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信”之內涵探析——以《論語》為中心
摘要:孔子主張四教:文、行、忠、信,重視"信"的價值,將其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信"在《論語》中共出現了38次,通過對《論語》文本的認真研讀與分析,將孔子"信"之內涵概括為:與人為信、取信于民、以義取信、以學促信。在個體生活領域,孔子主張將與人為信作為調節無血緣關系的、身份大體平等的"朋友之交"的原則和依據;在政治領域,孔子首先要求統治者具備"信"德,取信于民,并教民以信;但孔子倡導的"信"是相對的、可變的,即要以義取信,點名了"信"的標準,在此基礎上,孔子進一步指出,個體必須通過"學"才能做到"以義取信",即主張以學促信。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