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對女大學生的影響
邵曉紅
論文關鍵詞:健美操;合作教學;影響
論文摘要:根據健美操運動的特點,本文以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教學特點來探究對女大學生的影響。
健美操課程在高職高專院校是女生較為喜歡的運動項目,合作學習是我國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健美操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符合健美操教學的需要,有利于女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的提高,對健美操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以6-8人為一組進行分組教學。
一、對女大學生自信心的影響
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在教學過程,由身體協調性好、接收能力快的同學充當教師助手的角手來完成健美操規定動作的教學,這種“角色扮演”使每個學生都能成為輔導者和監督者,對小組和他人承擔一定的責任,當“老師”是一種角色上的轉變,學生產生一定的新奇感和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高,這些都是有利的促進因素。學生盡可能多的獲得了成就的體驗,增強了自信心,獲得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對學生較差的學生,在她們取得進步時,首先要給予表揚,然后指出其主要缺點并幫助其改正。這樣,也可以使成績較差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對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影響
創新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智能活動,只有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萌發求知欲,才會有創新的意向和行動。目前,在推行素質教育中重視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比向學生傳播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通過教師的逐步引導,自己的親身實踐,完成了第三套全國健美操鍛煉標準成人一級動作的改編。在原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按老師要求,學生添加自己的隊形變化、造型、和動作改編,以及自編套路的實踐中,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們展開了廣闊的思路,相互發表自己的意見,編排出一組組具有獨特風格的動作,并選配上適合動作特點的音樂。把簡單的幾何圖形運用到隊形變化中去,使隊形變得更新更活。在加上瞬間的造型,使整套操豐富多彩,新穎獨特?,F代健美操教學應進入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這個立體教學中去,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學生思維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教師重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開發學生的智力,促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從而迸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能夠處于主動學習的最佳狀態。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 三、對女大學生團隊協作和能力的影響
這樣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女大學生們加強了感情交流,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體會到了集體的精神力量及合作帶來的好處,培養了她們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條件下,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小組活動,這樣給學生自己體會團隊精神提供了條件。特別是在要求學生對規定動作的改編和自編實踐活動后,更有助于強化學生學習從被動變主動,從模仿練習變成對創造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體育課中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讓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帶領整個小組,充分發揮她們自己的想象力,相互了解、增進友誼、增強合作意識,利用所學過的健美操理論和實踐知識創造出一套健美操進行期末的考核和小組之間的評比,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了傳統健美操教學形式,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從被動到主動,更適應于現代教育思想。在進行練習和考核中,隊形的變化、動作的整齊性等都要靠集體力量來完成。全隊隊員必須齊心協力,個體必須服從團體,才能創造團隊精神,獲得比賽成功。在自編操考核中,學生們為了取得比賽成績,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克服了自己的缺點;碰到困難,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團結向上。這種集體協作的團隊精神,在學生心中扎根發芽,培養了學生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為集體爭光的責任心。
四、對女大學生展現個性的能力的影響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倡教師對學生、小組成員之間及時反饋,尤其是對基礎差但進步較快的學生,老師和小組成員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從而提高小組學習效率和學生對自己的肯定?!敖巧缪荨?,使學生在各自的小組內以指導者的身份來觀察和糾正小組成員的技術動作,增加了學生的表現機會,并提高了其自信心和責任心。然后是通過在健美操的練習過程中,體會到健美操的動作力度、幅度、速度都充滿著青春氣息和生命的活力。經過這種練習能使體內分泌出一種激素進入血液,并隨之在全身循環后使人心情輕松愉快。另外合作學習是以6-8人為小組參加活動,它需要隊員之間的協助配合,團結友愛,凝聚在一起。因此,通過健美操合作學習,是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尤其對那些過于內向、孤僻、軟弱、優柔寡斷的學生,能克服其弱點,逐步培養活潑、開朗、合群的性格。
[1]衣忠哲.合作學習模式對素質教育的啟示[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0,(01).
[2]胡海青.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健美操課中的應用及其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04.
[3]余蘭.高校體育教學創新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36(6):79-80.
[4]王京瓊,何培森.自合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學刊,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