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成人教育鋼琴教學中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馬曉鵑
內容摘要:本文就成人教育音樂專業鋼琴教學中音樂作品的鑒賞分析、視奏、伴奏及鋼琴教學等幾方面能力的培養作了較為細致全面的解析。在成人教育鋼琴教學中,不應只注重對學生鋼琴演奏技能的訓練教授,而更應重視對其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二者應有機結合。
關鍵詞:成人教育鋼琴教學實際應用能力培養 成教學院音樂專業鋼琴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大多為在職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及藝術文化系統的骨干。由于其生理、心理、知識、閱歷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他們在鋼琴學習上有其自身的特點及優劣勢。他們學習鋼琴一般是由于工作教學或藝術實踐的迫切需要,在工作中他們深刻體會到了鍵盤樂器在教學或藝術實踐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分析鑒賞作品、視奏、伴奏、鋼琴教學等能力在工作中顯得更為實用及重要,是衡量他們工作能力的重要標準。并且我們的培養目標不是鋼琴演奏員,而是具備高素質能力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及基層藝術文化系統工作者。因此,在對成教生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不應只注重對學生鋼琴演奏技能的教授,而更應突出實用性,重視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證明重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樂作品鑒賞、分析能力及音樂素質、修養的培養 在成人鋼琴教學中常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教師只注重教授演奏技術,而忽視對學生音樂作品鑒賞、分析能力及音樂素質、修養的培養,而這種傳授和培養卻是尤為重要的。它既可以發揮成人理解力、理性思維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優勢,促進其演奏水平的提高,又在其日后的鋼琴演奏(伴奏)、音樂欣賞課、樂隊排練等工作教學實踐中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可謂一舉兩得,不容忽視。但這并不是要求教師拿出專門的鋼琴課時去給學生補習和聲、曲式、中外音樂史等課程,而是應把這些知識融入到平日的鋼琴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應正確引導學生去欣賞、鑒別、分析作品。首先,鼓勵學生多去欣賞各類音樂作品,尤其是反復聆聽自己所演奏的作品。在欣賞中鑒別每位演奏家風格的不同之處,找到自己演奏上的差距。通過鑒賞,豐富了學生的樂感,給學生的演奏指明了方向,無形中學到了各類音樂知識,開闊了他們的視野,提高了審美情趣。其次,要發揮成人理解力強的優勢,與學生一起對所彈作品進行分析,包括調性、節奏、和聲、織體、曲式結構、作品體裁、技術難點、音樂內容、風格特征等等。正如俄羅斯著名鋼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茲所說:“讓學生了解不僅是作品‘內容’,不僅應以詩意的形象感染他,還應詳盡分析作品總的曲式結構及其中的個別細節和聲旋律復調、鋼琴織體寫法?!蓖ㄟ^這些理論分析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更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練習,更理性地指導自己的演奏,使理論與實踐同步、與實踐結合,做到以知識(理論)引導行動(演奏),而行動(演奏)又以知識(理論)為依據。這樣有助于學生從理論角度更深層面上去理解所演奏的作品,進而有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并適應今后的音樂教育及藝術實踐工作。另外,學科間的相互滲透,也會開闊他們的視野,達到培養其音樂素質、修養的目的。 二、視奏能力的訓練 視奏能力的強弱可以說是一個人真實鋼琴水平的標志之一。作為一名學習鋼琴的學生,有一個快速而準確的視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會直接影響學習的進度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視奏能力的訓練和培養。綜觀成教生整體的視奏水平,總體來說不是太高。究其原因,與成教生總體鋼琴演奏水平不高及許多同學都有“拔高”的經歷,樂理、基本功不夠扎實等原因有關。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讓學生解決樂理的問題,如音符、節奏、連線、休止、各類音樂標記等等。要求準確而快速地掌握譜面所呈現的所有信息。其次,對鍵盤要熟悉。將頭腦中所掌握的信息快速地傳遞到手中,需要對鍵盤有較高的熟知程度。這需要多加練習,而且應從慢速但完整的練習著手,做到“熟能生巧”。再次,要有一個良好的視譜習慣。眼睛始終要走在手的前面,不要單個音符的讀取,可將音階和弦等相對完整的音樂組織形式作為一個單元,以“單元”為單位進行整體的、單元式的視譜。這個道理就如我們平日讀報一樣,并不是看一字讀一字,而是眼睛總比口快一步甚至幾步,一句一句地去讀。最后,在教材上應選擇一些低于學生實際水平的樂譜讓學生進行視譜練習。如此經過一段時間堅持不懈地努力和訓練后,相信學生的視奏能力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