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交通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實證研究
佚名
摘要武當山資源獨特,文化底蘊深厚,但是相對滯后的旅游管理手段及現實條件制約了旅游業的。文章以實證形式了武當山旅游資源稟賦以及交通管理現狀,并從交通路線管理、交通工具和景區道路的改革與發展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旅游交通管理實證武當山
中圖分類號 F592.7 標識碼 A
交通管理條件是地區旅游產業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其可進入性、化程度以及道路質量的優劣,對客源吸引、線路組織、旅游大環境的營造等方面均產生極其深遠的。如果沒有完善的交通管理網絡系統的支撐,即使再豐富的旅游資源也只能處于待開發狀態,無法充分發揮其旅游價值,區域旅游產業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嚴重的制約。
武當山區位條件優越,資源獨特、道教文化底蘊深厚,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道教圣地,武當山發展的潛力是很大的。然而旅游交通的管理手段滯后卻成為制約武當山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巨大的瓶頸。為了提高武當山旅游資源的可進入性,提升其真正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檔次,對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的再認識是很必要的。 1 武當山旅游資源評價
武當山有著無與倫比的美,是美與人文美高度和諧的統一,被譽為"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
(1)武當山自然景觀奇特絢麗。這里層巒疊壑,有72峰、36巖、24澗、11洞、10石、9臺等勝景。主峰天柱峰素有"一柱擎天"之譽;環繞主峰的眾峰千奇百怪,爭雄斗奇,但又朝向主峰,形成天造地設"萬山來朝"奇觀。武當山四季景色各異,不管何時游覽都能享受其神秘空靈的自然美景。
(2)武當山道教建筑雄偉壯觀。這里是道教真武大帝的發祥地,所建道教古建筑群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號稱"萬古之奇觀"。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宮觀廟宇500多處、2萬余間。明代鼎盛,皇帝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建成9宮9觀等33處建筑群。現存較完好的古建筑129處,仍不失當年宏偉氣勢。
(3)武當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除道教建筑外,武當山的道教武術、道教、道教法事、道教藥膳、道教珍貴文物等也蜚聲海內外,特別是武當拳更是在國際上享有廣泛聲譽。另外,武當有關真武等的傳說故事、風俗民情等也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2 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現狀分析
2.1 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現狀
(1)公路交通。為發展旅游業的需要,武當山的公路交通近幾年來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改善。,316國道(漢十公路)、209國道穿境而過,漢十高速公路十堰至襄樊段已經開通,初步形成了"十"字形的交通網。武漢至十堰、十堰至銀川的高速公路正在興建和完善,將進一步改善武當山的旅游交通,促進武當山旅游事業的發展。 景區外交通:武當山發往全國各地或途徑武當山的班車北達北京、石家莊、鄭州;西到漢中、安康、西安;東到南京、無錫,南達長沙、深圳等。省內交通更是四通八達。
景區內交通:武當山城區到烏鴉嶺25km旅游公路、老君堂至瓊臺中觀15km索道公路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山路轉彎處還專門安裝了反光鏡;蒿口至五龍宮、官山呂家河至田畈業已修通旅游公路。武當山旅游制定車輛有100多輛,司售人員服務較周到,游客上下山比較方便,乘車收費較合理。武當山正擬建旅游車隊,以期把旅游交通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2)鐵路交通。武當山附近的火車站有:武當山站、武當山西站(六里坪站,距武當山11km)、十堰站(距武當山34km)。襄渝鐵路橫貫武當山麓。開通的鐵路旅客列車經過武當山的有40多列,分別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青島、武漢、鄭州、西安、洛陽等大中城市。且武漢到武當山有專門的旅游專線車。
(3)航空。老河口機場距離武當山90km、襄樊機場距離武當山180km、武漢機場距離武當山500km。且老河口機場正在擴建,將開通北京、廣州、西安等大中城市的航班。
2.2 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的現實
隨著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以及發展旅游業意識的增強,武當山地方政府近年來在武當山旅游交通方面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和投入。但短期內,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還跟不上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步伐,與其世界文化遺產的地位也極不相稱。在安全、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上,武當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從公路交通方面看。武當山只是初步形成"十"字形的交通網,兩條國道也是多年前修建,路況條件難以滿足旅游交通需求。同時,通往武當山的交通車輛也只是提供一般運營服務,根本沒有為專程前往武當山的游客提供的旅游專線車輛,尤其是公路運輸工具在軟硬件方面都沒有達到要求。 武當山從山門到南巖這一段公路與國內其他很多景區相比確實上了一定檔次,不僅提高了景區內車輛的安全性,也使武當山旅游交通總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觀。但由于山路彎度較大,加上形形色色的車輛出入,每年還是有大型交通事故發生。此外,普通的巴士沒有起到帶客"游"的目的,僅僅作為一個把旅客帶上山的交通工具。
