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職生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培訓的綜合途徑
崔月霞
學習成效和學習策略之間的密切關系正促使國內外研究者通過各種途徑積極探索如何將學習策略的研究成果運用于外語教學,其實質就是幫助學生掌握更好的學習外語的方法。有人稱之為學習方法指導或學法指導,有的稱之為學習策略培訓,本研究采用了學習策略培訓的說法。西方學者早在80年代中期開始,就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學習策略培訓的經驗研究。近年來,我國外語界一方面將國外學習策略研究的成果介紹到國內來,一方面也開展了學習策略培訓研究。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涉及以下多個方面:
一、學習策略培訓目的研究
“策略培訓的目的是明確地教給學生在什么時候、出于什么原因并且怎樣將學習策略用于促進學習與使用外語(Cohen 1998)。”其根本目的是:“通過讓學生自己自然而然地選擇學習策略,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外語,而不是始終依賴教師的督促(Cohen 1998)?!睂W習策略培訓就是要通過向學生直接講解如何發展適合自己的策略系統來幫助學生探索更有效的學習目的語的途徑,同時也促進他們在學習中進行自我評價與獨立學習。簡言之,學習策略培訓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本研究中綜合途徑的策略培訓的目的也主要是教會中職生英語詞匯學習的方法,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提高其英語詞匯學習效率。
二、學習策略培訓內容研究
在策略培訓內容上,多數研究都將各種認知策略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國內外有些研究(Oxford 1990;Nunan 1997;Cohen 1998;王篤勤 2002)也強調了元認知策略在策略培訓中的重要作用。O’Malley & Chamot(1990)認為元認知策略控制了認知策略的使用,學習者的學習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元認知策略使用的成敗?!叭狈υJ知策略的學習者,根本沒有方向或機會計劃他們的學習,監控他們的發展情況或評價他們的學習效果和確定未來的學習方向(O’Malley & Chamot 1990)?!痹J知策略是語言學習策略中的管理策略(文秋芳 1996:76-81)。學生僅僅擁有一般策略是不夠的,一個好的策略使用者還必須知道何時、何地、怎樣以及為什么使用這些策略。Oxford(1990)認為最有效的策略培訓應該為“策略+控制力”的培訓模式,這種培訓不僅授以學習者策略知識,而且利于培訓學習者的獨立學習能力。O’Malley & Chamot(1990)提出的稱為“認知學術語言學習途徑”(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Learning Approach)的模式,其核心就是通過認知和元認知策略培訓來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而獲得各項語言技能。
三、學習策略培訓的類型研究
從與學習內容的聯系性劃分,策略培訓分為單獨培訓和整體培訓兩類(O’Malley & Chamot 1990;Oxford & Leaver 1996)。單獨培訓方式并不結合學習內容進行,只是純粹教授學習策略;整體培訓方式是結合正常的課程學習進行的培訓。單獨培訓可以喚起學生對策略的高度注意,有利于發展策略能力;整體培訓在語境中進行,與學習任務相結合,使學生有機會在真實的任務中練習使用新授策略,有助于策略的遷移。研究證明,整體培訓比單獨培訓更加有效。
從學習者的知情程度來看,策略培訓可分為隱性培訓(如Brown和Palinscar的隱蔽培訓及O’Malley 和Chamot的嵌入式培訓)和顯性培訓(如Brown和Palinscar的知情培訓、控制培訓以及O’Malley和Chamot的直接培訓)兩大方式類型。隱性培訓既不指出策略的名稱,也不告訴學生培訓的目的和依據,只要求學生做有關的練習,但這些練習具有促使他們使用某種策略的功能;顯性培訓則告知學生策略的名稱、培訓的目的和依據,而且教會他們如何對策略進行比較、監控和評價(蘇遠連 2003)。早期進行的學習策略隱性培訓表明,培訓很少遷移到新的任務中(Brown,Armbruster & Baker 1986)。O’Malley & Chamot(1990)、Oxford & Leaver(1996)等人都推崇顯性培訓,因為顯性培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意識培訓”,即培養學習者的策略意識。
