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探索
袁春雷
在高三英語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從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其能夠比較準確地分析和獲取信息,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教師很有必要探索一些有用的閱讀方法去指導學生的閱讀,讓他們在高考以及其他方面具備較高的閱讀能力。
一、筆記式閱讀法
這一方法主要目的有兩個:
(1)抓住每個句子的要點以及文章中的關鍵句和全文要點。
(2)在做高考題第二遍檢查時避免浪費時間,從而做到有效地解答高考題和進行其他方面的閱讀。
具體來說筆記式閱讀方法就是:①將一個句子中含有重要信息的詞做標記。一般來說這樣的詞包括名、形、動、副、數(shù)詞,因為這些詞和句子結構構成了一個句子的主要意思。②將一個段落中能概括全段大意或承上啟下的紐帶作用的句子標出來,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學生能將全文連成一個整體考慮,從而做到全篇謀劃、深刻理解。③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該文章中有引領全文大意或暗含全文大意的句子,將其劃出,以便能做好選擇文章題目或概括全文大意的題。
例如2009年全國高考統(tǒng)一卷英語卷閱讀理解A中的第三段第一句:Bu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eating in the morning is very important when you are trying to lose weight.這個句子是這篇文章的核心句,全文都是圍繞eating in the morning展開的。在這個句子中,eating in the morning is very important和bottom line以及l(fā)ose weight是關鍵詞,就這一個句子有一道題與它有直接關系,見第43題(2009年英語全國高考統(tǒng)一卷):The text is written mainly for those____.
A、who go to work early
B、who want to lose weight
C、who stay up late
D、who ear before sleep
該題根據(jù)此關鍵句應選B,因為全文就是圍繞吃早餐有利于減肥這一點進行論述的。
二、巧解閱讀理解主旨大意題
怎樣解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或What is the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或 what can we conclude through the text這一類型的題?
這一類題有兩方面的共同特征:
(1)所選選項內容要么涵蓋全文內容要么闡明文章主旨。
(2)所選選項要么就是和文章中的核心句有關,或者必須經過推理歸納才能得出。因此,在做這一類題時要找出文章中的關鍵句,而關鍵句的尋找則要遵循該句是否包含整段或整篇文章的意思這一原則。
如2009年全國高考統(tǒng)一卷英語卷第42題: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ext? A、Working women usually have breakfast in a hurry.
B、Many people have wrong ideas about breakfast.
C、There are some easy ways of cooking a meal.
D、Eating vegetables helps save energy.
此題根據(jù)文中:“I know lots of women who skip breakfast,and they have a ton of different excuses for doing it.”“Bu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eating in the morning is very important when you are trying to lose weight.”“So eat something in the morning,anything.”可推出應選B。還有,有些學生對這樣的題,尤其是含有infer.conclude這樣的歸納推理含義的重點詞的題有理解誤區(qū),他們認為這樣的題能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實則不然。
三、按圖索驥式閱讀法
對于圖表式或含有多項內容但這些內容之間并無必然或內在聯(lián)系的閱讀理解題應該采用這種方法解答。這類題目不像其他題目那樣整體連篇,內容銜接緊湊,整個篇幅渾然一體且含有不同類的多種信息,并且這類題每項內容前面都有關于內容提示的小標題,這就使得學生容易按圖索驥。學生如從頭到尾讀完全文再去做題時,前面的內容已不能在大腦中清晰反映,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后攝抑制。因此在做這類題時用按圖索驥法比較恰當和實用。
具體做法是:首先閱讀問題,然后按照問題內容的設置在圖表或文章中找對應的直接或隱含答案。一般來說,針對這樣的圖標或文章的問題設置按順序進行,即靠前的問題對應靠前的圖標或文章內容。還有,大多數(shù)情況下有一個問題是針對整個文章或圖表內容的。
例如,2008年高考全國統(tǒng)一卷延安考區(qū)英語卷中的閱讀理解B中的第45題就必須讀完三個方框的內容才能選出正確答案D;第46題只需要讀完第三個方框的內容就能選出正確答案C;第47題也只需讀完第三個方框內的內容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B;第48題讀完第二個方框的內容就可輕松選出正確答案C。
當然以上方法還需要在平時的模擬考試中多向學生進行指導,力求讓學生在實踐中去檢驗并運用這些方法,同時也期望學生在掌握這些方法的基礎上能夠自己總結經驗,以便達到本篇文章所寄予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想法。
除以上所述,還應讓學生在學習中多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并增強他們的情境想象和判斷能力,并輔之以考場應試心理調節(jié)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在較大程度上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