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課程考試管理存在問題及改革對策的探析
左瑩瑩
論文關鍵詞:高校課程考試存在的問題改革對策
論文摘要:高校課程考試是教育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評價教學得失的一種手段,也是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高校課程考試管理,使之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是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文對高校課程考試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進行了梳理,并對改革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一、當前高校課程考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對考試的目的和功能認識不到位。 課程考試是教育評價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檢查評價、教育激勵、反饋調控等功能,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目前的考試管理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部分教師只把考試當成一項任務完成,對考試之外的事情并不關心。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考試服務于人才培養的目的被忽略,考試的測量作用被弱化。 2.對考試科學缺乏深入研究。 考試作為一門科學,從測試目的、組織實施直至結果分析,都有其特定的運行規律。一般來說,考試的目的、內容、方法、手段等,是根據實際需要,以及不同課程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但考試的程序、步驟卻是相對穩定的。只有按照考試規律開展考試活動,才有可能發揮考試效能,實現考試價值。而縱觀實際,目前高校對于考試這門科學的研究深度不夠,缺乏科學、系統的指導和培訓。 3.考風渙散,作弊現象屢屢發生。 由于對考試的目的認識不到位,考試的內容和形式缺乏科學的研究,而高校現行的制度又過分看重學習成績,學生的學習成績直接影響到獎學金、入黨、就業等的評定,使得部分學生主觀上存在作弊動機,各種作弊更是屢屢發生。 4.對考試評價和考試結果的信息反饋不夠重視。 考試結束后,部分教師和學生只關心成績,忽視了對試題和成績的分析,考試的檢測、反饋、評價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考務部門在考試結束后未能對整個考試管理工作進行整體評價,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影響了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補考把關不嚴。 補考是一項嚴肅的工作。如果不嚴格把好“補考關”,就可能會使部分學生產生補考容易過關的錯誤想法。這使那些平時不認真學習,考試不能及格的學生,考前便以各種借口申請緩考,把希望寄托在補考之上。 二、高校課程考試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高校課程考試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與觀念的,又有具體操作層面的。 1.對高校考試效果的評價認識不足。 當前的考試對于教師來講就是任務式的規定,而非個人主觀的需求,其實際效果難以確定。對教師考試工作完成情況的評價,只局限于是否完成了考試任務,而未對教師在考試工作中的能力、工作態度、投入的精力進行考評,這種評價方式是不客觀的。 2.教考合一的弊端。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采用教學、考試、評分由同一位教師完成的“考教合一”的考試模式。對教師來說,教學隨意性大;對學生來說,考試缺乏公正性,不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對學校來講,缺乏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標準。 3.考場管理松懈,監考人員縱容。 所有高校都有一整套的考試管理制度,如《考場規則》、《監考職責》、《違紀考生處罰條例》等,由于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力度不夠,作弊者有機可乘,主要體現在考場管理松懈和監考人員縱容。
4.閱卷管理不重視。 閱卷工作質量會直接影響考試的信度、聲譽,所以閱卷的組織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很多高校對閱卷環節的管理不夠重視,也不夠規范。有的高校課程考試結束后,任課教師私自帶回家中自行評閱,即使部分高校進行集中閱卷也多半流于形式,也是全全包干,沒有采取流水作業批改的形式。學校對閱卷的過程缺少必要的監督與管理,人情分現象嚴重,助長了一些學生的僥幸心理和不良風氣,不利于優良教風、考風的形成。 三、高校課程考試管理改革對策的探討 1.設立考試中心,完善考試管理制度,培養精良的考試管理隊伍。 高校要建立健全考試管理機構,成立考試中心,統一組織和實施課程考試,并對課程考試進行評估與研究。另外,要完善課程考試管理規章制度并堅持嚴格的實施。此外,還要建立一支穩定、精良的考試管理隊伍,并提高考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