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對于職業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現狀
胡雪輝
論文關鍵詞:職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論文摘要:本文以職業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線,通過文獻檢索,對關于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歸納總結。
一、心理健康教育及職業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在對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展開分析之前,首先要對本文論述的兩大概念——“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必要的界定,然后結合職高生的自身特點,進一步闡明“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應該如何進行界定呢?即使到現代,“心理健康”都是一個語焉不詳,至今尚未有權威公認定義的概念。對此,學者們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逗喢鞑涣蓄嵃倏迫珪穼⑿睦斫】到忉尀椋骸靶睦斫】凳侵競€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絕對狀態”。進一步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又稱心理教育、心理素質教育等)是指“培養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心理潛能,促進個性發展的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構建相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通常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人才教育的培養目標,針對現實存在的學生心理問題而進行的教育活動,是一種教育觀念,是以發展人的心理潛能,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發展的教育行為,體現素質教育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筆者對此表示贊同,心理健康教育最為核心價值在于能夠順利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本文的論述對象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職高生的整體素質,是呼應和延續中共中央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相關要求的集中體現,因為“通過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是響應中央全面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
(二)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就本文的論述中心而言,針對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應樹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觀念:“進行自立教育、克服封閉心理,培養學生活潑開朗的心理品質;進行合作教育克服孤僻心理,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心理品質;進行挫折教育,克服軟弱畏懼心理,培養學生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環境的心理品質;進行價值教育、克服自卑心理,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
所以,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能夠靈活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以職高生群體的心理以及其發展特點量身定做對應的心理健康復蘇方案,從而對職高生的心理產生積極的干預和影響作用,最終達到維護乃至促進職高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目標。“提高職高生的整體心理素質,實現職高生的個人全面發展,從而推動國民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這些都是職高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要達到的要求與目標。本文中有關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更傾向于家庭、學校及社會因素綜合作用下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職高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教育活動。由此,本文欲開展的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衡量指標自然也就與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密不可分,息息相關。
二、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現狀
在現代經濟的大力推動下,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變革以及職高生的大幅度擴招,職高生的職業教育作為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核心已經擔當了當今教育體系中的重要角色之一。教育界重視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關注有加。為此,教育部還出臺了相關的文件。在2004年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舉措”。2009年,我國的職業教育經受住了金融危機的重大洗禮以及艱難考驗。2010年所頒發的《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也再次對職業教育打開了新的一扇門窗。挑戰與機遇同時展現在職業教育發展面前,新一輪的經濟結構、產業升級換代還有新興產業發展,都對職業教育與培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至今日,職業教育的發展已將近熾熱化。 如今的職業學校的職高生要面臨更為嚴峻的社會現實以及就業競爭壓力。其中職高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自然而然地凸顯得更為易發與集中,由此與職業學校的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研究也就顯得更為重要,得到了教育界以及實務界有關人士的熱切關注。2006年,王換成主編了21世紀中等職業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7月適應形勢需要經改編出版了第二版;2009年,王立科、黃珠江主編的《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呂麟主編的全國職業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王芳玉主編的21世紀職業技術教育規劃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蔡曉紅主編的職業教育基礎課十一五規劃教材《心理健康陽光教育》等一系列與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教材、讀物先后出版,有關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漸漸進入了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勢,并且在現有的相應心理健康輔導設置以及人員配置的協助下,漸入佳境。
其次,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80%的職業高中都配備了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教師。就目前而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各職業學校暫以師生1:3500的比例配備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已經達到每所職業高中配備專職教師的人數不得少于1人的短期目標,正不斷向教育部有關《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的目標看齊。就筆者對順德區各職業高中的觀察來看,順德區各大職高學校如今使用的職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主要有航空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國職業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等職業學校)》兩種版本。據相關授課老師實踐反饋,前者在內容上較為宏觀,針對性較弱,后者則采用了學生用書、教師用書的區別對待模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較之前者更為適合職高生。
再次,順德區大部分職業高中已經能夠達到每周開展2~3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標,而且不少其他課程的任課老師能夠或多或少地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令職高生可以更為自主地獲取多方面的信息,關注自身心理健康,有利于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此外,社會各界還進行了各種專題研究,如針對職高生的群體特點展開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課題研究、就相關職高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針對輔導、通過學校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落實“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培養“跨世紀高質量人才”。家庭層面也開始對職高生心理健康問題有所警覺,開始關心其職高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社會的聚焦點也慢慢投向職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以達到更好地促進物質豐富后的精神教育。當然,由于現今更多地是關注大學生以及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以及研究還存在頗多空白點與疏漏之處。比如缺乏專門針對職高生的實質性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大部分職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處于零碎化,未能得到較好的資源整合;在有關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地域分析上,一些如貴州、西藏和青海等地以及少數名族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較為落后,急需加強和完善等。
[1]張大均著.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劉春生,徐長發著.職業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編.職高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美)庫恩Dennis Coon著,鄭鋼,譯.心理學導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
[5]劉莉.職高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10).
[6]賀文瑾.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問題分析[J].教育與職業, 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