(2)從鐵路方面看。雖然武當山站處于襄渝鐵路沿線,卻只是一個小站。據近年的列車時刻表來看,前幾年并沒有武當山這一站。游客只能在六里坪(距武當山11km)或十堰站(距武當山34km)下車后改乘中巴到武當山。為了發展武當山旅游業的需要,近幾年新增了武昌至十堰的旅游專線車,并且專設了武當山一站。作為一個過路站,列車在武當山只停留10分鐘。而且游客在武當山站根本買不到臥鋪票,就連硬座票也不能完全保證。返程游客只能提前到十堰站訂票。如此交通條件,根本不能滿足游客需求。
(3)從航空運輸方面看。最近的老河口機場和襄樊機場距武當山分別為90km和180km,雖然從這兩個機場到武當山的公路非常便利,但增加了游客的路程時間;且下了飛機又轉乘汽車,易給游客帶來負面心理。據調查,這兩個機場主要接待的是國外游客,他們要先坐飛機抵達北京,然后再從北京乘飛機到武當山。外國游客對安全、舒適、便捷等方面要求相對較高。但是這兩個機場的班機都是小型飛機,從安全系數、便利程度和運輸檔次上都難以滿足外國游客的需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海外市場的開發。
3 武當山旅游交通管理之對策
(1)景區外的交通管理方面,可以增加旅游專線的鐵路、公路、航空客運班車和班機。對這些專線車進行內部改造和外部包裝,使其成為真正的服務于游客的"旅游車"。例如,在車內以風光片、專題片的形式面向游客進行報道。在景區運營的旅游車配備服務人員,隨車介紹沿途風景名勝、風俗民情、旅游須知等。豐富游客旅游生活,增加對武當旅游區的了解,增添旅游活動的樂趣。另外,政府與鐵路部門應多多溝通,將武當山站設為停靠大站,增加在武當山站停靠的列車次數,并且游客在武當山站也可購買當日返程硬臥票。航空客運方面,如果有能力的話,最好有武當山自己的機場。增加航班數量,增添大型直升飛機,提高飛行的安全性能。
(2)對于景區內部的交通管理,武當山的旅游交通管理手段及必須以國內外成功的例子為榜樣,建設化的旅游交通管理。
一是線路設計方面。武當山還應該增加旅游線路的設計和規劃。,武當山的主體線路是一日游的"道教建筑游",這一線路已經陳舊,不能適應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精品線路如"兩山一江游"、"秦楚帝王文化游"、"秦巴風情游"、"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游""武當道教文化游"等,由于處于正在開發階段,組織的游客也不多。由于線路開發不夠,游客不能全面領略武當山的道教文化,于是就有了有些游客所說的"武當山不可不去,也不可再去"的說法。因此對武當山的線路設計應遵循系統性、適當超前性、"風景線"、以人為本和保護環境的原則,將景點用線路串起來,既可以增加景點數量,延長游客的觀光時間,又真正做到讓游客滿意。
二是公路交通工具方面。可以考慮禁止外部車輛進入武當山景區,在景區內部統一使用"旅游敞篷車"。這種敞篷車以電力作為能源,比九寨溝的"綠色環保車"更為干凈。與武當山目前運營的巴士相比,"旅游敞篷車"安全、無污染,還能滿足游客悠閑欣賞沿途風景的要求。
從索道工具來看,武當山索道自投入運營以來爭議頗多。部分專家認為,在景觀核心區內建觀光電梯,破壞了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使景觀變得很不和諧。同時,由于索道的快捷,縮短了游客在景區的停留時間,對旅游區的并非是件好事。也有專家認為,項目本身對當地自然環境影響不大,影響主要來自其附屬設施如停車場等。筆者調查發現,武當山索道主要是建在山的背面,并非核心景觀區;而且,乘坐索道可以俯瞰走神道所不能看到的自然美景。再者,建設索道本是為了方便游客,不能單從景區的經濟目的出發而否定索道的服務功能。如果武斷地去拆除索道,那么由此所帶來的建筑垃圾和對景點的破壞也是難以想象的。因此,對于武當山的索道建設運營,我們應多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在方便游客和環境保護之間達到適度的平衡。
作為一種特色交通工具,從烏鴉嶺到上金頂的一段山路上,有很多轎夫在路途等候著提供服務,價錢從20~200元不等。這段路比較艱險難走,轎夫的出現方便了游客,而且這種特色交通方式也成為武當山交通旅游的一道風景線。但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地政府對轎夫還沒有很系統的管制,這種交通方式也還沒有為廣大的游客所接受。
三是景區道路。除了交通工具外,包括公路和步行道在內的景區道路也是重要一環。對于景區建設來說,一方面要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任何開發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另一方面也應充分考慮到游客的需要;同時,還應在解決人造設施與景區自然風光的協調問題上下功夫。總之,在武當山景區應該實現交通設施景觀化。
我們再來看一看武當山目前的步行道。武當山步行道主要是烏鴉嶺到南巖和金頂的道路。通往南巖的朝拜道比較平緩好走。通往金頂有明代和清代兩條古神道,明道較為艱險,但是景致絕佳。一般人都愿意沿此道登金頂。但由于路途遙遠又艱難,對中老年人和小孩來說很困難。當地政府正考慮對此道路重新鋪砌為青石板路。因為這既能給游客帶來方便,又能體現神道古樸的韻味。如果這一措施得以實施,也將是武當山另一道風景線。
當然,從武當上旅游業管理的實證上看,在發展綠色旅游交通、推進旅游可持續發展方面,旅游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待著我國旅游行業綜合旅游交通網絡的日趨完善和旅游行業的興旺騰飛。
1 范學鋒.武當山旅游手冊[M].湖南:湖南地圖出版社,2004
2 費振家.武當旅游交通研究[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3)
3 龍啟德.貴州森林旅游交通線路及旅游線路的組織與規劃探討[J].貴州林業,2003(11)
Tourism traffic control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al diagnosis research --Take the Mt. Wudang tourism as the example
Abstract:Mt.Wudang have unique tourist resources and profound culture, while its tourist transportation is lagged behind comparatively. According to its resource potential and current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gives some view of how to develop Wudang .
Key words: Mt.Wudang tourist transpor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