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阮籍《詠懷》本意索隱的基本類型與詮釋特征--兼談文學史研究中本意詮釋的方法與意義
摘要:本意索隱系本意詮釋之一種,以通過重建文本歷史語境等手段破解“文外意”為目的。阮籍《詠懷》本意索隱可分四種類型,索隱者分別考察其所認定的比興、廋語、典故及全篇整體情境之真實所指。他們往往認為文外意具有實在性、唯一性,并以有關作者、文本、史料的排他式預設為起點展開論證。其結論不無參考價值,但亦獨斷地排斥《詠懷》本意詮釋之其他可能。阮籍《詠懷》本意索隱詮釋特征的形成,與以意逆志、經學比興觀等傳統理念之影響密不可分,亦與詮釋者表達特定價值理想之目的相關。經辨析可知,本意詮釋仍是文學詮釋的重要視角,詮釋者應針對文本及其歷史語境的實際特征設計詮釋方案,盡可能合理地覆蓋對象的意義空間,不能任由未經省思的主觀理想支配一切,并以此為前提,尊重其他詮釋視角的合理性。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文藝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