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劉俊
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這表明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英語閱讀離不開理解。閱讀理解能力是中學生使用英語的重要方面,在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閱讀理解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和智力活動,是不斷假設、證實、想象、推理的積極、能動的認知過程。那么,如何提高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呢?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勢在必行。要提高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要研究影響中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再探討提高閱讀理解的策略。
一、影響中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
1、語言基礎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
(1)詞匯量。閱讀理解的第一關是詞匯量。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閱讀時所遇到的障礙就越??;反之,掌握的詞匯少,容易曲解其含義,誤解整個句子,甚至整篇文章。擴大詞匯量的方法有許多種,在此列舉如下:
①注重學習與積累。詞匯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學期初應確定一個目標,除牢固掌握課文中的單詞,還要記憶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中的單詞,每月歸納,積少成多。
②掌握構詞法。構詞法能夠幫助學習者擴大詞匯量,而且有助于記憶,如合成詞headline(標題)、overweight(超重),前綴詞(一般改變詞意)disappear(消失)、impatient (不耐煩的)等。
③聯想對比法。即通過對比(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等對比方式)來擴大記憶、掌握詞匯。如turn up(聲音調大)→ turn down(聲音調小);turn in(拐入、上交、上床睡覺)→turn out(驅逐、關、翻出、結果是)。
④對于熟詞偏義、具有特殊意義的詞加以記憶。
(2)語法問題。近年來,由于中考英語語法試題分值減少,有人提出了教學中要淡化語法的觀點,學生也就片面理解為學不學好語法無所謂。其實,學生如果對英語各種常用結構或篇章結構等語法知識掌握不夠好的話,通常會導致他們對英語句子或段落進行語法分析的能力較差,從而影響閱讀理解。
(3)習語問題。在英語中,習語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會直接影響其閱讀效果。如:Zhou Jian didn’t study hard and failed i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and now he has to face the music.句中face the music是習語,指“面對困境,承擔后果,自作自受”之意。那么上文的正確解釋便是:“周建學習不努力,沒通過入學考試,他這是自作自受?!?/p>
2、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大部分學生認為,擴大詞匯量、掌握英語語法知識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徑。其實造成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另一個原因是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學生對于一篇閱讀材料不懂或找不到正確答案,并不是英語語言水平的問題,而是缺乏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所造成的。
3、不良的閱讀習慣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詞匯、語法、修辭、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進行詳細的分析,許多學生有依賴詞典、復讀次數過多等不良習慣,而這些習慣極易造成在規定的考試時間內解答不完所有試題的現象。
4、心理因素對閱讀理解的影響。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閱讀文章并正確解題的任務是需要一定的訓練過程和熟練技巧的。考試中,出現焦慮、緊張的心理是閱讀理解的大敵,會直接影響閱讀效果。
要解決上述矛盾,平時就要養成學生愛好閱讀的習慣,把閱讀看作是興趣而不是任務,那么學生就會主動地涉獵各種英語讀物,拓寬知識面,這樣考試恐懼癥也就會得到抑制。
二、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1、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
(1)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成功的利器。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會事半功倍。因此中學生在英語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平時就要多朗讀,除了課堂所要求的知識外,還要多背誦一些精彩段落和文章,以此來培養英語語感。
(2) 泛讀與精讀相結合。一般說來,英語閱讀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精讀,另一種是泛讀,兩者通常是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精讀與泛讀相比,它要求對一些有用的新信息且有一定難度、寫得較好的文章進行深入的剖析、歸納、總結,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文章的主旨及思想內容,最后達到獲取詳細信息和深層次內容的目的。
(3) 限時閱讀與持之以恒相結合。在日常訓練中可以采用限時訓練,這樣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觀念,又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閱讀過程中的有效方法
(1)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應注意的問題:
①不可逐字逐句地讀。閱讀時不必對每一詞、每一句、每一段都進行精確剖析,應該快速查找某一些相關信息,閱讀時要一目十行,一些不相關的內容要一帶而過。
②學會猜測生詞、難詞、難句的意思。
③概括能力要強。要快速瀏覽全文,概括所讀文章大意,找出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主題句,并且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意義。
(2)在英語教學中,要善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英語閱讀方法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必須高度重視。英語課文只是提供了很少一些文章來供學生閱讀,很難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這一目的。因此必須加強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鑒于此,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課外閱讀量要恰到好處。閱讀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課文和課外讀物的比例為1:3為好,這樣學生既可以通過閱讀來豐富英語知識,擴大英語詞匯量,鞏固并加深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逐步做到熟練運用,而且又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一舉多得。
②了解一些必要的西方的文化習俗、文化背景信息,積累一定的生活知識。多了解西方的文化習俗、文化背景并積累一些生活知識對于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③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首先,要處理好閱讀速度與效率問題。我認為中學生英語閱讀速度應控制在每分鐘五十至六十詞為宜。其次,要培養學生的猜詞能力和理解文章深層含義的能力。如“農民”一詞在英語中有兩個:“farmer”和“peasant”。在中國,農民是指從事農事勞動的人民;而英語中“farmer”是指那些擁有自己的農場或租賃農場的人,“peasant”通常指雇傭的農工。
④注意英語閱讀難度系數的遞增。在教學時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應注意文章的層次性以及學生的差異程度,切莫急于求成。所謂“欲速則不達”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文章難度系數太大可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閱讀材料的選擇應堅持由淺入深、從易而難的原則,文章應由短到長,生詞量由少到多,句子結構由簡到繁,內容由簡單易懂到內容豐富(應注意語言學習“遷移”的影響),體現文化背景,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張獻臣.淺談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中小學英語》,1999年,第11期第19頁。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第135頁。
[3]楊金昌.如何越過閱讀障礙——猜詞義.《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年,第5期第52頁。
[4]楊威.淺談中學英語語音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年,第8期第32頁。
[5]胡明揚.《語言學概論》.語文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6]劉潤清.《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