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投稿地址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詳細信息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投稿要求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投稿須知:文稿要求
1、《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2、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3、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4、《自動化與儀器儀表》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5、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6、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7、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簡介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50-1066/T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的特點是學術水平高、實用性強、覆蓋面寬、發行量大、廣告效果好。據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館藏期刊借閱統計表明,她是最受讀者喜愛的刊物之一。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參考文獻
一種高精度低頻高壓源的設計
針對傳統模擬分立元件設計電壓源具有參數準確度低,功耗大,電路規模大,不便于實際使用等特點,同時用于低頻信號輸出時,其需要RC值很大,大電阻、大電容在制造上很困難,參數準確度難以保證,而且體積大,漏電損耗也大,加上傳統的模擬移相(如:阻容移相、變壓器移相等)以及變壓器在低頻段磁芯巨大不易使用等不足,提出了數字波形合成加模擬高壓放大電路...
基于LM3108K的交流電動機堵轉監控實驗系統設計
本設計針對實驗室環境下,對小功率三相交流電動機堵轉故障的檢測和控制保護,提出了以和利時LM小型PLC LM3108K為核心的監控實驗系統。該實驗系統能夠對小功率三相交流電動機的三相工作電流進行直接檢測并結合8位LED顯示模塊提供參數顯示。該實驗系統采用磁粉制動器作為可調加載器模擬電機堵轉故障環境。在模擬堵轉發生時,由LM3108K控制小功率三...
基于嵌入式Web的室內空氣質量遠程監測系統
針對室內空氣質量遠程監測的需求,設計了基于S5PV210處理器、linux操作系統和嵌入式Web的室內空氣質量遠程監測及調節系統。首先編寫溫濕度傳感器和顆粒物濃度傳感器驅動程序,為室內空氣質量數據采集提供接口;然后移植嵌入式Web服務器Boa,實現空氣質量數據;最后編寫CGI程序實現Web頁面與數據采集設備的交互,實現了實時遠程監測室內環境空氣質量...
基于飛行器的環境監測系統設計
為了實時監測不同地點環境的變化信息,本文設計了一套基于STC15F2K60S2單片機的利用飛行器進行環境監測的系統。該系統主要依靠裝有GPRS、GPS模塊的飛行器,利用搭載在飛行器上的多個功能各異的傳感器,實現對不同地點的實時監測,并將當前環境的各項數據反饋到云端平臺或手機APP。相較于傳統的環境監測站而言,它具有靈活性高、適應性強、運行穩定...
多目視覺定向天線位姿測量
定向天線指向精度直接影響通信效果。為了確保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飛行器與地面控制中心間的可靠通信,需要測試定向天線指向精度。通過測量定向天線在運動過程中的位姿變化,可以獲得定向天線實時指向,從而驗證指向精度。本文針對定向天線位姿精密測量需求,研究了一種多目視覺的位姿測量方法。在多個位置布置視覺傳感器,識別布置在定向天線上的...
熱門評論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效率很高的雜志,自己出差半個月中間耽擱了些時間。不過終究是很快的。而且編輯工作認真負責,很有耐心,有問題會打電話,贊一個!強烈推薦!
投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這個期刊還是不錯的,速度快,編輯負責。審稿速度算很快的,審稿人意見也很中肯。其次,該期刊要求比較高,對格式要求嚴格,好期刊!推薦!
投的稿件從投稿到刊出不到3個月的時間,感覺很快,但是投的第二篇5天就被拒了。呵呵還是新穎性不夠啊,這個雜志挺好的...
我感覺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比較注重兩方面:如果是學術性的則要求研究內容一般應該比較前沿和新穎,網上投稿 編輯態度很好 修改意見很詳細且比較準確。編輯老師很nice,很負責。
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應該說從投稿到審稿,整個過程是比較合理的,一般在1個月左右都能完成審核。這個雜志主編非常好,每個階段都會用郵件通知本人狀況,該雜志在領域是非常好的雜志,關注度非常高,支持該雜志的發展。
6月8號投的稿,10號收到審稿通知郵寄審稿費,14號網站公布,7月15號收到錄用通知,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審稿看得很仔細,意見很細致,投稿前要仔細檢查,避免小錯誤。
我第二篇論文投自動化與儀器儀表雜志,總體還是比較滿意,雜志社服務比較好,審稿比較快,1個月給結果,審稿結果對格式比較看重,摘要和引言也需要寫的好些,這個雜志聽說挺不好中的,其他幾個同學都被拒了,如果被拒的話一般一個月就會給結果。不錯!
修改后錄用,投這個期刊要點耐心,不到2個月會給結果,稿件只要質量好,評價很正面,接受也很容易,電話挺好打通的,我屢試不爽,而且編輯部工作人員態度也好,聲音也甜! 等著交審稿費呢!……希望不要太貴! 因為篇幅限制6頁,正刊發表,嘻嘻嘻! 今天把修改稿寄過去了……也祝大家好運!
6月13日投稿,編輯部06-14收稿,編輯部06-25完成初審,開始外審,其中一個外審專家07-09完成外審,另外一個拖到07-24完成外審,編輯部及時返回意見,退修后復審,于7月29日提交修改后論文,在編輯部呆了20多天,08-22提交外審專家,外審專家于08-23日返回,但之后信息一直沒有修改,期間打電話詢問編輯部,編輯部一直說,編輯需要整理外審專家意見請耐心等待,直到9月4日打電話咨詢,這種狀態默認為擬接收,還算順利。
投稿網的書刊,便宜實惠。全部都是嶄新的,這樣的價格買到全新的雜志實在太棒啦!挺好的~物流也還是很快。推薦推薦!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