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導刊詳細信息
證券導刊
Securities Guide
證券導刊雜志簡介
《證券導刊》自1998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4358/F,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證券導刊》依托匯集國內70多家專業研究機構和1600多位一線分析師的專業平臺,提供研究分析報告,把握最新經濟局勢,提供有價值的行業數據,發掘潛在投資機會,追蹤國內機構對上市公司股票的預測與評級。
《證券導刊》雜志現已停刊,具體復刊時間以雜志社消息為準。
說明:該雜志未出現在近期新聞出版總署目錄內,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
證券導刊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證券導刊參考文獻
券商后牛市“中考”:自營盤成“地雷”?
俗語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證券市場也不例外。2015年上半年,受益牛市環境,券商自營盤得以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券商的中報中,自營業務成為繼經紀業務后第二高收入板塊。然而,曾經的光輝也難掩券商自營盤后市的隱憂。6月中旬起,股市行情急轉直下,券商自營盤雖有所應對,但一方面大環境不濟,另一方面又受制于監管救市政策對券商...
全球暴跌 危機重返?
該來的還是來了。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全球股市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黑暗的一周。一個全新的詞匯在資本市場傳播:capitulation,翻譯成中文叫“投降式拋售”。這種“不做任何抵抗,連就地臥倒裝死的敷衍動作都懶得做的直接繳械投降”,有點像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但更多的觀點認為像1997年~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國務院印發養老金投資辦法萬億元資金集結進場
8月23日,國務院對外公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已于8月17日正式印發并實施。與征求意見稿相比較,養老基金各類資產投資比例未變,其中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
證金公司不會退出 已向匯金轉讓股票
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昨日的新聞會上表示,今后若干年,證金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但一般不入市操作,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
熱門評論
證券導刊雜志編輯非常負責,我改了2次,問題并不是很多,但很精細,這體現出編輯嚴謹的態度。9月投,10月錄用,相當快!!讓你修改,對于錄用希望就很大,希望大家不要輕易放棄,加油!
該刊的雜志是一本享譽全球的證券導刊經典教科書。該雜志簡明的內容、貼近生活和時代的案例,以及生動、詼諧的語言風格,都是其他雜志所不能具其一的。
初審2天通過,第1個外審專家3天就審完了,意見還可以,經主編審定后,又送第二個專家外審,1個月多一點也返回意見了。又經主編審定后,修改后復審,就給錄用了。證券導刊審稿還是挺快的,編輯部的工作效率也很高,發郵件聯系很快就會回復。
普遍半,發稿那得一了。發稿慢的原因應該是稿件多。審稿慢的原因就多元化了,編輯對文章是否發表從不主動決定,會一遍一遍返回審稿人。
審稿速度比較快,投稿半個月內基本就收到了回信。編輯部老師特別友善,稿件修改過程也非常認真細致,是難得一見的好編輯,文中值得商榷的內容編輯一直發郵件和本人商量。
整體來說這個雜志很好,編輯態度很好,處理速度,也很快。比較悲劇的中間的退修的時候,原來的審稿人可能拒審,過了日期了,還沒消息。問了一下編輯,編輯給換了一個審稿人,這耽誤了半個月。
10月15日投稿,10月28號外審修改,11月5號確定錄用。效率還是可以的。審稿意見中肯,注重創新與工作量,審稿周期適中,編輯態度好。
該刊審稿速度還可以大概在一個月左右,編輯很認真,中間修改了三次,關于段落調整、刪除,格式、用語以及用于版面的調整,排版之前還有另外一個編輯關于幾個錯別字造成語句不通順和我溝通了,很好的期刊。
證券導刊雜志速度還比較快,審稿人很認真,很專業,提了很多細節問題,還提了3個比較深入的問題。編輯的人很好,和他交流了很多次,每次都給了很積極肯定的建議。個人覺得投稿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回答審稿人問題,要細心檢查格式問題,這樣就比較容易中。
證券導刊的處理速度還是挺快的,個人感覺雜志的編輯還是挺負責任,對排版什么要求很細致,意見很中肯。當然,多引幾篇該雜志的論文會很大程度上提高被接收錄用的機率。很不錯的雜志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