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了解期貨市場的核心行為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0-17 10:00:03
中國構筑防火墻的思考。
1.認識問題。
我們應該充分關注潛在的通貨緊縮。金融海嘯的直接原因是去杠桿化。去杠桿化過程使全球流動性過剩突然轉變為流動性緊縮,資金涌入更安全的領域,實體經濟流動性不足。信貸緊縮極大地抑制了整體經濟活動,因為沒有信貸增長意味著沒有經濟增長。隨著主要工業國家的信貸緊縮,短期信貸基金也紛紛退出新興市場。目前,全球去杠桿化過程尚未完成,早期通貨膨脹使信貸危機尚未演變為通貨緊縮,但下一階段可能是實體經濟萎縮和通貨緊縮,企業虧損無法償還債務,融資需求下降,進而影響商業銀行貸款的質量和利潤。更極端的是流動性陷阱。當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時,利率需求的彈性將變得無窮無盡。無論人們儲存了多少錢,這種刺激都會失效。目前,不能完全排除主要經濟體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危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化。目前,金融動蕩影響了實體經濟,美元持續升值加劇了通貨緊縮壓力,全球經濟周期性放緩(根本原因是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尚未發生),美國面臨著發展模式轉型的痛苦時期(通用汽車等傳統制造巨頭面臨著類似于20世紀90年代末中國國有企業的困境,更加嚴重),全球聯合降息,注入流動性,提供信用擔保等措施意味著政府正在啟動再通貨膨脹過程,以抵御信貸緊縮和流動性不足。中國政府放松了控制,刺激國內需求的做法也反映了一種敏銳的相機選擇和靈活性。雖然各國都在拯救市場,但經濟變化和市場波動都有自己的節奏,任何人為因素都無法改變節奏。中國不需要建立一個固定的來源。充分了解期貨市場的核心行為。金融創新的程度應該是,只要金融產品和市場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應該得到大力發展。大宗商品強大的金融屬性導致的實體經濟越來越多的異常現象,表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已轉向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巨大風險和挑戰。與此同時,它也表明,中國期貨市場的主要發展機遇期已悄然到來。與衍生品市場高度發達的美國相反,期貨市場在中國并不為公眾所熟知。一些人仍然片面強調期貨市場的風險,但事實上,期貨市場的貢獻遠遠大于風險。全國期貨市場只有數十億元的交易保證金,但這幾十億元的宏觀價值遠遠大于普通行業同規模資金的價值。隨著期貨市場的發展和功能的充分發揮,它將做出更大的貢獻。一個健康的期貨市場產品-價格,就像天氣預報一樣,有很多人參與其形成的過程評評估期貨市場時,看到風險沒有貢獻是一個非常有害的觀點。我們必須高度了解期貨市場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期貨市場風險與貢獻的關系,了解期貨市場與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體系建設的復雜聯系,把握期貨市場風險控制的本質,進一步提高新金融形勢下政府的價格控制藝術和水平,促進中國期貨市場的良好快速發展。
2.價格管制。
首先,實施價格宏觀調控,充分穩定大宗商品價格。這一輪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產生了大量的中小企業。目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確保就業是一項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然而,中小企業承受價格波動的能力最弱。由于缺乏有效利用風險管理工具對沖的能力和條件,當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價格波動充滿不確定性時,應對方式只能是生產緊縮行為,可能導致經濟嚴重衰退。因此,首要任務是全面穩定大宗商品(生產數據)的價格,努力消除市場恐慌,抑制非理性交易行為,為中國實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價格環境。第二,我們應該更好地發揮國家儲備的作用。如何利用外匯儲備來短缺的大宗商品中增值,建立龐大的外匯儲備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利用國際市場大幅波動的時機,利用外匯儲備在現貨和期貨市場購買價格明顯低于生產成本的戰略資源,重點加快原油等戰略儲備庫建設進程。只有建立強大的國家儲備,才能有計劃地控制過度依賴進口的大宗商品,有效地遏制漲跌。中國是能源消耗增量最大的國家,長期以來高度依賴進口原油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在考慮建立與國際油價相結合的成品油價格機制時,我們應該特別謹慎。第三,取消部分大宗商品的出口關稅。自2007年以來,中國對糧食出口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今年,中國糧食取得了創紀錄的豐收。取消糧食和產品的出口關稅,緩解玉米和粳米的國內供應壓力。電解鋁等工業產品的出口關稅也應逐步取消。第四,我們應該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根據競選聲明,奧巴馬將采取貿易保護主義,限制進口,以保護制造業工人的就業機會。為此,我們應該關注影響大宗商品價格的外匯市場博弈的演變。目前,中國已成熟,以刺激出口,打破人民幣升值預期為主要目的,啟動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反向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