本研究中將主要采用整體培訓與單獨培訓相結合、顯性培訓與隱性培訓相補充的綜合方式類型。
四、學習策略培訓模式研究
進行學習策略培訓有各種不同的模式,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以下三種:
Pearson & Dole(1987)提出了一套具有明顯的演繹法特征的五步培訓模式。它以單項策略培訓為目標,對某一具體策略進行明確示范,說明廣泛使用策略的好處,并給學習者提供在新環境下遷移使用策略的機會。這種先由教師示范再由學生獨立練習策略的做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策略,不足之處主要在于策略培訓內容單一。語言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很可能需要同時使用多個策略,單項的策略培訓很難保證學習者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習策略培訓的作用,就必須從培訓目的出發,全面考慮學生的需要和英語教學的實際條件?;诖朔N考慮,Oxford(1990)根據多年的外語教學經驗設計出了一套包括七個步驟的策略培訓模式:
1、讓沒有經過策略訓練的學習者完成一項語言任務。
2、組織學習者討論他們是如何完成任務的,對他們提及的有用策略給予表揚,讓他們回憶自己選擇的策略是怎樣促進學習過程的。
3、向學習者建議并示范其他有用的策略,說明使用這些策略的原因,鼓勵他們大膽地加以使用,從中獲益,并要求他們指出自己尚未使用的策略,考慮如何在學習中使用它們。
4、為學習者提供充足的時間,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練習新策略。
5、給學習者示范策略是如何應用于其它學習任務的。
6、為學習者提供新的語言學習任務,讓他們自己選擇策略來完成這些任務。
7、幫助學習者了解如何評估自己使用策略的結果、如何評定自己在實現學習者自主過程中所取得的進步。
這套培訓模式提倡在沒有經過策略培訓的前提下先由學生自己探索并思考完成語言學習任務中所用的策略,然后由教師進行示范和說明,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他們的潛能。這套培訓模式具有很大的啟發性,其主要特征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有效的學習策略,其局限性主要在于沒有將策略培訓融入日常的課堂語言教學。
Cohen(1998)對Oxford(1990)的策略培訓模式做了進一步改進,推出了以策略為基礎的外語教學模式。Cohen(1998)的策略培訓模式包括5個步驟:(1)教師對可能使用的策略進行描述、示范并舉例說明;(2)基于學生自身的學習經驗,從而引出更多的使用策略的例子;(3)引導小組或全班的學生對策略進行討論;(4)鼓勵學生練習、使用各種策略;(5)把策略和日常的課堂材料結合在一起,以明確或隱含的方式將策略融進語言任務,為學生提供語境化的策略練習。該模式旨在幫助外語學生了解最有效的學習方法、了解如何促進對目的語的理解和使用以及如何在課后獨立地學習并用目的語進行交際,換言之,其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實現學習自主。
單獨而言,以上三種策略培訓模式中,Cohen提出的培訓模式較為理想。因為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策略培訓模式,它以明確和隱含的方式將策略培訓融入課堂內容,可以使學生體會到將策略系統地應用于外語學習和使用所帶來的好處;同時,學生有機會與班里的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策略,并在完成語言任務的過程中擴大自己的策略知識面(華維芬2002)。但總體來說,以上三種模式各有特色,存在著一種互補關系,如果能在不同的場合有選擇地交替使用,可以取得更顯著的效果。
五、學習策略培訓作用研究
西方學者研究發現,策略培訓對于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很有幫助(Oxford 1990);綜合的策略培訓可以提高學生使用策略的水平(Nunan 1997);策略培訓培養了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成為更獨立、自主、有效的學習者(Cohen 1998)。Cohen(1998)認為,對學生進行外語學習策略的培訓,能促使他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運用更多類型的學習策略,并在更大的范圍里使用這些策略。
本研究將對學習策略培訓綜合途徑的作用做系統的探討,以驗證其對高職生詞匯學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