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中國法律教育改革方向——“診所式”法律教育

劉艷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法學教育培養模式已不適應當前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探索新的教學改革模式已經刻不容緩。“診所式”法律教育以其實踐性和職業教育為主要特性,能夠適應當今院校培養實用型法律人才的實際需要,應將這一模式引入到高校法學教育中,并在重新定位中國法學教育目的、健全法律系學生實用技能訓練機制、健全法律系學生技能考核機制、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完善法律教育實踐能力訓練的管理制度等五個方面深入研究和建設切合中國特色的“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

關鍵詞:“診所式”法律教育職業教育中國法律教育改革

一、中國法學教育先天不足

中國法學教育從1978年恢復以來,得到了極大的繁榮和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各高校專業全面發展,多層次的法學教育和法學院系大量涌現,法學教育成為今日中國的一門熱門學科。然而這30多年來,中國的法學教育并沒有經歷任何重大的改革,仍受前蘇聯法律教育模式的影響,課程設置依舊比較陳舊,近十年以來才逐步與歐洲大陸的法律教育模式靠近,但法律職業規范化的道路卻走得相對比較緩慢,現有法學院系在法律職業實踐教育上“先天不足”。

二、診所式法學教育概述

針對傳統法學教育模式實踐技能培養的不足,診所式法學教育為法學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種有益的參考。“診所式”法律教育又稱為“法律診所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或“臨床法學教育”(Clinical Program),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提出。它借鑒了醫學院學生長期在診所里從事臨床實習,從而在實踐中學會診病和治療的醫學院教育模式,倡導“在行動中學習”的教育理念,強調在實踐和經驗中學習法律技能。一般認為,“診所式”法律教育即“將學生安排在直接面向社會從事法律服務的法律診所中,通過讓學生承辦真實案件,面對真實的客戶和真實的對方當事人,以及教師在學生辦案過程中的具體指導,使學生掌握辦理法律案件的技巧和技能,了解什么是法律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從而為培養高水平的法律人才打下基礎的一種教學模式”。診所式法學教育經常又被稱作“通過實踐學習”。歷經40多年的不斷探索和發展,美國的法律診所教育已成為一種成熟和成功的法律實踐教學模式。美國絕大部分的法學院都設立了法律診所教育課程。在歐洲、非洲、亞洲、南美洲等一些國家的法學院中,法律診所項目業已開始生根發芽。

三、診所式法學教育是對中國法學教育的有益參考

1、正確定位中國法學教育的目的

中國法學教育應當正確定位其教育目的,摒棄以往空泛而不切實際的“精英教育”、“學科教育”和“素質教育”定位,轉向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職業型教育。作為高等法律職業教育,其目標就是要面向社會,培養出具備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法律職業應用型專門人才。鑒于司法系統進入門檻的提高,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定位也從原來的公、檢、法、司等國家司法工作人員調整為社會自由法律職業者。這種職業的定向性也要求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采取實踐性教學方法,培養出符合市場需要的人才。

“診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學目標著重于學生法律職業技巧的形成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是以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教學重心,教學內容不僅包括相關法律實踐技能的訓練,更是包括社會交往能力的鍛煉。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真實的案件中,由學生扮演“準律師”的角色在真實的具體案例中解決問題并磨練技能。“法律診所”教育案件材料具有真實性,學生通過辦理真實案件,可參與案件的全部過程和細節的處理,實現教學方法上的互動性,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能培養學生的判斷力、職業責任心。

2、健全法律系學生實用技能訓練機制

“診所式教學”及其衍生的實踐性教學活動是現代法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的規范化組織管理是發揮其功能的重要前提。“診所式教學”建立了比較完整、科學的管理制度,比如《診所式教學管理條例》、《主講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共同輔導、講評、評分制度》以及《診所式教學資料管理制度》、《診所式教學記錄制度》等等,以實現診所式教學的規范化運作。因此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充分應用“診所式教學”必能為健全中國法律學生實用技能訓練機制作出有益補充。

3、健全法律系學生技能考核機制

傳統法學教育除了教學方法外,考核方式也與診所法律教育存在難以銜接的地方。傳統法學教育一般以向學生提供結論性的知識和標準化的答案為主,考核方式也是以傳統卷面考試為主,考題內容都源自于課本,答案唯一。而診所教育的課堂要求每一個參與者獨立自主地分析問題、獨立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再以是非型的考題和標準化的答案來考核學生無疑于扼殺學生們的想象力,與診所法律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馳。因此在考核方法和答案標準的設計上必須有所創新,如可以推行口試、重視對學生分析能力的測試、不再強調結論而重在對學生的分析過程進行評判等。 4、建立科學的教師評價機制

診所式法學教育重實踐的特質使得學校在挑選老師時的標準也不同于以往任何時候,它要求教師不僅在理論方面對基礎法學有比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要有扎實的診所式教育專業知識和長期的法律實踐經歷,要有高度的工作熱情和法律職業責任感,同時也需要具備法學外領域的知識,如稅務、會計、證券、行政管理等與法律實務息息相關的知識,所以針對時下中國此類高層次法學教育人才缺乏的情況,高校可以邀請資深的律師或職業經驗豐富的司法人員來從事診所式法律教育。

傳統法律的教學模式中,檢驗教師教學情況的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學生的考試通過率和出勤情況。診所式課程顯然不能沿用傳統的法律教師的考核標準,所以建立健全的診所教師評價機制以維系診所項目建設并保障其運作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科學計算診所教師教學的工作量,建立特殊的晉升標準,安排實踐教學時間,確保教師全心投入診所法律教育,是保證診所法律教育持久性的重要舉措。

5、完善法律教育實踐能力訓練的管理制度

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作為學生鍛煉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的實習單位只是簡單地為學生實習提供一個平臺,根本不認可也不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素質,對安排來實習的法律系學生不屑一顧,使得實習最終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為此,要建立比較完善的法律診所管理制度,制定法律診所章程、辦案工作流程、導師負責制、法律診所和高校定期交流制等等,在此基礎上規范法律系學生實習制度。只有以完善的制度作為堅實的基礎才有可能提高法律實習的質量和效率,才能有效地磨練學生的職業技能,并解除當事實習單位的后顧之憂。

應當看到,“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優勢和特點,能夠適應當今法律院校培養實用型法律人才的實際需要。我們應當將這一實踐性教學模式引入到中國法學教育中來。雖然這一教育模式在實施中肯定會遇到困難,但這并不能成為不進行改革的借口。隨著這一教學模式不斷地得到完善,中國法學教育就會經由改革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傲 互動教學法—診所式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馬海發 梅隆 診所式法律教育[M].彭錫華 等 譯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楊欣欣 法學教育與診所式教學方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甄貞 診所法律教育在中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馮瑞琳 馬秀英 論診所式法律教育[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

[6]姜素紅 法律診所教學方法初探[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11)。

[7]劉哲明 淺析“診所式法律教育”模式中國化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07,(8)。

[8]孫笑俠 法學的本相——兼論法科教育轉型[J].中外法學,2008,(3)。

[9]王銀梅 診所法律教育對中國法學本科教育的啟示[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1)。

[10]柯嵐 診所法律教育與傳統法律教育差異的法理學分析[G].甄貞 方興未艾的中國診所法律教育:2002-2004年診所法律教育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1]劉小提 亟待完善的中國法律教育[G].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走向世界的中國法學教育論文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