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成人高等教育若干心理問題的研究
劉赟
論文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心理疏導教育管理
論文摘要成人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給社會帶來非常深刻的影響的同時,也引發了關于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若干心理問題。對這些問題的正確的疏導和教育管理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成敗。 近些年來,成人高等教育蓬勃發展。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成人教育學生不僅有著相同的理想和追求,而且,他們特殊的身份和經歷,也使得成人教育學生表現出了不同的心態和特點。因而,成人高等教育對傳統的高等教育理念提出了全新的挑戰。本文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對成人教育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分析,為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水平提供相關的理論依據。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社會意義 由于普通高校受招生數量限制,普通高等教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然而,成人高等教育給那些因高考失敗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進入大學深造的學生,提供了重新學習的機會,為廣大社會青年提供了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從而產生了良好社會效益。成人教育學生畢業后自謀職業,自主擇業,加速了人才自由流動,提高了社會智力投資的效益。 二、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心理特點 由于成人教育學生特殊的社會地位、學習環境、以及個人成長經歷,使他們在人生理想、價值觀念、謀求職業等方面,都具有別于普通高校學生。成人教育學生的心理特點主要有: (一)較普通高等教育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成人教育中,不少學生僅僅因為幾分之差而在高考中落榜。因此他們有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他們渴求新知、積極進取,希望自己的價值能夠得到社會的承認。這些學生雖然在大學校園里學習,卻沒有身處大學的優越感,只有刻苦學習的緊迫感。由此產生的潛意識心理動力,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調動了他們自強向上的競爭意識,同時也給了這些學生更大的心理壓力。 (二)較普通高等教育學生更多的自卑感 由于高考失敗,多數成人教育學生具有自卑感。許多學生心理上失衡,不愿讓別人稱他們為成人教育學生,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與普校生之間產生了一條明顯的界限。而且,在擇業時,社會往往也不把他們與普通高等教育學生同等看待。這種來自社會和心理上的壓力,使不少人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因此悲觀、失望,甚至白暴自棄。 (三)較普通高等教育學生更多的功利心 成人教育學生中,有部分學生是為了尋找出路,才不得不選擇成人教育這條出路。這部分學生學習不十分努力,熱衷于交際,參加成人教育學習,只是為了“混文憑”。因此,這部分學生根本意識不到學習對于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要性,有的更多是急功近利的心態。 三、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心理疏導 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心理疏導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 (一)了解學生的個性 個性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社會心理現象,西方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般側重于個體的心理差異方面。把個別的心理特征理解為個性。個性是客觀存在的,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看到個體之間的共性,還要對個性差異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學生通暢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問題和壓力。 (二)重視學生的個性形成 在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就是發展學生的個性。我們在認識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既要看到個性與個體生理的聯系,更主要的是分析一定的社會條件對個性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作用。結合學生特殊的個性問題,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