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

黃孔雀

[摘 要] 服務學習是美國中小學改善教育教學的有效策略之一,在服務學習過程滲透品格教育成為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本文簡要論述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的內涵,主要介紹服務學習過程中的品格教育以及兩者的相互支持。

[關鍵詞] 服務學習;品格教育;公民教育

在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SL)活動中,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參加社區服務,學生認識到自己有能力為社會做貢獻,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中小學一致承認把學生培養成良好公民的重要性,但是關于品格教育的方法存在分歧。教育者尋求一種新的途徑,即在服務學習過程中進行品格教育,培養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人。

一、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的內涵

在美國政府1990年頒布的《國家和社區服務法》(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和1993年《國家服務信托法》(the National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的支持下,服務學習從教育的邊緣發展成為教育的主流,成為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的有效策略之一。服務學習是把學校和社區聯系在一起,學生通過積極參與以課程為基礎的社區服務,運用其在學校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滿足社區的現實需要,同時通過對服務經歷的深刻反思,既培養學生自我效能感和溝通技能,又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品格教育是美國道德教育的一種理念和模式,是學校通過榜樣示范和教學,培養擁有尊重、真誠、正直、同情心、責任感、公民意識、勇氣和善良等優秀品格的青少年一代的全國性運動,其目標是將品格教育融合到學校文化和課程的每個方面。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核心道德價值觀的形成,教會學生理解、關心和實施這些核心道德價值觀;有效的品格教育包含學校文化的每個方面,有利于創建一個互相關心的學校共同體。

許多教育者、行政人員和決策者都認識到品格教育和服務學習是幫助學生成為積極、有活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兩種途徑結合實施能充分利用資金和資源,同時保證彼此實現自身的目標。

二、服務學習過程滲透品格教育

服務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服務學習的準備、行動、反思、慶祝階段,每個階段都滲透了品格教育的要素,有利于增強品格教育課程的學習。

1.準備(Preparation)

本階段包括教師制定服務計劃,為學生提供參與服務所需要的輔導等。① 服務計劃的內容包括選定服務的主體,確定計劃目標、實施時間、地點和經費。制定的計劃要符合服務學習的要旨和參與者的需求。教師的準備活動還包括對學生進行服務前的教育和訓練。學生應該接受開展服務性活動所必需的知識教育與具體訓練。

學生應做好角色準備,與教師及社區成員共同討論服務活動的職責、目標、時間安排,并接受服務活動所需技能的專門培訓。學生務必理解預期的目標是什么,預期能夠實現的服務活動是什么,服務活動是怎樣與課程目標相聯系的,等等。

2.行動(Action)

行動即開展服務活動。服務首先要有意義,必須與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相結合,給學生主動權的同時給予適當的監督。服務活動應該具有以下特征:服務學習應該是有價值的,意味深長的;服務學習應該與課程目標有顯而易見的聯系;學生應該以主人翁的責任感投入服務學習中;服務學習過程應該有適當的監督和評價。

學生應確保服務學習活動是有意義的并且滿足自己的學習目的,遵守規章制度,有責任感,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從父母、英雄人物和社區成員那里感受他們的優秀品質,并踐行之。

3.反思(Reflection)

反思即學生對自己在服務中獲得的信息與觀念進行整理與分析的過程。通過反思,學生分析概念,評價經驗,形成觀念,并適時調整思路,靈活地開展服務。反思應該有明確計劃,而不應被視為可有可無。在反思過程中,學生思考所看到的品格,討論其價值。反思活動包括討論、撰寫心得、報告等形式。

這個階段為學生批判性地思考服務學習經驗并運用敏銳洞察力深入了解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之間的關系提供機會。反思活動也為學科知識學習與服務活動相聯系開辟了新的途徑。學生應思考和運用在服務學習和課程理論學習過程中習得的技能,認真思考確立的目標和達到的目標。

4.慶祝(Celebration)

慶祝活動是學生認識到他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的。慶祝活動包括:媒體的特別報道;同服務合作者的聯歡;連續展出服務的計劃;召開全校大會,發榮譽證書;開晚會或舞會等。這一階段是認可學生、教師和社區成員做出的貢獻。社區成員、教師和學生認可各方面的努力使服務學習成為一個值得付出的經歷,慶祝品格教育的價

