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前之漢調與鄂伶 黃李娜 長江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摘要:漢調的起點即是皮黃腔的起點,起于陜西漢南漢中一帶,興盛于湖北襄陽、漢口一帶。皮黃腔一般包括二黃腔和西皮腔,民間胡琴師則稱其為“上把”和“下把”,它們之間是通過音樂技術手段實現(xiàn)交替和轉換的。西皮腔和二黃腔之間不存在異調合流的問題。在京劇形成之初,湖北鄂伶不僅為京劇事業(yè)培養(yǎng)了卓越人才,而且在語言、唱腔、行當?shù)确矫鏋榫﹦×⑾铝搜永m(xù)至今的范式。 注: 保護知識產(chǎn)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lián)系戲曲藝術雜志社
相關推薦 更多 音樂創(chuàng)作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世界電影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美術觀察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中國戲劇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當代電視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 新美術 北大核心 1-3個月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