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不適合飼養蝸牛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4-04-04 10:00:03
中國圓田螺,俗稱蝸牛,具有殼薄、體大、肉多、鮮香、營養豐富等優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蝸牛本身不僅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還含有牲畜、家禽和魚類喜愛的動物飼料,也是人們保健的優質食品。每100克蝸牛肉含有18.2克蛋白質、0.6克脂肪、磷、鐵、鈣等元素。蝸牛分布廣泛,多分布在溝渠、港口、池塘、湖泊、稻田等地。蝸牛是一種雜食性生物,以吸收水中微生物或水深植物的幼莖和葉為生。它也可以在人工池塘中繁殖,稻田也可以用來混合蝸牛。
1.蝸牛的特性。
1.1種類
蝸牛有很多種,包括蝸牛、長蝸牛、旋原蝸牛等,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例如,近年來,為了重點培育100億元的蝸牛粉產業,廣西鹿寨縣長期開展蝸牛養殖,大力發展蝸牛養殖業,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
1.2習性
蝸牛一年四季都喜歡棲息在誘餌豐富、溫度合適、土壤肥沃的水此,可以看出蝸牛本身對溫度和土壤質量有很高的要求。一般來說,蝸牛喜歡在20~30℃的水溫下生活。當蝸牛低于18℃時,蝸牛會冬眠。當它高于30℃時,蝸牛會自動鉆入土壤以避免高溫。無論水溫如何,蝸牛都會以適當的方式生存。
2.養殖要求。
2.1對養殖場的要求。
蝸牛生命力強,對農場要求不嚴格。在農村地區,有許多環境可以繁殖,如溝渠、水田、澤地、稻田、魚塘等地方。為了實現商業生產,稻田養殖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用,從而最大限度地為農民提供利益,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確保蝸牛達到高產的目的。田間選擇相對豐富的腐殖質基質,采取措施控制水質和水溫,豐富飼料來源。
2.2田螺對水中溶解氧的要求。
水中溶解氧量大于3.5mg/升,小于1.5mg/升時,蝸牛會死亡。綠魚、草魚、鰱魚、大頭魚(俗稱四大家魚)對水溶解氧的要求在3.0mg/升以上,2.0mg/升時浮頭,1.0mg/升時死亡。四大家魚會根據水中是否缺氧來判斷什么時候游出水面吞下空氣中的氧氣,蝸牛沒有這種能力,所以一定要定期檢測水中的氧氣是否充足,避免蝸牛死亡。
3.田螺綜合養殖技術。
3.1田螺繁殖。
3.1.1種螺應首選螺色清淡、殼厚適中、體圓、耳螺殼完整、無損傷。最好張合有力螺(螺口片蓋),規格為60~80/kg。種螺不宜貪大求老,粗糙、黑色、有藻類的種螺不宜養殖。第一次種螺的密度不宜過大,應為110~150kg/畝。經驗豐富后,密度可根據常年流量、技術水平等原因提高到200kg/畝以上。
3.2養殖管理。
3.2.1水質控制?大多數情況下,蝸牛生活在低pH水中,這是由于這種水條件會導致蝸牛感染細菌和潰瘍病,主要原因是水適合粘細菌的繁殖,定期檢測水,需要多次少量的生石灰來調節水質。
3.2.2在自然環境中?蝸牛在自然環境中有許多敵對生物,如鴨、鳥、水蛭、蜈蚣、纖毛蟲和紅蟲。蝸牛也是蛇、老鼠、鳥優質敵對生物的食物來源。水腫昆蟲(蜈蚣)、福壽螺等,會掠奪蝸牛的營養,爭奪其生存空間,導致蝸牛無法正常生長。需要大面積防治敵對生物侵權,避免養殖失敗或蝸牛存活率低。
3.3越冬管理。
冬季水溫較低,會比正常溫度下降8~9℃,蝸牛會冬眠。雖然蝸牛在越冬期間不吃東西,但水產養殖池必須始終保持10~15厘米的水深,并在3~4天內交換一次水,以保持足夠的氧含量。自來水不適合飼養蝸牛。如果沒有其他水源,用自來水飼養,但前提是在使用前必須儲存在池中超過2天。同時,還需要防止貓、老鼠和其他天敵對蝸牛造成傷害。
4.收獲與運輸。
上述上述育種管理,直到仔螺質量超過10克,其肉質細膩、肥美,最受歡迎,可分批采集、捕獲和銷售。每年6月初、8月中旬和9月下旬,這段時間是蝸牛懷孕和分娩的時期,禁止所有的捕獲和銷售行為。采集蝸牛時,可遵循大、小、批量上市的原則,選擇性捕撈不僅為未來的生產留下種子,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護自然環境,并采用自然方法進行補充。夏季和秋季在早上和晚上,在岸邊或水中放置竹竿,撿起草。冬天和春天可以在陽光明媚的中午撿起來。蝸牛的運輸也很方便,可以用普通的桶、竹婁或編織袋包裝。避免在運輸過程中暴露在陽光下,保持蝸牛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