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女大學生不良心理狀態及預防措施
常輝
[論文摘要]女大學生是大學生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心和維護女大學生這一重要而特殊群體的心理健康,無論是對女大學生自身,還是對社會整體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針對女大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狀態,應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預防為主,積極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有效地幫助女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
[論文關鍵詞]女大學生 不良心理狀態 預防措施
女大學生是女性中的佼佼者,也是高校學生群體中重要的群體之一。高校女大學生的共同的特點是:學習刻苦、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吃苦耐勞、有韌性,遇到困難盡最大努力去克服。但也有部分女大學生,她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她們不能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的諸多矛盾和因失戀、就業等問題上存在的各種不良心理狀態,甚至是心理疾病。
一、女大學生存在的各種不良心理狀態
(一)人際關系失調
女大學生在人際關系的處理方面還不夠成熟,尤其在大學一年級時出問題的比較多。她們面臨著重新認識別人,確立新的人際關系的問題。她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心理和生理都在發生變化。她們雖然充滿青春和活力,但是因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和方法,造成人際交往困難,產生孤獨感,缺少安全感,出現焦慮不安、寂寞失落和注意力分散等癥狀。這使得她們中的一些人感到空虛無聊,內心困惑,學習、生活失去了動力,整日無所事事,得過且過。她們在教室、寢室等場所與同性交往時,在面對有不同生活習慣、性格、興趣的同學時,往往不如同異性群體相處時處理得那么完好。在與同性同學交往時,經常發生摩擦、沖突,使她們感到無所適從,增加了孤獨感。有些女大學生是獨生女,性格內向,自我為中心,她們在與他人相處時,往往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更不能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他人嚴格要求,對自己放松要求,心胸狹窄,不能正確審視自己,逐步暴露出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弱點。
(二)情緒化比較突出
很多女大學生學習刻苦,她們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所以,女大學生之間在學習上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在每年的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和學校勤學獎等各類獎學金的評定中,所有獎項的獲得者幾乎全是她們。因此,她們之間敵對性較強,部分女大學生情緒不夠穩定,時常出現與他人爭名奪利的情況。女大學生多愁善感、膽小、嬌弱,遇到困難時會退縮、恐慌,表現出心理意志上的不健全。
(三)攀比心理嚴重
在這個女大學生群體中,還有很多女大學生來自農村,其中,一部分女大學生來自貧困山區。由于家境貧寒,很多女大學生都有強烈的自卑感,這些女大學生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強烈的自卑心理使她們希望與人平等,不被別人輕視。有的女大學生看到別人穿名牌服裝、使用高檔手機、筆記本電腦,不顧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而千方百計地向家里索取,甚至不惜讓家里變賣家用物品來滿足個人的物質欲望。物質上的貧乏,使她們感到在其他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沒面子,甚至產生自卑心理。當前這種虛榮心和攀比心理是造成高校女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情感方面的困惑
大學生在校園里談戀愛司空見慣。有些學生是因為心里空虛,以此為消遣;有些學生是迫于心理對異性交往的需要而談戀愛,但在戀愛中出現許多心理問題。當有的女大學生接二連三地接到男生的邀請約會時,因不知道如何應付而陷入苦惱之中;有的女大學生因看到周圍的人紛紛交友結伴而自慚形穢;有的女大學生因失戀而長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輕生。情感方面的困惑是女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表現之一。
(五)擇業的自卑心理
自2003年以來,擴招以后的畢業生尤其是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2008年下半年出現的國際金融危機又對她們的就業產生了一次很大的沖擊,使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殘酷的現實打破了她們原來對就業的美好憧憬。很多女大學生認為,作為一個大學生找個理想單位就業應該不成問題。但隨著年級升高、社交范圍以及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學生之間在就業觀念、擇業機會等方面的差異越來越大,面對激烈的競爭和一些用人單位偏重男生等情況,有的女大學生表現出缺乏自信、眼高手低、畏懼社會等心理問題。同時,當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時,她們的心理狀態往往會出現失衡,從不同側面流露出悲觀情緒。以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相對較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較容易,但在當前的情況下,普通大學生要想順利就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比較困難。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場上,由于競爭負擔加重或因求職屢次受挫,所以,女大學生在面臨畢業時顯得特別焦慮,使得她們尚未成熟的心理很容易因心理脆弱而感到自卑。
二、預防措施
當前,女大學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已成為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也影響了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為此,對女大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女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勢在必行。
(一)正確引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大學生也會受到市場經 濟所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社會上的不良思想將會乘虛而入。高校歷來重視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女大學生。洛陽外國語學院(以下簡稱“我院”)依靠政治輔導員和班主任來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新生入學開始,我院就正確引導大學生積極向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們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同時,不斷優化德育工作隊伍,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在擴招、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及時配備、補充管理隊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于貧困家庭的女大學生,及時編入學校貧困庫,鼓勵她們努力學習,必要時給她們安排勤工儉學崗位,減輕她們的經濟負擔,使她們順利完成學業。另外,幫助她們做好貧困助學貸款的申請、評定、發放工作。在每年的國家助學金評定中,我們對貧困庫里的女大學生也給予傾斜。此外,我們還正確引導貧困女大學生把貧困當成一種財富,真正做到自信、自尊、自強,“窮而不墜青云之志”。我院還積極為她們創造就業機會,給她們創造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向用人單位介紹女大學生自身的優勢和特長,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用自己真正的實力選擇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 (二)積極開展心理素質教育
