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朋輩心理咨詢員培訓方案設計
徐仁成 趙霞
6.心理咨詢初診接待培訓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中關于首次接待來訪者的技術要領,幫助學員掌握接待的禮儀、專業態度,介紹基本的談話技巧并進行體驗。 具體實施:分別模擬正確和錯誤的來訪者接待過程,并分三人一組(咨詢師、來訪者、觀察者)進行練習與體驗。(此次培訓后學員可參與咨詢預約接待或助理咨詢等體驗。) 7.基礎知識和技術培訓——傾聽、非言語技巧 目的要求:進一步學習心理咨詢和朋輩心理咨詢中關于咨詢技術的理論,掌握傾聽、溝通、回應等技術和咨詢中的非言語技巧。 具體實施:三人一組模擬咨詢,讓學員進行傾聽、回應等練習,留心非言語行為對助益性關系形成的影響等。 8.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提問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的理論和技術,掌握基本的談話技術和技巧。 具體實施:列舉來訪者常在咨詢中的提問,如搜集網上咨詢的問題,讓學員練習提問技巧,如:一般化技巧、例外詢問等。 (二)第二階段:進一步的心理咨詢理論與技術培訓和團體輔導理論技術 9.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共情 目的要求:學習心理咨詢的理念和技術,掌握共情技術。 具體實施:三人一組模擬咨詢,讓學員進行共情練習。
10.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咨訪關系再次體驗 目的要求:進一步學習咨詢關系的理論,了解咨詢關系在咨詢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咨詢關系建立的技巧。 具體實施:從咨詢員和來訪者兩個角度討論咨詢過程中如何與來訪者建立助益性的咨詢關系,幫助來訪者獲得積極改變。 11.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積極改變 目的要求:進一步學習積極心理咨詢理論中關于積極改變的理念,了解在咨詢過程中咨訪雙方都可以獲得積極的改變。 具體實施:列舉咨詢個案(含成功和失敗的案例),讓學員討論。 12.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助人自助與個人成長 目的要求:進一步學習心理咨詢中關于咨詢過程、咨詢效果和咨詢師成長等部分的理論。 具體實施:進一步講授咨詢中助人者的角色和助人自助的理念,并進行一些自我成長活動,提升咨詢員自我覺察能力。同時,幫助學員認識到朋輩心理咨詢不是萬能的。 13.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熱線咨詢電話接線及網上咨詢接待 目的要求:學習熱線咨詢和網上咨詢的理論和技術,掌握工作技巧。 具體實施:列舉熱線咨詢和網上咨詢遇到的問題,講授熱線咨詢和網上咨詢的理論、技巧和注意點等。(本次培訓后學生可參與熱線電話咨詢、網上咨詢等) 14.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團體輔導體驗 目的要求:體驗團體輔導的過程,了解團體輔導的理論 具體實施:讓學生體驗團體輔導的過程,主題設計為個人成長。 15.咨詢理論和技術培訓——團體輔導理論和技術 目的要求:掌握簡單的成長性團體輔導的理論和技術,學會設計成長性團體輔導主題和方案。 具體實施:分享團體輔導的體驗,進行提問,講授團體輔導的理論和技術,列舉團體輔導設計方案,要求學員分組設計成長性團體輔導主題及方案。 16.團體輔導實訓 目的要求:體驗成長性團體輔導的組織實施過程,掌握基本的成長性團體輔導技術。 具體實施:分小組體驗成長性團體輔導的實施過程,分享和點評。 (三)個案討論、個人成長和督導 在第5、6、7、8、9、11、13、15次培訓后各安排一次個案討論,在第1、2、3、4、10、12、14、16次培訓后各安排一次個人成長團體輔導。 將朋輩心理咨詢員分配給學校有經驗的專兼職咨詢師,由咨詢師從其開始從事朋輩心理咨詢服務后每兩周到三周或視需要為其作一次個案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