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入文學鑒賞
周曉玲
摘要:英語,作為西方國家的傳統“母語”,在西方人的歷史發展中,就和我們國家的漢語一樣,它們都是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在學習語文的時候,教師通常都會引經據典地進行“鋪墊式”的教學方式;同理而言,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英語的學習也是語言的一種學習,所以也就離不開對于英語背后所隱藏著的文化的認知,也就離不開英語文化的學習。正因如此,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樹立和培養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學習思想和學習能力,進而為日后更好更容易地學好高中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文學鑒賞;策略
一、當今高中的英語教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 受到傳統文化差異的影響,使得高中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過于“表層化”
高中的教育長期以來一直處于我國的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的觀念之下,即使在現如今的教學環境的不斷創新和變革之中,一些固有的傳統的觀念和思維也一直在不斷地的“根深蒂固”的影響著日常的高中教學。因為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沖擊”,使得高中生在不同的文化差異中,并不能很好的兼并和吸收外來的文化,這也就使得高中生對于高中英語的學習相對來說不夠深入,大多數的高中生因為不了解英語中的文化,再加之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使得他們對于英語的學習一直停留在“表層化”,卻不會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和思考,這就會使得大部分的高中生的英語認知能力只停留在書本上,學習上缺乏深度和廣度。
2.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模式較為單一化,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
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之中,長期以來教學模式本身就并不是十分豐富,這是因為在我國的傳統教學觀念里,一直都把“考試”作為學習中的根本目的。從古時候的“科舉制”到現如今的“應試教育”,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把“應試化”的硬式教育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主要手段,這就使得在現如今的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大多數的老師忽視“英語”學習的來源,只注重英語學習的結果,只是一味地專注于講解考試所需要的內容,并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去進行硬性的學習掌握。極少會有老師在課堂上花費寶貴的“時間”,幫助學生追究英語本身所擁有的文化,以幫助高中生從根本上了解英語學習的內涵,進而使高中生從本體上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所以,久而久之在這種“沉悶乏味”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使得學生對于高中英語的學習興趣并不高。
3. 在高中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高,使得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機會
在我國教育的歷史長河之中,長期以來,我國都是以傳統化的教育教學方式為主,而在這種傳統化的教學模式中,一直以來都是把老師作為課堂的主體,老師在教學的課堂中始終都在扮演著一種“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這也就使得在大多數的老師潛意識里都認為自己的教學地位是要高于學生的學習地位,即使在現時代的教學模式中,這種“固有式”的思維一直都在影響我國高中英語事業的教學教育發展。在高中的英語課堂上,絕大部分老師都是在根據自己熟悉且喜歡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對高中生的英語授課,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往往都忽視了在新教育的環境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該把自己和學生放于“同等地位”來設置教學方案,從文化的差異入手,豐富教學的內容,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整個高中英語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引入文學鑒賞的策略研究
1. 在課堂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文化鑒賞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氛圍
在當今我國的教育教學越來越國際化的趨勢之下,英語教育教學的重視度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相關教育從業者的關注。同時,因為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科技發展方面也出現了質的飛躍,正因如此我國對于英語事業的發展也進一步加強了穩固的支持。科技的“軟實力”已經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種堅固的后勤保障,所以老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運用到課堂授課之中。
例如,在學到有關“萬圣節”的文章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相關視頻的放映,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片段去了解有關“萬圣節”的來源,知道關于這個節日的歷史以及有關的西方人的傳統習俗。在看完之后鼓勵學生大膽地談談自己的觀后感,來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并讓學生從文化的歷史角度加深對英語的學習,進而使高中的英語教學變得生動豐富。
2. 在高中英語課堂的教學中,適當設置英語的名著閱讀活動
漢語作為我們國家的傳統語言,其內在的文化博大精深,其漢字的魅力也往往蘊含在眾多的古典名著的語言運用之中。同理而言,英語作為西方國家的傳統性語言,其擁有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也是西方歷史的一種文化沉淀。所以,高中的英語教師,也同樣可以通過外國的古典名著來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外國的古典名著中領略英語單詞和語法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技巧。
比如,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在平時的“空閑”時間里,讓學生自行地在課下進行有關西方古典英文原著的閱讀準備,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所讀名著的介紹,并把優美的英文句子摘抄下來分享給其他的同學,以及通過自己的資料查詢告訴大家自己選擇這本名著的意義。這是因為在我國現今的文學世界里,不乏有許多都是經過漢譯的著名的英文名著,但如果再次進行英文原著的閱讀后所得的感悟又會有所不同。這可以幫助高中生在文學的海洋里發現英語語言的獨特之處,加深他們對于英語的進一步學習,也可以豐富高中生的英語作文儲備量。
3. 在課后的英語鞏固中加強文化的鑒賞滲透
在高中的英語學習之中,單單依附于書本上的知識進行學習,已經不能滿足于新時代的教育教學中對于高中生英語學習的高層次要求。所以,與此同時對于高中英語老師的要求也逐漸的趨于更加嚴格的走向,老師不能只是要求學生僅僅在課堂上才進行英語文化的鑒賞,在課后的鞏固復習中也要去主動的進行英語中文化鑒賞意識的自我養成。老師可以在課后的復習中,把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去自行地進行對中英文化差異的探討和研究,再把這種自行探究的結果和英語的學習進行聯系,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模式,進而使學生在文化的鑒賞與高中英語的趣味性學習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三、結束語
在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我國對于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文文化意識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使得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注重加強對于高中生的文化鑒賞的能力與英語的學習能力有機結合,并在課堂運用創新生動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在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學科的綜合素質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