于標榜自我,他們渴望成名,盡早出名。這是上一代人(70后和80后)不敢想象的。記住:作為商家或營銷人就要深入研究商品在85后的消費心智中代表什么,能滿足他們什么需要和利益。特別是品牌形象要不斷出新,他們父輩喜歡的兒子不一定喜歡,現在不少企業維持品牌理念的做法只能是一廂情愿。85后喜歡跟風走,明星對他們的影響大于廣告。再如Pepsi的核心消費群為15-30歲,它主要瞄準85后一代,2007年的“百事我創”、“敢為中國紅”兩次營銷活動搞得紅紅火火,草根明星化、選秀網絡化都受85后的追捧。
品牌3.0關鍵所在便是對目標消費者品牌心理的準備把握基礎上實現真正的溝通,而對與85后一代,互聯網則為兩者的完美的相遇提供必要的平臺。85后一代生活在信息化時代,他們喜歡在網上購物與團購。這可能是85后區別于70后、80后消費者的一個明顯特征。
你看精明的85后會在實體店里看好衣服,記下價格,然后去網上淘價格更便宜的相同款式,服裝、家電、化妝品、家居用品。面對網絡的沖擊他們一致認為商場提供的是生活方式樣本和實際購物體驗,這些都是網絡無法替代的。然后面對85后的消費喜好,網上購物應引起經營者的高度關注。如蘇寧、五星等家電連鎖企業都將網上購買形式作為未來發展重要方面。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品牌也開始嘗試網絡和實體店兩個渠道銷售,價格、定位、宣傳推廣采用兩套方案,而實際配方并沒有兩樣,只是在網上賣得更加便宜。
有人研究認為85后一代更喜歡網絡與娛樂結合的營銷模式,他們對廣告有天生的“免疫力”。要通過傳統的廣告形式打動85后現在看來是不容易的。他們對傳統媒體并不感興趣,有的已基本不看電視,而相反,趣味性的、體驗式的、互動性的網絡營銷活動更能打他們,激發他們的購買欲。
針對85后一代營銷方式一定要應消費者而變,網絡營銷也許就是最適合85后一代的。因為今天的85后若沒有網絡、手機是無法想象的。他們獲取商品信息主要途徑是通過網絡,傳統的廣告可能已打不中他們。因此商家要學會借助各種網絡工具、游戲等加強與85后消費者的溝通或熱點話題的營造。難怪微軟最新的辦公軟件中一定有游戲,因為用戶絕大多數是85后一代,對此我們的經營者又能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