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子科技投稿地址
種子科技詳細信息
種子科技
Seed Science & Technology
種子科技投稿要求
種子科技雜志投稿須知:
1、《種子科技》文章題目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以不超過20個字為宜、回避生僻字、符號、公式和縮略語。
2、《種子科技》文章每篇須附100~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8個關鍵詞。
3、《種子科技》正文:正文應另起一頁,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左頂格,不同層次的數字用“.”隔開,末位數字后不加標點,空一格排文字。
4、參考文獻:凡屬《問題探討》、《實驗研究》、《專題綜述》、《成果開發》欄目的文章可在正文后列出主要參考文獻(一般不宜超過10篇),采用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如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其中,主要責任者(即作者)在三人以內的必須全部錄出,超過三人的,在第三作者后用“等”字代替。
5、基金項目:凡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
6、文章須附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和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XX省XX縣人),學歷,學位,技術職稱或職務,從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
種子科技雜志簡介
本站要從事期刊訂閱及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并非《種子科技》雜志官方網站。辦理業務請聯系雜志社。
《種子科技》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3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4-1160/S,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種子科技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種子科技參考文獻
玉米增產防病控旺套餐配方篩選初探
近年來,為了防止玉米倒伏,應對生長期間的不良天氣影響,在玉米生產中開始使用增產防病控旺套餐,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由于配方不同,效果差異顯著。試驗旨在探索玉米增產防病控旺套餐配方對玉米的防病增產作用,以供參考。
不同播期對吉錦大白菜生長發育及產量的影響
為了確定春播大白菜品種“吉錦”在濰坊市高密及周邊地區的適宜播期,對不同播期吉錦大白菜的生長發育狀況和產量進行了研究。試驗結果表明,采用露地覆膜直播的方式,3月17日播種的吉錦生育期適中、經濟性狀好、產量高。
植物生理生態學研究與展望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植物的生長和生存極其重視,不斷加快了對植物生理生態學的研究步伐。這一研究不僅可以有效促進植物的生長,同時對森林、草原等更多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管理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此做了深入分析,希望通過植物生理生態學研究,可以使自然環境和水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進而為人們營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
荃銀欣隆種業企業水稻聯合體2018年一季晚稻新品種區域試驗總結
為了鑒定評價荃銀欣隆種業企業水稻聯合體成員單位新選育的水稻新品種(組合)的豐產性、穩產性、適應性、抗逆性、一致性、品質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現,為國家水稻品種審定提供科學依據,2018年,寧都縣石上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承擔了荃銀欣隆種業企業水稻聯合體2018年一季晚稻新品種區域試驗,對試驗情況進行了總結。
拔節期干旱對夏玉米的影響研究
為了探究連續干旱及復水對夏玉米生長發育及光合特性的影響,采用測坑試驗,以“登海605”為試驗材料,在拔節期進行連續干旱及復水處理,分別測量了夏玉米拔節期干旱處理期間以及復水后玉米生長發育和光合參數的變化。試驗表明,在拔節期,干旱處理顯著降低了玉米株高、單株總葉面積以及凈光合速率(Pn),且隨著脅迫時間增加,影響呈增大趨勢。在復水后...
熱門評論
投稿過兩次,全被拒了。第一篇的原因是不適合,但是我眼看著別人在上面發了;第二篇是一篇綜述,理由是題目太大,我也是看著別人用類似的題目發表的了。只能說我運氣太差,以后肯定不投稿這個雜志了。
種子科技雜志審稿很快,一般都是2個月內有結果,專家、編輯都很認真,很小的錯誤都會幫你找出來,對格式要求很高。好評!以后有需要的話還會再來的,很負責!!
審稿周期大約1個月。其中一篇審稿人提出少量意見,回復后當天就接收了。另一篇,審稿人提了3個問題,回復后20天才接收。這期間真是捏了一把汗。
真的特別快!投稿到錄用34天。很棒的雜志。審稿人認真負責,提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出版要10個月后,不知道如果開錄用證明的話出版的時間會不會再往后推。
書自有內涵,好好品味、學習,助益人生,投稿網上的書刊感覺多數都是大師作,好多作者都是領域的牛人,由此不得不佩服投稿網的專業,反正值得推薦購買
2個月的審稿周期,還算是快的,種子科技雜志審稿人很仔細,很小的格式錯誤都給你指出,只是退修后補數據用了一個月,再把修改稿返回,2個小時就錄用了,錄用后還發郵件讓修改了2次,總算是大功告成,12月22號錄用,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出版。
雖然被拒稿,但是審稿專家的水平比較高,專家的審稿意見詳細中肯,有見解性。種子科技雜志社也很負責,審理的流程是公開透明的。還是很正規嚴謹的!
審稿費交了快6個月了,系統還顯示沒收到,打電話基本沒什么效果,不知道會不會最后不外審就直接退稿了,哎,這次太悲催了,難道是因為本人名氣不夠,總之效率太差
雜志論文經過1個月的周期終于被錄用了,種子科技雜志編輯很負責,反復修改了3、4次,格式修改的效率很快,基本很快就回復,很不錯,值得投稿,希望雜志更上一層樓。
種子科技雜志注重前沿性、指導性、創新性和實用性。強調論文的科技創新、經驗傳播和知識引領。每期我們都看,可以了解多方面的知識,很不錯。雜志收到的時候包裝完整,雜志邊邊角角都包裹的不錯,沒有磕碰窩角,印刷精美,很好。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