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質量的思考免費論文
崔鵬 齊婧
: 論文摘要: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出發,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臨的新的形勢以及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從而提出提高高??蒲泄芾砉ぷ髻|量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質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設的重大任務。同時,《綱要》指出:要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充分發揮高校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勵高校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和區域創新中作出貢獻。這就說明高校在科教興國中,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在高校競爭力的提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新世紀以來,高??蒲泄芾砉ぷ魅〉昧艘幌盗型怀龀煽兒驮S多成功經驗,高校涌現出一大批具有深遠意義和影響的科研成果,其推廣和轉化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如何發展,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隨著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與發展,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來越突出。正確認識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是十分必要的。
其一,當今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我國制定了“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的重大戰略任務,爭取把我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標,最具有說服力的標志就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情況。為此,我國先后啟動和實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旨在集中有限財力,進行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在高校中凝聚一批高層次人才,產生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學科,形成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帶動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增強了我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力和國家自主創性能力。
其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是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繪制了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宏偉藍圖。《綱要》提出,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參與決策咨詢,主動開展前瞻性、對策性研究,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這是新形勢下賦予高??蒲泄ぷ髡叩闹匾蝿眨瑸楦咝?蒲泄芾砉ぷ鞯纳钊腴_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其三,以我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正在挑戰美國、西歐和日本在科研領域的優勢地位。一些新興國家在全球科研產出中所占比重在不斷上升,尤其是我國的科研論文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二,雖其引用率與數量增長尚不同步,但有明顯進步。據報告顯示,在科研論文數量上,我國所占比重從4.4%上升到10.2%,超過英國等傳統科研強國。在可反映科研論文質量的引用率上,我國也有進步,占全球科研論文引用率的比重從十位以外上升到第七位。另外,科研領域的國際合作在增強:通過國際合作完成的科研論文占總體的比例從25%上升到35%,且這類論文通常引用率更高,即影響力往往更大。
二、高??蒲泄芾砉ぷ鞔嬖诘谋锥?/p>
長期以來,高校科研活動為服務黨和政府的決策,為弘揚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為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與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要求相比,與黨和人民的需求相比,高??茖W研究還存在較大差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科研管理觀念落后
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高校對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缺乏管理型人才,管理上忽視與社會、政府和市場的有機結合,管理重縱向課題輕橫向課題、重立項輕結項、重數量輕質量、重成果輕推廣,低水平重復研究現象比較嚴重,導致科研成果轉化率低,不能很好地解決重大社會問題,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的大量浪費,給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損失。
2.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評價科研業績完全是以教師科研成果產出量為考核標準進行量化考核,如科研經費的多少、核心期刊論文數、出版專著數量和獲獎成果數量等,而不是根據不同評價主體的具體情況來區分,這種評價機制確實會使高校的科研經費和科研成果明顯增加,這只能使科研情況表面看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但實際上具有重大前沿價值的高水平科研創新性成果少之甚少,由此產生的后果會造成高??蒲腥藛T急功近利,甚至會滋生學術造假、學術腐敗等不良風氣,嚴重影響到高??蒲械姆睒s和發展。
3.科研組織創新薄弱
科學研究,質量是生命,創新是靈魂。創新是推動高校科研不斷深化的不竭動力,是大力提高高??蒲匈|量的內在要求。當前,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要求以問題為中心組建研究機構和研究團隊成為學術研究的客觀要求和發展趨勢。但是,高校目前在以項目為紐帶,以課題負責人為龍頭,人才組合靈活的創新團隊構建方面步履艱難,“單打獨斗”現象明顯,“家族聯合”形式普遍,“臨時拼湊”較為嚴重,造成了科研人員各自為政,孤軍奮戰,挫傷了科研人員相互配合、聯合攻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上就顯得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研究范圍過于狹窄,最終成果的質量也就很難有所提高,阻礙了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和發展。
