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課前演講
佚名
我的郵箱是408598447@www.oh100.com,已發送。嫌長了我再給你一篇:
. What are ideals?
The ideals are very important to all of us. But what are ideals? Now let’s look at the following famous sayings.
The famous Russian litterateur Lev Tolstoy said, “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 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without a direction, there is no life.”
The famous American statesman Carl Schurz said, “Ideals are like the stars---we never reach them, but like mariners, we chart our course by them. ”
The famous American scientist Albert Einstein said, “The ideals which have lighted my way, and time after time have given me new courage to face life cheerfully have been kindness, beauty and truth.”
譯:
理 想 是 什 么?
理想對于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什么是理想呢?現在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一些名言。
俄羅斯著名文學家列夫. 托爾斯泰說:“理想是燈塔。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
美國著名政治家卡爾.舒爾茨說:“理想猶如天上的星星,我們猶如水手,雖然我們永遠夠不著它們,但它們可以指引我們的航程。”
美國著名科學家阿爾伯特. 愛因斯坦說:“曾經為我指路、并不斷給我新的勇氣,使我欣然面對人生的理想是真、善、美。”
大學英語課前演講稿
來自網絡的高校實習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學生大學期間沒有參加過實習,有一小部分同學不明白實習的真正意義。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專業學科對實習的要求不一樣,有的由學校統一組織聯系實習單位,有的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有的同學干脆實習期間做與專業無關的事情。有數據顯示:86.7%大學生實習求助父母;實習平均時間為27.7天,落實實習平均用時34.5天; 實習和所學專業的相關度僅有7.3% ;2/3 實習生是礙于人情招收,1/3實習是體力勞動。如此以來,不說沒有實習的大學生,就是參加實習的大學生,其實踐的效果可見一斑,致使國內高校大學生實習、畢業設計以及論文答辯的虛假之風甚盛,實踐未獲真知,倒讓大學生長了一些社會不良習氣。網絡曾流傳一個帖子“北大畢業等于零”,從側面反映了我國高等教育一個怪異的現狀。
大學生就業形勢
自1999年我國大學擴招,愈來愈多的年輕人進到大學深造,國家的出發點是讓更多的人能夠接受到高等教育,卻忽略教育資源、教育體制一時難以滿足,高校教育漸漸遁入重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誤區,由此造成了歷年畢業人數的大量增加,許多畢業生卻找不到工作崗位,帶來巨大的社會就業壓力。“就業難”、“考研熱”、“考公務員熱”等凸顯就業問題的深刻性與嚴重性。
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一個突出矛盾就是畢業生的技能結構和市場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普遍存在畢業生實際的能力與就業崗位銜接不上的問題。而對于招聘企業來說,渴求大量高素質水平的人才。如何來解決這一對矛盾?近年,在一些有識之志的呼吁之下,國家正在認識到大學擴招帶來的一些隱憂,國務院制定“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針,通過新一輪的教育改革,讓大學生在校期間更多地參加實踐,與市場和人才崗位相結合,培養大學生實際的工作能力。如西門子、諾基亞、IBM、海爾、TCL、創維、海信、美的等名企,都注重企業后備人才的培養和梯隊建設,企業進駐各大高校,培訓和選拔具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優秀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