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實施ISO9000標準構建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未知

ISO9000的基本思想是“過程控制”和“質量改進”。認為“過程控制”是保證產品質量的有效方法;強調過程控制的出發點是防患于未然;質量管理必須堅持質量改進。ISO9000最初是為生產企業設計的,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它已在其他企、事業單位和部分學校得到了廣泛應用。

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是,任何一種產品,任何一個企業在市場上能否立足,首要因素是質量。同樣,作為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院校、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能否生存、能否發展,關鍵因素還是質量。然而,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現狀是:專業建設及教學計劃制訂的隨意性,專用教材的缺乏,教師隊伍的不適應,實踐性環節理論上重視、實際中忽視等等。特別是社會力量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強化了這些問題的影響程度。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從而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一些可參考的依據,為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一種保障,使其自身的發展處于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的狀態。

一、實施ISO9000標準建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體系的現實意義ISO9000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質量體系分委會制定的國際標準。它是一套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背景的國際標準。該標準自1987年問世以來,已被近90個國家和地區采用,成為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標準之一。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社會所需的合格的各類高級職業人才的重要場所,它是一個教育服務組織。從質量管理看,其主要產品是軟件即通過承載媒體表達的信息所組成的知識產物和服務即教育培訓服務。由于學生是知識和服務的接受者,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就是高等職業學校的“產品”。可以說學生質量的高低就反映出高等職業院校教育質量的高低。而學生質量的高低,最終由學生接收單位來衡量。因此,衡量學校教育質量好壞,教學質量體系是否完善的最終判定者還是學生的接收單位。

不同用人單位對人才需求不同涉及培養目標及學生素質和對高等職業教育認識上的差異教學質量,學校聲譽,決定著高等職業院校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體系,認真實施ISO9000-1994《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系列標準。其現實意義在于:

1高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滿足不同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具體要求。與普通大專院校不同,高等職業院校很大一部分學生直接來自不同的用人單位,要求學生畢業后能很快適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接受新知識的能力。這些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單純灌輸書本上的“死”知識和執行一成不變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是很難達到的。因此,高等職業教育既要以不斷滿足社會需求作為辦學的方向,適應不斷變動的人才市場環境,根據不同用人單位的具體要求來制訂和調整教學計劃,同時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質量保證體系。這與目前教育體制改革中“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要求是一致的,也與ISO9000系列標準中以“顧客為導向”滿足不同顧客要求是一致的。

2與普通大專院校不同,高等職業院校具有“企業化”的特點,更應遵循“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經費很大部分來自社會,來自各用人單位,“以教養教”,“以學養學”。這就要求高等職業院校必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不斷輸送社會合格人才,才能取得各用人單位的認可,并藉此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學資源,形成良性循環。高等職業院校這種“企業化”特征,決定著“質量立校”才是辦學之本。實施ISO9000標準,是高等職業院校“質量立校”的根本途徑。

3高等職業院校為了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穩定,亦要求按照科學、合理、精干、高效等原則建立一個符合ISO9000標準要求的、由校院長建立的質量保證體系。該體系包括為了實現質量管理所需的結構、組織、程序、過程和資源。這個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除滿足自身內部管理需要外,還可以滿足認證機構、委托單位等所要求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走創“教學名牌”、“教育精品”的道路。

二、高等職業教育實施ISO9000標準的思路與步驟

(一)思路

高等職業院校的質量保證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最終產品是“學生”,“學生”這種產品與工業產品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是硬件、軟件、服務三者合一的綜合體,這就給實施ISO9000標準帶來一定的難度。根據浙江大學高等職業教育學院這種“管理者推行方式”的現狀,首先考慮按ISO9004-1-1994《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求第一部分指南》建立相應框架。其中結合ISO9004-2-1993《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要求第二部服務》和ISO9000-3-1991《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第三部分ISO9001在軟件開發、供應和維修中的使用》中涉及服務、軟件產品的一些要求作為補充,建立相應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二)步驟

1收集資料

①根據學校提出的中長期辦學規劃,提出相應的教學質量方針。

②收集本校現行教學質量體系中的有關資料,調查本校現行教學質量體系中的一些薄弱環節。

③收集國家有關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有關法規、政策及有關辦法。

④了解各用人單位對本校教學質量的具體要求。

⑤收集相應服務業、軟件業務部門貫徹ISO9000標準的具體要求。

2對照標準確定選擇符合學校職業教育實際的要素。

3分析職責、職權和配備資源。

4編制質量體系文件。

5實施質量體系并運行。

三、高等職業教育實施ISO9000標準的難點

1建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的人員面很廣。根據ISO9000標準的原理,要求“三全”:即全員性、全面性、全過程性。要動員全體教職員工對涉及影響教學質量的全部細節進行分析,有關文件化程序要全員執行,因而有一定難度。

2影響教學質量體系的因素量大且多變。既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先進的教學設施、科學適用的教材和圖書資料、端正的學風、優秀的教師、優良的后勤服務,也要有品質優秀、學習刻苦、身體健康的學生。教育的產品不像工業產品,原材料可以簡單劃一,而學生的情況卻千差萬別。因此,這給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帶來了很大困難。

3編制質量體系文件的有效運轉在時間安排上有一定的跨度。文件的適宜性,要在體系運行到一定程度才能反映出來,并有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當然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質量體系,這給文件化的質量保證體系如何評估帶來一定難度。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只能逐步提交階段性的成果。

4對高等職業院校質量體系的有效性,要在產品即學生畢業工作若干年后才能作出準確的評價。學生獲得畢業證書或學位,并不能全面準確地檢驗其教學質量的高低。只有工作幾年以后,用人單位才能正確地對其院校的教學質量作出客觀準確的評價。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