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0-21 09:59:59
引言
以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因特網為代表的全球信息化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1]企業要參與新世紀的市場競爭,必須挖掘內部效率潛力,規范管理,外部客戶需求變化越來越快,都需要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來協助企業管理和決策,因此開發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1.合理化管理制度。
建立輔助管理信息系統,將信息處理從分散處理轉變為集中處理,將分散管理轉變為集中管理,不僅發揮信息的綜合利用,而且提高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使管理者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
科學化管理方法。
建立輔助管理系統后,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計算能力的特點,利用數學模型定量分析企業的管理活動。[2]一方面,它可以提高管理感覺的準確性,避免決策的主觀隨機性。另一方面,它可以加強預測功能,使管理者的工作從粗到細,從被動到主動。
3.加強企業管理的基層工作。
輔助管理體系對基礎工作有非常嚴格的要求,沒有合理的管理體系,健全的規章制度,科學的管理方法,完整準確的原始數據。
4.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和管理水平。
建立輔助管理體系后,管理人員可以擺脫繁瑣重復的工作,進行調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
在開發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主要失敗的原因是:誤解,不能正確理解系統開發的重要性,片面觀點;管理不善導致系統開發周期延長,資金超支,質量無法保證;缺乏良好的總體規劃[3]。
因此,輔助管理系統的開發應遵循一定的原則[4]:領導者原則;優化創新原則;適用性和先進性原則;信息工程原則;用戶原則。
系統開發應注意運行環境的選擇:在企業計算機網絡支持環境建設中,應選擇硬件設備、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網絡計算模式等。[5]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使整個系統具有先進、實用、可靠、開發和可擴展性。所選內容主要包括:
4.1網絡主要硬件設備的選擇,主要設備包括:①服務器②網絡關鍵設備。
4.2網絡計算模式,在網絡環境中,共享資源的范圍和共享資源的方式有兩種:等級資源共享計算模式和客戶/服務器計算模式。
4.3在選擇網絡操作系統時,應考慮硬件無關性、橋接能力、支持多服務器、支持多用戶、訪問安全控制、網絡管理、用戶界面、支持多協議等因素。目前廣泛使用的網絡操作系統主要有:Netware、UNIX、WindowsNT、LINUX等。
4.4數據庫管理系統的選擇可以將網絡環境中運行的數據庫分為多用戶數據庫和分布式數據庫。
系統開發的常用方法有:結構化方法(面向過程的方法)、信息建模方法(面向數據的方法)和面向對象的方法。[6]結構化方法是從業務流程或功能的角度建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信息建模方法是從數據或信息的角度建立兩者之間的對應關系;面向對象的方法是將過程與數據包裝在一起,并將其視為整體對象。
下一步是總體規劃:是系統開發成功的基礎,是整個系統開發的綱領,是籌集資金的基礎,是開發項目建立的基礎。主要內容包括:初步調查、分析和評價、目標、規模、主要問題、功能結構、約束、制定初步實現計劃、可行性分析、確定項目開發順序、開發方法、制定新系統開發初步計劃。
規劃系統總體結構后,進行系統需求和邏輯功能分析。主要任務包括:對當前系統的詳細調查;對當前系統的分析和評價;建立新系統的邏輯模型;撰寫系統分析說明。
下一步是系統設計實施階段:系統設計是根據系統分析階段提出的新系統邏輯模型,建立新系統的物理模型,也稱為物理設計。系統設計的主要目標是:工作效率、可靠性、工作質量、可變性和經濟性。系統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設計。模塊設計原則:塊間耦合程度應盡可能低;塊內凝聚力應盡可能高;啟發規則。
最后是新系統設計模型的具體實現。在這個階段,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最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必須加強組織和領導,使整個系統有組織、有計劃、有序地實現工作。主要任務包括:軟件的編制和調試、數據的輸入和組裝、工作環境的準備、人員培訓、系統描述性文檔的編寫、系統的總調試和切換。系統調試需要掌握專業的軟件測試方法,主要是軟件的正確性驗證,其方法一般包括理論和實驗方法。理論方法是軟件正確性的證明,是用數學方法來證明軟件的正確性。實驗方法還可分為動態測試(黑盒法和白盒法)和靜態測試法(包括桌前檢查、代碼審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