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高速公路經濟的發展
王海英
[摘 要]本文對于高速公路的經濟體制發展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給出了實際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速公路;經濟;發展;探討
1 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現狀 在20世紀初,我國建成了第一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這標志著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此后的每年里我國的高速公路都在以每年2000千米的速度增加,在十多年的發展中,我國的高速公路發展的相當快速,西部和各個自治區也都有了自己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發展不僅將各個地區的交通聯系了起來,也彌補了各個城市在連通能力上的不足。從目前的發展和規劃上來看,國家的公路建設必須要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行。以點帶面的發展城市周圍的經濟。以我國沿海和內河地區為例,國家只有制定符合公路網和運輸方式相結合的方法,才能良好的使公路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的投資體制改革發生很大的變化,政府建設高速公路的模式也變成了以帶動城市經濟為導向的模式,很多的投資建設都與高速公路的建設有了更為緊密的聯系。 2 我國高速公路經濟發展的作用 高速公路行車的速度快、運輸能力大、周轉靈活、安全系數高,這些都決定了周圍地區的產業發展,其中很多地區都以高新科技為主,這種模式大大的改變了整個地區的產業結構模式的調整。對產業結構的改變主要體現為農業逐漸商品化,多以水果蔬菜、花卉和海鮮等為發展的方向。各個高速公路經濟帶逐步都發展成為了以高新技術為代表的地區,它們以其雄厚的經濟實力、技術和資源為依托,以電子技術、新能源和材料為主的形成現代化產業。尤其是沿海地區,以其便利的地域優勢發展了更多的商業物貿地區。高速公路的經濟帶動不僅會出現在同一個地方,也會出現在繁華的西部,通過某些地區主導的創新能力企業都會被集中在一個地方,這樣也可以帶動這個地區的發展,使一個地區的較快發展。 高速公路的經濟與本地區的資源狀況、經濟區位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于國家的產業政策也有很大的關系。自我國實行開發戰略以來,東部的優越地理位置和經濟實力都有了明顯的增長,同時高速公路的發展也有了促進。經濟發達的地區都給本地區帶來更為豐富的資金來源。高速公路的經濟分析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它不僅設計了很多的方面和領域,也對數據采集有著一定的難度,所以從高速公路的建設對于經濟的促進來看,給出必要的建議和指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國目前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為了進一步加快發展,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近幾年投資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基礎設施的建設。高速公路作為國家基礎的建設重要因素,在未來的幾十年中還會有更多的工程要建設。 3 高速公路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對于當代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抓好節約資源、保護好資源、發展節約型社會,對于環境有著改善作用。高速公路不一定多就是好的,而是要保證質量,所以在開發和建設的時候必須因地制宜,適時的以社會為標準,合理的規劃資金,不浪費,優化建設、合理規劃、合理布局。高速公路的發展在建設的時候會占用很多的耕地,這時候就要把土地的使用和保護耕地聯系到一起,將這一個思想貫穿于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中。合理規劃布局道路系統的建設不僅是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道路,也是保護自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一種方式。所以,在建設的時候必須遵守文明施工章程,不隨意濫用土地,盡量少用樹木,只在必要的時刻才砍伐。在動物遷徙或者較多的地方,要有保護措施,除了進行隔音設施的建設,也要增加綠化的建設。有時候快速的建設不僅是一種浪費,也是一種弊端。沒有合理的布局、沒有合理的規劃,只是一味的建設,會為以后的建設和規劃埋下隱患。因此,做到合理規劃、合理布局、有選擇重點建設、優化高速公路發展,是現實資源節約和走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做到高速公路和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不改變什么,不帶走什么,促進與大自然相容的和諧發展。 4 要不斷提升高速公路的經濟發展服務水平 高速公路是一門服務性行業,服務和建設是高速公路發展的必要手段、必要方式。在這一段時期以來,高速公路有了快速增長的發展方式。為了在發展的同時提升質量,高速公路必須將現有的模式轉變為服務模式,不僅保質,也保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將人文理念貫穿于高速公路的發展的過程中,這是提升自我形象的必由之路。高速公路在前期建設的時候要做到有規劃、有前瞻性、有策劃性,為高速公路的建設提供完善的服務設施。加強對高速公路的保養和維修。為駕駛人員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車條件。重視現代化的管理和經濟建設,加快智能交通的服務管理,可以實行一卡通,不亂收費的制度,提升效益的同時,也提升了形象和口碑。對于最新的消息進行整理和篩選,建立完整的大眾出行信息,對于重大的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有自己的應急措施。 5 高速公路對于經濟的影響 高速公路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必要方式。高速公路在建成后,不僅可以使該地區加強本身的對外發展,也推動了各地區之間的頻繁交流。高速公路都是采用立體交叉、封閉式運行的,最寬的通車道是4~6道,防止了交通互相的影響。加上路面的平行、寬敞,大大的提升了駕車人的心情和行駛速度。可以將行駛速度提升為每小時90千米左右。 力的明顯提升可以使得汽車的流量大大提升,這使得我國的交通問題可以得到大大的改善,緩解交通壓力。運行的能力的改善不僅為運輸事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也使大噸位、集裝箱和高檔車紛紛出現,提升了各個高速公路的交通競爭力。交通事故的明顯減少,也為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提升了運輸效率,減少了各種耗能,使高速公路成為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通道,對于經濟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對于周圍城鎮起到了加快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高速公路的發展開始于西方發達國家,它們有著完善的為汽車服務的設施,在高速公路上有著自己的突出的優勢。相對于我國的特點不僅是要建立自己有特色的高速公路發展方式,也要均衡開發土地、建立統一的市場經濟體制,提升現代物流和公眾的生活質量。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刻,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交通大國的行列了。 參考文獻: [1]孫儷.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社會經濟效益研究及實證分析[J].華東公路.2005(5). [2]楊繼剛.高速公路建設營運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8). [3]焦彥龍.完善公路融資體制的幾點思考.理論前沿.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