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詳細信息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
Chinese Journal of Hygiene Rescue(Electronic Edition)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投稿要求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投稿須知:
1、《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文稿應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實用性。文稿應資料真實、數據準確、論點鮮明、結構嚴謹、文字精煉。論著性文章4000字左右(包括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等不超過1500字。
2、《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來稿請附作者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注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并加蓋公章。
3、來稿要求字跡清楚、標點準確, 雙倍行距。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斜體字等均應注明。請自留底稿,本刊不退還原稿(圖片除外);若需退還原稿,請在投稿時聲明。
4、投稿時務請另頁附注題名、所有作者、作者單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號碼和E-mail等信息;標明正文字數,并請附200字以內的第一作者簡要文字介紹和一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可附于文末一起發來)。
5、本雜志特別歡迎正式批準的基金項目論文、獲科技進步獎論文、發明專利或實用專利有關論文,來稿時請附有關復印件。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簡介
本站主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官方網站。辦理其他業務請直接聯系雜志社。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自2015年創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學術雙月刊,CN:11-9361/R,ISSN:2095-9133。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主要交流該領域的最新發展與實時熱點問題。
中華醫學會《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經國家新聞廣電總局正式批準出版發行,主管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單位為中華醫學會,出版單位為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有責任公司。是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之一。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全國首份衛生應急醫學期刊,為廣大衛生應急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術交流平臺。本刊實現傳統紙質出版物與電子媒體的結合,除具有傳統媒體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不僅可以傳遞文字信息和圖形信息,還可以傳遞語音、視頻,使出版物傳播信息功能達到新高度。本刊編委會由王正國、吳孟超、盛志勇、邱貴興、程天民、陳冀勝、顧玉東、付小兵、鐘世鎮、邱貴興等十幾位院士與0la教授、曾光等國內國際一流的知名專家和百名各大醫院的主任、中青年骨干醫師組成。總編輯由我國狹窄空間醫學與載人航天航天員醫療保障及救護項目奠基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衛生應急學專委會主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會主委、中國急救醫學產業園研發中心首席專家、中國-瑞典運動神經元病國際合作研究中心首席專家、解放軍306醫院專家組專家岳茂興教授擔任。副主編由曹佳、邱海波、崔彥、陰赪宏、夏錫儀、李奇林等教授擔任。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參考文獻
骨髓腔輸液結合深靜脈置管在急診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中的應用
目的探討骨髓腔快速補液結合深靜脈置管在搶救急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及燒傷整形科就診的127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資料,其中男性79例,女性48例;年齡5~81歲,平均(37.4±5.6)歲。所有患者均在就診后的第一時間快速建立骨髓腔輸液通道進行快速擴容補液,再根據...
患者院外轉運服務規范專家共識(2018)
一、概述救護車院外轉運服務,是指醫療機構為滿足患者轉院、轉診和出院等的需要,提供相應的醫護團隊、救護車和醫療設備,將患者從一個醫療機構轉運到另一個醫療機構或者其他目的地的一項特殊醫療服務。
熱門評論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工作效率神速!這是我投的第一篇論文,真的感覺這次屬于幸運的,真的是一片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論文。個人感覺只要文章有創新、有內容、實驗數據具體 可以一試。
審稿速度快,編輯很nice。投稿一周后送外審,交了評審費,評審三周后退修,第二天修回,一周后接收。總計時間投稿到退修四周,投稿到接收5周。
因為是第一次投稿,這個雜志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投的。如果各位朋友們的文章研究內容比較切合該刊的方向,不妨試一試投稿。需要注意的是盡量注意自己論文的題目和格式,盡量按照模板寫,給初審編輯一個好的印象。通過初審后有了外審機會的話,就有極大的幾率會被接收。
該期刊的審稿人相當不錯,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寫這類文章,文章難免有些差錯,審稿人都耐心指出,文章有創新就比較好中,改了三次,最后終于錄用了,期望該期刊越來越好。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處理到時挺快,到時間就給意見,就退稿,打電話質問,說是審稿意見很模糊,就說的“稿件學術深度不夠,欲與退稿”,就賺審稿費了,等著思去吧。
3月底投稿,審查一次,修改后投出去,5月初給的一審大修,兩個審稿人,一個小修,一個提了個麻煩的問題,說文章應當更加簡明扼要,所以又找了別人修改語言,5月22號投出去修改稿,5月27號接受。
總體期刊水平還行,主要還是論文質量把關比較緊,把投兩篇的經驗給他講下,希望有用,一起努力吧……
第一次投稿,交了加急審稿費,本來應該是20天給結果的。現在都快2個月了依然是加急審稿,請問下這種情況下要不要發個郵件問下雜志社?他們是不是忘了我的稿子了?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審稿速度挺快,從投了這個雜志到收錄,前后總共花了1個多月的時間,審稿人給的意見比較中肯,也非常到位。都是小修且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是我的第一篇,慶幸加高興。推薦.
中華衛生應急電子的效率真的很高!審稿人非常負責人,給的審稿意見也很專業,主要毛病一眼看穿,編輯處理也非常及時、很細心,支持一下!推薦投稿!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