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土保持學報投稿地址
水土保持學報詳細信息
水土保持學報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學報投稿要求
水土保持學報雜志投稿須知:
1、《水土保持學報》文章篇幅及投稿方式來稿篇幅以8000~10000字為宜。本刊以接收電子郵件投稿為主,來稿時電子郵件主題請注明“×××投稿”,并在郵件中署第一作者姓名,以便本刊郵件歸類和查找。
2、《水土保持學報》文章格式2.1論文標題和作者標題用詞務必言簡意賅、準確、規范,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一般不用副標題,中英文題目應一致。所有作者的單位要有準確的中英文名稱、城市名稱和郵編。投稿時請不要采用分欄排版2、.2摘要和關鍵詞摘要須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包括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于創新與發現,以3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3~8個,且規范、準確,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須對應并同序2、.3中圖分類號和基金項目文章需注明“中圖分類號”,參見《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4版),置于關鍵詞下。正文首頁左下腳須注明論文基金資助項目及其編號2、.4作者簡介篇首頁下附第一作者簡介及通信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地址及聯系電話2、.5正文格式與要求1、引言:要明確提出科學問題、研究工作的目的、意義和背景以及本項研究的主要任務2、實驗材料與方法:務必說明實驗樣品采集具體時間和測定時間及方法。研究方法一般引用文獻,如方法有改進則須說明,如果作者自己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
3、結果與分析:提出觀察和實驗證據,力求簡明扼要。
4、結論:提出實驗結果所論證的原理、相互關系;闡明研究結果與前人的研究是否一致,有無創新,指出本實驗的不足之處,以及未能解決的問題2、.6參考文獻一般只列出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的主要文獻,以15個左右為宜,未公開發表的文獻或資料不得作為參考文獻引用,如確需引用,征得作者同意后在本頁以腳注方式引用,有關著作權責任作者自負。參考文獻序號的編排,按其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在正文中相應位置標注其序號。外國作者姓名著錄格式一律姓前名后,名要縮寫但不加縮寫點。文獻作者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用“等”或“etal”。不同類型文獻著錄格式如下:1、專著:著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2、期刊:作者.題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3、學位論文:作者.題名[D].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4、論文集:作者.題名[C]//編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5、電子文獻:作者·題名[EB/OL].[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途徑.3、《水土保持學報》圖表要求每篇論文圖表數目應以不超過4個為宜。要求論文插圖寬度(包括縱坐標上量和單位)一般為8cm左右,特殊圖件寬度自定;插圖高度無專門限制,但要求與寬度要協調。圖中主要文字字體字號用8磅宋體,圖中注釋文字(圖例、圖注等)用7磅宋體;論文插圖要能在Word文件中編輯并帶有數據源,圖片影像需清晰,反差適中,主次線條粗細有別。表格盡量采用“三線表”,表中數據實測為零,計“0”;未測定則計為“—”;其它均如實注明4、計量單位、符號計量單位一律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正文中量的單位用一般格式表示,如cm,g/kg,s,mol/L,t/hm2,Pa,J等,但圖表中復合單位一律使用負指數形式,如g.kg-1,mol.L-1,t.hm-2;國外地名以《世界地名手冊》為準,國際組織名稱以《聯合國及有關組織機構譯名手冊》為準;統計學常用符號及公式中的變量都要用斜體5、稿件處理編輯部在收到稿件后,即發出稿件自動回復函,投稿2~3個月后作者可通過電子郵件查尋審理結果,3個月后若未收到本刊修改意見或其它相關錄用通知,作者有權將該論文另投它刊。稿件錄用后,本刊以修改后定稿為準,嚴禁頻繁改動。稿件接受后將于6~12個月內刊出,發表后贈送樣刊2冊。編輯部對采用的稿件可作必要的文字加工、技術處理和內容刪節。
6、文責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兩投。作者來稿發表后,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其編輯版權歸本刊所有。編輯部有權將其編輯的刊物制成光盤版或被其正式出版的光盤版收錄,對此作者如不同意應在投稿時向本刊聲明,否則視為同意。
水土保持學報雜志簡介
《水土保持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7年創刊,國內刊號為61-1362/TV,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水土保持學報》主要刊登有關水土保持與土壤侵蝕方面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高新技術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創新性最新科研論文,優先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73”和“863”計劃等。
水土保持學報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水土保持學報參考文獻
雨強和坡度對嵌套礫石紅壤坡面產流產沙的影響
采用人工模擬降雨的方法研究了嵌套礫石紅壤坡面的產流產沙特征,分析了雨強(60,120mm/h)和坡度(10°,15°,20°,25°)條件下嵌套礫石和無礫石紅壤坡面的產流和產沙過程差異。結果表明:(1)產流開始時間T_(嵌套礫石)〈T無碩石,60mm/h雨強條件下嵌套礫石較無礫石坡面在10°,15°,20°,25°坡度分別延遲4.20,2.95,2.23,1.03min;(2)...
