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慣性技術學報雜志是國家新聞出版署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 2025-02-05 8:30:15
第一批、第二批學術期刊相關問題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一共有多少本期刊?
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定的第一批學術期刊共5737本、第二批共693本。
問:第一批學術期刊和第二批學術期刊哪個好?
沒有誰比較好的差別,就只是申報評定的時間的前后一樣,第二批學術期刊的評定時間要晚一些。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是核心還是普刊?
有普刊也有核心,也有根本不對外征稿甚至連任何一個數據庫都不上的期刊。
問: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在哪里看?
本站提供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下載查詢: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一批學術期刊目錄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第二批學術期刊目錄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投稿要求
中國慣性技術學報雜志投稿須知:1《中國慣性技術學報》來稿要求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圖表清晰。文稿必須包括題名、作者姓名、單位及郵編、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4~8個)、中國圖書分類號、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從事專業和研究方向及聯系電話、E-mail地址。如論文作者系碩士、博士生,必須提供導師(聯系人)的電話及E-mail)、正文、參考文獻。請在文稿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基金項目資助及項目號。 2《中國慣性技術學報》文題名應恰當簡明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要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所遵循的原則,不使用非公知的略縮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也不能將原形詞和略縮語同時列出;一般不用副題名,避免用“……的研究”等做特定詞,中文題名不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3《中國慣性技術學報》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其內容獨立于正文而存在,它能否準確、具體、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創新之處,將直接決定論文是否被收錄、閱讀和引用。摘要長度一般以200~300字為宜,英文摘要(100~150 words)須與中文摘要相對應。摘要應回答好以下四個方面問題:
1、What you want to do(直接寫出研究目的,可省略);。
2、How you did it(詳細陳述過程和方法);。
3、What results did you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you draw(全面羅列結果和結論);。
4、What is new and original in your paper(通過2、和3、兩方面內容展示文中創新之處)。中文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稱表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4 關鍵詞選詞要規范,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詞如果有必要可以作為關鍵詞選用。中英文關鍵詞要一一對應。 5 論文篇幅(含圖表)限5000字以內,技術報告和研究簡報限3000字。正文(含圖表)中的量和單位的使用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 6 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圖以6幅為限。插圖須符合插圖規范。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中的標值、標值線必須寫清。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表的內容切忌與圖和文字內容重復,圖表題名必須中英文對照。 7 文稿章節采用阿拉伯數字分三級編序,且一律左頂格排版。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號。 8 參考文獻應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開出版物,以5~10篇為宜,其中80%應為期刊或會議論文,80%以上為近5年出版的文獻,50%以上為外文文獻。各類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1、期刊:作者.題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頁碼;2、專著:作者.書名[M] .版本(第一版免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3、論文集:作者. 題名[C]// .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4、學位論文:作者. 題名[D] .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5、專利文獻:專利申請者. 題名[P] .專利國別,專利號.公告日期;。
6、科學技術報告:作者. 題名[R] .報告題名,編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頁碼;。
7、電子文獻:作者. 題名[EB/OL] .電子文獻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文獻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縮寫,不加縮寫點。對非英文文獻,先按原文列出該文獻,然后另起一行附上其英文譯文(切勿自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