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異型異熟青錢柳花發育過程中養分的動態變化
摘要:【目的】青錢柳集藥用、材用、觀賞于一身,是典型的雌雄異型異熟植物,通過研究不同交配類型雌雄花芽(序)發育過程中花芽(序)和周圍組織內養分的動態變化,以闡述其雌雄異熟的養分調控機理。【方法】在花發育期間,從青錢柳林分中隨機選取兩種交配類型(雄先型(簡稱PA),雌先型(簡稱PG)),觀測花芽(序)(雄花♂,雌花♀)形態變化并測量花序長度;同時測定兩種交配類型花芽(序)及其周圍組織(雄花枝條(記為♂Z),雌花枝條(記為♀Z)和雌花葉片(記為♀Y))內的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結果】(1)淀粉:花芽萌動前,花和枝條上均積累了大量淀粉,并隨著花的發育呈持續下降的趨勢;♂Z的含量顯著高于♀Z,PA的♂Z上的含量高于PG的♂Z上的。(2)可溶性糖:萌動前♂Z積累了大量的可溶性糖,在發育過程中其含量呈現下降、上升并趨于穩定的動態過程,而♂內的含量出現波動但相對穩定;在♀及其周圍組織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在花序伸長生長結束時達到峰值。(3)可溶性蛋白質:萌動前PA的♂比PG積累了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在兩種交配類型♂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隨著花的發育逐漸下降,♂Z內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發育過程中相對穩定;可溶性蛋白在♀花序開始伸長生長時達到高峰,而♀Y中的含量呈持續下降,♀Z上可溶性蛋白的變化模式在兩種交配類型上存在差異。【結論】雌雄花發育所需可溶性糖主要來自自身和枝條內貯藏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水解產物),但PA的♂Z內貯藏的可溶性糖含量遠高于PG的;雄花發育所需可溶性蛋白來自自身或光合產物的輸入,雌花則主要來自光合產物的輸入。淀粉和可溶性養分的動態變化在不同交配類型雌雄花上均存在時序差異,但與花序的發育進程一致。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南京林業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