在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詢講座,對女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過程中,我院注重加強對女大學生心理控制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女大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各類人際交往的游戲、活動,包括每年春季的“洛陽牡丹花會”和秋季的“關林廟朝圣大典”等。同時,還組織她們進行一些實踐活動,如龍門石窟志愿者服務,擔當白云山、小浪底水庫等景區的外語導游等。針對女大學生在情緒方面的諸多問題,我院組織了各類團體活動,如合唱隊、英語協會、日本語學會、舞蹈隊、外語演講等,讓她們在身心愉悅的活動中加深與同學的情感,力圖幫助女大學生加強與他人的交往,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調節心理。使女大學生能夠成為一個人格更加完美、人際關系和諧的人。
(三)適時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
根據我院小班上課、多媒體教學和女生多等特點,我們選用以精讀課為主的任課教師來擔任班主任,對班主任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教育的培訓。讓班主任在與女大學生接觸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影響著她們。若班主任人格不健全、情緒不穩定、喜怒無常,也會影響著人格尚未定型的大學生。但反過來班主任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也許會改變一個女大學生的消極心理,激發起她們的學習興趣和生活動力。我院為了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專門從河南大學引進了一名心理學專業的教師來做輔導員工作。通過給學生開辦心理健康講座的形式,告訴他們青年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以及預防和矯正辦法。同時,我院還利用墻報、廣播、電視、報紙、小冊子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心理衛生常識,以便讓大學生們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情況以及學會各種心理自我應對與求助的能力。
(四)開展經常性的心理健康調查
為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我院對不同年級、不同性別的學生來源進行分類,有意識地開展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調查研究,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整理,采取積極、主動的辦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現的問題,如對新生進行生活、學習環境適應性方面的調查;對大二、大三年級的學生主要了解他們在適應大學的環境后,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對大四學生調查的側重點放在適應社會、加強對未來職業適應方面等問題上。就性別而言,男生性格比較堅強、沖動,女生相對溫和、性格內向。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高校不僅應該研究男女學生心理特點的差異,而且要加院系之間的信息交流,預防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通過院系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方面的交流,從而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方法。
(五)有效開展心理健康咨詢
通過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可以及時疏通女大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心理沖突以及其他心理疾病,以幫助她們走出心理困境。通過面對面、電話、手機短信和書信等形式的交流更加直接、親切和有針對性。為了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我院專門設立了心理咨詢室,配備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品德高尚的專兼職人員。聘請我院畢業于河南大學心理學專業的一名輔導員教師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利用PPT教學課件,圖文并茂,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我們還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如檔案柜、電腦、打印機、電話、攝像機、數碼照相機和有關書籍。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并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干部隊伍在心理咨詢中的作用,壯大了我院的心理咨詢隊伍。如果發現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女大學生,心理咨詢人員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咨詢指導,對她們在生活上關心、心理上指導,對她們在各方面做出的成績予以肯定,幫助她們樹立自信心。有條件的還可以通過社會求助熱線幫助學生盡快解決心理問題。若發現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心理咨詢人員應做到:一是早判斷,判斷其是否人格有部分受損、是否處在泛化邊緣。二是早報告,心理咨詢人員向本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報告心理問題異常的學生情況,使其能夠得到學校心理咨詢專家更好地心理咨詢和指導。三是早干預,在學校心理咨詢專家的建議下,通知其家長勸其休學,到當地醫院進行藥物治療。
為了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我院還在每年新生入學后,對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這一方面有利于及時掌握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狀況;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及時發現學生中有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患者,以便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總之,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采取多種預防措施幫助女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外,還應幫助她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陶冶性情。要用更多的關愛與尊重,堅定她們的信心,鼓勵她們,引導她們在心理上、品質上發揚優勢,克服不足,使她們在大學校園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