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推進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
曾麗萍 黃學明
摘 要: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本文闡述了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的重要性,探討了和諧推進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實際措施。
關鍵詞:黨員發展 黨建 大學生 和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作為一項貫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過程的長期歷史任務,和諧社會建設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我們進行不懈的努力。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和諧推進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代新人的必然要求[1],同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各種有益的嘗試、長期務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我們必須站在21世紀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在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中做到“思想上不斷有新解放、理論上不斷有新發展、實踐上不斷有新創造”,努力做到和諧推進。
一、充分認識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的重要性
1.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積極吸收優秀大學生入黨,是黨的組織發展工作的一條基本經驗。黨的十六大指出,全黨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要重點做好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軍人中發展黨員工作,壯大黨的隊伍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注意在生產、工作第一線和高知識分子群體中發展黨員。已經出臺的《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通過幾年努力,使在校大學生黨員數占學生總數的比例在整體上有大幅度提高;同時,堅持把大學生黨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實現本科學生班級“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和諧推進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把思想政治素質過硬,業務水平精湛,群眾基礎扎實的優秀大學生凝聚到黨的隊伍和事業中來,是高等學校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舉措[2],是新時期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的必要舉措,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2.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
十六大以來,黨中央認真分析國際國內形勢,提出了人才強國戰略和黨管人才的原則,充分體現了黨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必須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新世紀新階段,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一代新人,是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當代大學生作為擁有扎實科學文化知識、富有發展潛力的青年群體,是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力量。青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3]。因此,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培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一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必將對黨和國家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需要。
3.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在2005年1月召開的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全面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上深入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一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二是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民族精神教育;三是要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要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的最佳時期。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大學生的頭腦,引導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青春、貢獻終生的崇高理想,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不斷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是高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培養高素質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一項戰略舉措[4]。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加快,力度加大。高校擴招使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化教育[5]。為保證高等學校的和諧穩定發展,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作為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著力點,也是高等院校適應學生人數激增、規模迅猛發展的形勢,全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有效途徑。
二、積極探索,切實保證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
1.堅持和完善對入黨積極分子的發現培養和考察教育,是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的基礎。從新生入校到成長為積極分子,在這一階段要注意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打牢思想基礎。對青年學生而言,加入黨組織的過程應該是一次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發展優秀大學生入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抓住新生入學教育、軍訓等環節,通過黨章學習小組、黨課引導等途徑組織開展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擴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盡早落實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計劃。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是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基礎,是保證黨員發展質量的關鍵,要做到固本培源,創新思路。對入黨積極分子,要熱情關心,因勢利導,重在培養教育。南京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工作上進行了很多積極的嘗試。學院現有在校大學生1648名,其中學生黨員167名,積極分子889名,通過開辦積極分子培訓班,組織積極分子列席黨員發展會議,參加學院黨委組織的系列主題黨日活動等形式,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幫助其端正入黨動機,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努力克服和消除某些積極分子入黨的功利傾向,真正做到將培養教育貫穿于積極分子考察工作的全過程。
2.堅持和完善在大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的標準和程序,是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的保障。要全面把握和堅持黨員標準,嚴格在高校學生中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認真履行入黨手續。結合大學生特點,把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具體化。對準備發展的大學生要進行綜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質、學習成績,也要考察其入黨動機、理想信念;既要考察其平時表現、群眾基礎;尤其要考察其在關鍵時刻的表現和在重大政治問題上的態度和立場。堅持政治審查、集中培訓、發展對象公示、黨組織集體討論表決等程序,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優秀大學生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要整個學生黨建工作比較和諧,它需要有制度的保障。制度是關鍵。因此,在制度的設計上,必須按照和諧的要求,做到保障和諧、促進和諧。通過創新建立起客觀公正、積極慎重、富有育人功能的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機制,堅持和完善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標準和程序,用規范的標準和程序來確保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
3.豐富和創新大學生黨員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徑,是鞏固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和諧推進的法寶。新形勢下,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做好大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用和諧的理念看待事物,處理問題,把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和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統一起來,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通過開辦新黨員培訓班、集中上黨課、舉辦黨性修養、黨風建設專題教育培訓等途徑深入開展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理論、基本經驗和基本綱領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教育和國際國內形勢教育,開展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教育,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思想道德教育。積極開拓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視野,努力培養具有大局觀、豁達胸懷、謙遜堅韌的意志品質、勇于奉獻的新一代接班人。在教育中重視實踐,通過教育實踐,增強大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樹立高校學生黨員的良好形象,充分發揮其在黨建、學風建設、教育管理和創建文明和諧校園活動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和諧凝聚力量,和諧成就偉業。和諧推進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對于把我們黨建設成為優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黨,對于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和諧推進,應當立足于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適應新世紀新階段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成為高校黨建工作和諧推進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程。
[1] 費英勤,胡旭陽.加強學生黨建工作.保持學生黨員先進性[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6:53-54.
[2] 張曉琴,陳松.支部建在班上[J].教育與職業.2004,9:47-48.
[3] 于康蓉.新形勢下發展學生黨員的思考[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版) .2004,25(11):344-345.
[4] 農克忠.關于當前高校大學生黨員發展工作的調查與思考[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12:322-324.
[5] 樊俊飛.對新時期高校發展學生黨員的思考[J].財經科學(增刊).2004,4: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