三、提高高??蒲泄芾砉ぷ髻|量思路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高校的學術水平、科研實力和教育質量,強化科研管理意識,健全科研管理體制,做好科研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為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思考。 1.更新科研管理工作觀念
(1)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科學研究質量,關鍵在人,關鍵在于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素質高的科學研究隊伍。為此,高校在制度建設和管理實施方面要堅持以人為本,鼓勵、支持和引導科研工作者的發展,調動科研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造就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勇于開拓創新的學術帶頭人,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科研管理部門應提高服務意識,做好服務工作,真正做到在管理中提高服務,在服務中加強管理。
(2)強化效益觀念。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應加強市場意識,科研工作應把研究特色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結合,組織學校科研力量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全方位開展服務,推動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更好地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提供咨詢服務,要把效益觀念貫穿到研究開發的始終,將市場需求作為確定研究開發項目的前提,進一步拓寬各類科研項目來源渠道。
(3)加強信息應用。信息技術對高??蒲泄芾砉ぷ骶哂兄匾饔?,高??蒲泄芾砉ぷ鞅厝痪哂行畔⒒奶卣?。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必須擁有先進的網絡設備和軟件支持,通過不斷完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成果管理、科研考核和職稱評定等工作的網絡化,積累基礎資料,掌握總體狀況,提高管理效率,使科研管理工作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
2.完善科研管理工作機制
(1)強化科研激勵機制。沒有考核的科研管理工作是低績效的工作,高校應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創新能力、重科研質量、重實際績效的人才選拔和激勵機制,包括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考評制度和科研成果獎勵、崗位津貼發放等激勵制度,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人員流動和淘汰機制,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保障制度,不斷優化科研隊伍。
(2)健全經費投入機制。高校應加大對科研經費的投入,制定鼓勵科研創新的政策,經費向質量高、創新力度大、有利于綜合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傾斜。高校還應拓寬科研經費的籌資渠道,鼓勵設立各種類型科研基金,調動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支持科研的積極性,形成科研經費多元投入的格局。
(3)建立科研評價體系。高校應根據學科發展的特點,建立行之有效的科研評價體系。對科研成果的評價,既要有數量、規模指標,更要有質量指標,當前尤其要強調質量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數量指標輕質量指標的傾向,改變簡單以數量多少評價人才、評價業績的做法。要把是否發現新問題、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數據,是否提出新觀點、采用新方法、構建新理論,作為衡量科研質量高低的主要內容。給科研人員營造一個穩定、寬松、和諧的創新科研的氛圍,使其在精神和物質上充滿優越感,可以按既定目標自主的開展研究活動。
3.推動科研組織模式創新
(1)研究基地錘煉科研創新團隊。研究基地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瞄準學科前沿和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在咨政服務、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和信息資料建設、科研體制改革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應充分利用基地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國家級-省部級-校級“金字塔”型相互促進、相互帶動的優勢,發揮基地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發揮強大的輻射示范效應,推動科研組織模式創新,使科研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為科研創新團隊的錘煉提供一個很好的平臺。
(2)科研項目凝聚科研創新團隊。科研項目是科學研究的基本組織形式和重要載體,是提高科學研究組織化水平的有力抓手,也是推進多學科交叉滲透、聯合攻關、凝聚創新團隊的重要紐帶。通過科研項目的開展,團隊成員可以以重大基礎性、整體性、交叉性問題為導向,匯聚不同學科視野,形成集合優勢,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形式會逐步拓展開來,捕捉熱點問題的敏銳性、視野和洞察力會逐漸增強,從而有利于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滲透,推動跨學科研究,培育新的學術增長點,提高科學研究的科學性、準確性和預測性,增強綜合解決社會重大問題的能力。
(3)首席專家引領科研創新團隊??蒲袆撔聢F隊必須得有優秀的首席專家,并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員都能成為優秀的首席專家,首席專家應該是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廣博的科學知識、善于進行創造性勞動并能團結帶領課題梯隊為本領域的發展共同奮斗的優秀學者,他以其所具有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和更新知識的能力,有預見和判斷能力,善于提出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能正確把握本領域的學術研究方向,勇于開拓創新,學風端正,治學嚴謹,有極強烈的事業心和奉獻精神,能成為一個科研團隊的領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