荒漠草原不同土壤類型水分入滲特征
為了研究荒漠草原不同土壤類型對降水的響應過程,在寧夏鹽池縣皖記溝村選取分布較廣的灰鈣土、風沙土和基巖風化殘積土為研究對象,采用雙環法測定其入滲過程,分析并比較三者的入滲特征,利用模型擬合土壤入滲過程。結果表明:研究區內3種類型土壤入滲過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0~5min入滲速率急劇下降階段,5~10min入滲速率逐漸變緩并趨于穩定及30min...
解凍期坡面降雨入滲特征及模擬試驗研究
通過室內人工模擬降雨試驗和水量平衡方法,研究解凍期坡面降雨入滲規律。試驗處理包括4個初始解凍深度(0,2,4,6cm)和3個降雨強度(0.6,0.9,1.2mm/min)。結果表明:(1)在坡面的降雨入滲過程中,隨降雨歷時的延長,入滲率呈由高到低的變化,波動性明顯;(2)坡面初始入滲率受降雨強度的影響較大,0.9,1.2mm/min雨強下的初始入滲率顯著大于0.6mm/m...
黃土區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數試驗研究
阻力系數是坡面流水動力學參數之一,是反映坡面流水力學特性的重要特征值。通過室內人工模擬降雨試驗,研究了不同雨強(0.7,1.0,1.5,2.0,2.5mm/min)和坡度(7°,10°,15°,20°,25°)下,黃土區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數隨雨強和坡度的變化特征。結果表明:(1)不同雨強和坡度下,草地坡面片流阻力系數隨降雨歷時的變化均呈先波動減小,后逐漸趨于穩定的...
急陡黃土坡面土壤剝蝕率變化的水動力學機制研究
為探明模擬降雨條件下急陡黃土坡面侵蝕產沙的水動力學特征,采用室內模擬降雨的方法研究了6個坡度(25°,30°,35°,40°,45°,50°)和3個雨強(1.0,1.5,2.0mm/min)組合條件下急陡黃土坡面土壤剝蝕率變化規律以及土壤剝蝕率與各水動力學參數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同坡度下土壤剝蝕率隨雨強的增加而增大,相同雨強下坡度對土壤剝蝕率的影響存在臨界效...
熱門評論
這個期刊太給力了!速度好快!投了一篇很快就返回了結果,進行了修改,就給錄用通知。而在這個期刊上投的稿件,從投稿到錄的這段時間不是很長!
從投稿到錄用不到2個月,編輯人真的特別nice,很耐心,直接說已錄用,就等著發表了。總體來說這個雜志容易中,比較適合碩士研究生。希望能幫到后邊的朋友!
第一次投《水土保持學報》,經過一個星期會左右回來,是退改再審,給的評論是論文選題尚可,但需要修改文章中的論述。 5月29號重新提交了,前兩天看狀態是復審,今天看是復審已審回,但是沒有給任何通知。
審稿速度在國內期刊算是快的了,大約一個月有消息,編輯效率很高,運氣比較好,碰到的審稿人效率也很高,當時有幾個很明顯的錯誤,被提出來了,修改后重審。總體非常滿意,推薦投稿!
很好的雜志,贊一個!主編和責任編輯對工作十分負責,審稿人意見專業且誠懇,外審專家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受益匪淺!總體看來是非常不錯的,希望越來越好!
第一次投稿,審了兩個月被拒了,確實那篇論文自己寫的不好,后來這篇重新找的idea寫的,總的來說這次感覺運氣特別好,3個月錄用,水土保持學報對稿件寫作要求比較高,老牌好雜志,見刊速度也是相當的快,非常完美的一次投稿經歷。
覺得第一次接受后,第二次就容易接受很多,論文要求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表達能力,個人感覺水土保持學報水平都很不錯,只是版面費稍貴,對了,編輯很不錯,負責任。
整體質量感覺蠻好的,就是期刊的要求確實高,改了無數遍,不過編輯非常的敬業,態度也很好,審稿人的建議也很專業,審稿效率高,專家意見中肯,直擊主題。
該期刊不知道怎么評論,只有郵箱投稿,前兩天問了下我的稿件進展狀況,說已經錄用了,版面費很貴啊,跟EI都差不多了,我的篇幅也不多,6頁而已。哎,我在考慮要不要,期刊不怎樣,版面費還這么高,郁悶。
水土保持學報的審稿周期還是挺快的,非常規范。編輯老師比較負責,審的比較細致,可以得到很多受益的意見。外審老師也是相當不錯,對文章的方向理解很透徹,非常尊重作者。是一個不錯的雜志。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