值,與他人共享反思的成果。

三、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相互支持

服務學習經歷培養的價值觀和行為正是品格教育的目標,比如,參與服務學習的學生提高了他們的理論水平,增強了公民意識和公民責任感。② 品格教育為學生提供培養道德和社會化的環境,同時也為服務學習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實施適當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促進家校合作,增強未來公民的美德。

1.服務學習支持品格教育

服務學習是推動品格發展的動力之一,是品格課程教學的有效方法。服務學習促進自我約束、團隊協作、尊重他人等價值觀的形成,為青少年提供按照他們在學校中所學的價值觀行動的機會。服務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次為他人服務的機會,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品格的發展并引導其向積極的方向前進。在服務過程中,學生的滿足感得以實現,從而提升了學生的自我價值。 服務學習豐富了品格教育的內容,把抽象的道德教學具體化。服務學習是學生通過精心組織的服務進行學習并獲得發展的一種方法。這種服務必須滿足社區的真正需要,學校和社區相互協調,幫助培養學生的公民責任感。它應該融入學生的學術課程并增強學術課程,同時提供給學生結構性的反思服務經驗。服務學習強調道德教育、公民意識和社會價值觀培養,通過參與實際的活動可以增長知識,促進文化交流,提高學生全球意識、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道德發展,有利于學生職業開發和個人成長。

服務學習經歷有助于學生實現品格教育的目標:服務學習發展了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教師和學生更加尊重彼此;學校的教學和生活氛圍得到改善;學生更少參與危險行為;服務學習有助于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發展和融入多樣化文化群體的能力;服務學習為學生提供積極主動為社會做貢獻的途徑;學校的違紀問題明顯減少;學業成績提高。

2.品格教育支持服務學習

品格教育提供了培養學生道德和社會化的環境,同時也為服務學習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有利環境。品格教育的重點是創造實施道德行為的環境,對道德行為的研究主要是以服務過程的表現為標準。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在個體學校中一起發揮作用,服務行為是品格教學的自然延伸,品格教育融合在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從校內服務延伸到社區服務。

品格教育聯合會(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在州起草關于品格教育的立法時提供建議。它強調,通過品格教育與服務學習培養公民必須在各個年級中實施;立法必須鼓勵品格教育與服務學習的結合,當地學校和社區共同致力于核心道德價值觀的傳授以及滿足社區需要;立法必須保證服務學習與品格教育融合在現存課程之中,學校領導和市民要理解這些課程不是附加的課程,而是學校使命的一個部分;鼓勵品格教育與服務學習滲透到學校文化和課程的方方面面。

四、簡要評價

服務學習和品格教育是構成學生學習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相互聯系的因素,是兒童和青少年豐富多彩教育經歷的組成部分。品格教育關注學生的美德和責任感的培養,服務學習以培養社會責任感為出發點,強調人們參與對他人和社區的服務過程。③服務學習和品格教育的共同之處是突出社區的作用,強調學生與社區之間關系的重要性;鼓勵反思自身的行為和個人責任;關注學生、社區和社會;使用交互式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活動;提倡批評性反思;價值觀、品格發展和公民教育是共同的目的。

在學生成長方面,在服務學習活動中,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參加社區服務,學生認識到自己有能力為社會做貢獻,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服務學習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和溝通交流能力,學生能夠信任別人并獲得別人的信任。當學生參與到服務學習中,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交往能力、寫作和思考的能力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服務學習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利于學生轉變為積極奉獻的公民和社區成員,從而實現品格教育的目標。

在師生關系方面,服務學習有利于學生投入到教育過程中,參與服務學習的學生更少違反紀律,有更高的出勤率,有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參與,有利于教師之間關系的改善,使師生之間關系更融洽,彼此更加相互尊重。

服務滿足學校與社區的真實需要,學生到社區去服務,在學校與社區之間形成積極的聯系,有利于學校與社區的協調合作。同時,學生都是在不同的社區中成長的,通過學生服務社區,讓學生懂得社區的重要性,有利于學生成為未來的社區積極成員。

注釋

① The Learn and Serve center of 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The Steps to Service Learning.

② Schaffer,Esther,etc,Service-learning and Char-acter Education:One plus One Is More Than Two,Edu-cation Commission of the States,2001.

③ Kevin J. Swick,Larry Winecoff,etc,Service Learning and Character Education:Walking the Talk,South Carolina State Dept. of Education,Columbia,200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