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常佩艷
論文關鍵詞: 高等教育倫理困境原因分析反思
論文摘要: 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倫理困境,不斷引起人們的反思。面對高等教育的倫理困境,我們經(jīng)常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高等教育不能朝良性方向發(fā)展,反而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困境,這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者不斷探討并研究的問題。針對當前高等教育的所面臨的學校管理、教師育人以及學生學習等方面的困境,筆者認為應從多角度去分析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并分析這些困境所產(chǎn)生的真正原因,因為只有分析清楚了原因,我們才能針對問題原因,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教育是一個體系,是一個系統(tǒng),各個階段的教育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lián)系的,所以不能把各個階段的教育割裂開來。對于高等教育面臨的學校管理、教師育人以及學生學習等方面的困境,我們經(jīng)常在思考,卻很難真正找出導致這些困境產(chǎn)生的原因。為什么會如此?其實就在于我們在看待高等教育面臨的困境時,往往不能全面看問題,總是把高等教育的困境原因歸結為高等教育這個階段,忽略了其它學校階段的教育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另外,我們也要注意教育與社會的緊密關系,要根據(jù)社會發(fā)展,對高等教育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革,以使教育和社會發(fā)展相適應,使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正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綜合考慮,導致當前高等教育倫理困境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基礎教育失靈。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其實就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高素質性人才。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教育,德育始終居于首位,如果德育沒有做好,其它教育就喪失了基礎。而我們目前的基礎教育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學習上,更確切地說是書本知識的學習,忽略了學生其它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基礎教育學校教學什么知識?如何教學知識?如何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體現(xiàn)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路,影響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方向。”[1]如果我們不能搞清楚這些問題,就無法正確理解教育的目的,使教育面臨困境,學生素質不過關,尤其是學生的道德素質與學生的知識素質不相適應,甚至嚴重脫離。用一個很明顯的簡單例子來說,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一旦遇到中小學放學,學生集體坐公交車時,司機的警惕性特別高,一直強調把錢展開,讓大家慢點,怕有學生搗鬼,這就說明中小學學生的表現(xiàn)給司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而學生在車上也嘀咕,不打算投錢,而且在車上大肆喧鬧。由此可見,我們的基礎教育失靈了,不考慮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只關注學生成績的好壞。而基礎教育沒有做好,就會影響到高等教育的質量,因為學生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不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而且這種不好的習慣再改是非常難的。因此,要重新審視基礎教育,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讓學生先學會做人,只有讓學生先學會了做人,然后才能要求他們學會學習、學好習,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基礎教育工作做好了,高等教育才能縮短教育的歷程,有利于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人才。 第二,高等教育失效。 高等教育失效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合格或者說是與社會的要求不相符合。“中國現(xiàn)在的大學沒有那么多詩情畫意,在近幾十年的風雨歷程中,特別是在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大學非常現(xiàn)實。”[2]這種現(xiàn)實使大學教育的困境越發(fā)突出,大學沒有培養(yǎng)出合格優(yōu)秀的大學人才,反而讓人們對大學的教育感到擔憂和不解,最嚴重的莫過于學生的表現(xiàn)與學生的身份不符,學生既顯得過于成熟,又顯得過于幼稚。大學生不合格主要表現(xiàn)在:①基本道德素質不過關,沒有公德意識。現(xiàn)在大學生的表現(xiàn)讓人真的是不寒而栗,公眾場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上廁所不沖水,上自習占位置,過馬路闖紅燈,說話不注意方式和語氣等等,這些既說明高等教育失效,也反映出基礎教育失靈。②學生理論知識欠缺,甚至不懂基本常識。大學的學習無人督管,學生的學習主要靠自覺性,而我們的學生大多都沒有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以為大學的學習生活方式就是這樣自由自在,所以很多學生都忽略了基本知識學習,甚至對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也不是很熟悉,導致很多學生的理論知識功底很差。③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很差。與理論知識欠缺相比,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是讓人堪憂的,很多學生基本上都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而且不愿意動,如果有老師要求會引來學生的反感,甚至是不滿,所以要加強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訓練,尤其是文科學生更是需要如此。因此,面對高等教育實效,一定要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而且要從大一入門就開始嚴格要求,否則一旦養(yǎng)成不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再要求學生改就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