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西南大后方城市發展及其特點
摘要:近代以后西南地區由于交通不便、經濟落后等多種原因,城市發展滯后于東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造成東中部地區城市發展斷裂的同時,也造就了西南大后方城市整體性跨越發展態勢,這一狀況可以概括為近代中國城市空間布局的一次重大調整與結構性變軌。由于東中部的各種資源向西部遷移,西南大后方城市在戰時國家戰略的導向下獲得了從政策到資金、勞動力、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持,從而使得這一區域形成了新的城市體系。城市布局和城市類型也得到了較大改變,城市發展出現新的特點。抗戰時期西南城市的發展不僅對支撐全面抗戰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為20世紀下半葉西南地區城市發展奠定基礎。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民國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