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探索
關淑鸞
摘要:>生命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僅指學校教育,而且指家庭和社會有意無意地對學生產生的影響。生命教育的關鍵是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學會尊重和熱愛生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只有這樣,在生活和大自然中才有一定的感受,才能在未來的生物學習中取得進步,讓學生的身心得到發展,學會照顧自己。鑒于此,本文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進行了分析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命教育;實踐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又要重視學生對生命價值和意義的理解。然而,在當前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往往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只注重教學進度和知識目標的完成程度,把大部分課堂教學時間用于知識教學,而沒有足夠的時間教授生命教育知識。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傳授基礎理論知識,只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而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關注不夠,影響了生命教育的滲透。
二、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
1、注重教材內容的優化擴充
在傳統的生物學教材編排中,教材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的需要為基礎,側重于生物學知識的教學。生物學教科書中有許多章節有明確的健康教育內容,如“飲食與營養”“合理膳食”“生命活動的調節”支持和運動“人類”“人類抵抗疾病”“人類的生殖與發展”“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健康生活”,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梳理教學內容,并從互聯網上搜索一些與生命教育、生物教育等學科有關的信息,以凝聚,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思維,提高他們對生命本質的認識。例如,在“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縱向和橫向延伸。在垂直延伸方面,教師可以系統地向學生傳授植物種類、生長、光合作用等基本知識,同時還可以延伸到他們在生物圈、動植物關系、如何保護植物和環境等方面的作用,在水平延伸方面,教師可以相互結合生物學知識和語言知識,引導學生講述植物生長知識中所描述的語言,然后讓學生進入“春光籠罩的長城”,“四月麥草,開始山花盛開的桃花盛開”等詩歌,感受生命的魔力和魅力,提高生物學知識水平。
2、優化課堂設計,提高生命教育質量
當前初中生命教育在生物學教學中也相對缺乏學生這一環節的接受程度不高,如果教師未能完成課堂設計,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和任務中強加,可能會引起學生的抵制,導致學生產生錯誤的思維,認為教師加大了對學生的教育,給學生造成了心理負擔。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實現生命教育知識的有機整合,實現生物教學向生命教育的自然過渡。具體而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妥善處理教學內容,改進課堂教學環節,形成以生命教育為主題、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如在指導學生學習“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這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教材的內容,如植物的類型、植物生長過程、植物等相關知識與“生命教育”主題有機結合,讓學生體驗植物的生命力,初步形成正確的生命觀,養成保護植物、樹木、動物、植物的良好習慣。
3、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根據實際情況,調動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內容的興趣,是影響生命教育滲透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根據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的內容,大多數生物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黑板教學法向學生灌輸學科知識。由于高中生物學科知識內容抽象,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相應的學科知識內容,無法有效地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存在和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生物教師技術是多媒體教學的實用和有效的運用,學科內容的抽象知識直觀形象化,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而且能大大減少學生的學科知識學習難度。例如,生物學教師在教授“人類生殖與發育”部分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有效應用,直觀生動地向學生展示受精、妊娠、胚胎發育和分娩的全過程。在觀看相關動畫片的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胎兒出生的整個過程,也感受到了來之不易的生活。實現生命教育的滲透教學,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價值觀。
4、立足生活熱點,滲透生命教育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命密切相關的學科。在生物學教學中,為了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我們常常提倡教師建構生活型生物課堂,加深學生的知識認知,提高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熱點事件的整合,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解釋“病毒”的相關知識點時,除了根據教科書對學生解釋病毒的形式、結構、使用、危害等,還可以融入一些生活熱點話題,同時滲透生活教育。比如艾滋病毒,非典,以及2020年危及全世界的新型冠狀病毒。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可能對艾滋病毒、非典等病毒有一種朦朧的感覺,但是2020年會出現冠狀病毒,所有的學生都不會感到陌生,而教師結合將冠狀病毒產生的危害進行對學生生命的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生命的價值,引導學生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也幫助學生加深對病毒的直觀認識。
5、結合個人成長滲透生命教育
初中學生可能對未來的成長和發展缺乏清晰的認識,這需要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中建立目標和理想。在初中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成長目標和人生信念。例如,在生命教育的滲透中,要求學生結合個人成長過程談論情感,幫助學生看待人生的悲歡離合,使學生對人生的發展有一個共同的態度,從而消除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誤導學生的思想。或者我們在生命教學中談論生命的價值,談論如何使這短暫而珍貴的生命沒有遺憾,從而使學生形成堅定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生命意識。通過這種教育方式,讓有志之士學習,有志之士成長,那么無論學生將來在哪里工作,什么行業,都能體現出對生命的尊重,能用行動服務生命,關心生命。這種生命教育不僅對學生的成長,而且對民族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6、從情感出發,使學生懂得保護環境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滲透生命教育。教師要讓學生正確理解生命的意義,充分熱愛生命。生命教育有多種教育形式。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對生活有正確的認識,而且要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活動。例如,在解釋生物圈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環境污染現象和具體例子,讓學生知道環境污染對人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包括土地荒漠化、溫室效應、水污染和其他對生物圈的破壞。通過舉例,學生將形成正確的環保意識,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的環?;顒樱湎Y源,走向綠色,避免亂扔垃圾。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命教育與初中的生物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使學生健康成長,兩者都是不必要的。將生命教育知識融入生物學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加深對生物學知識和碩士學位的認識,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體現學生思想中的重要價值,通過有效的學習,學生將逐步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識,實現生命的價值,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了極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