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高速公路產生的社會影響
佚名
本世紀5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產生和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 人們運用信息網絡技術與自然界溝通和調節自然界運動;運用它實現人與人的信息溝通 與協調,調節人類社會活動。不僅根本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產方式(見表1); 而且還 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方式。馬克思、培根、拿破侖等偉人曾高度評價歷史上印 刷術的發明對人類社會進程的革命性功績,今天的電子出版和信息、網絡技術的產生, 亦必將對社會變革起更大的推動作用,信息網絡技術將會摧毀當代的社會結構。 今天的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已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奇跡。它實現了信息的獲 取、加工處理、傳輸等重大變革。它實現了六無革命,即無紙郵政、無紙貿易、無紙貨 幣、無紙會議、無紙報刊、無紙書籍。它可以通過數字壓縮技術把聲音、圖象、文字等 保存在電腦資料庫中,隨時提供人們使用。實現信息共享。多媒體數據庫可以在任何時 候、任何地點,通過任何網絡向任何接受裝置的任何人輸出。利用信息高速公路一秒鐘 內可以傳送一本大英百科全書,我們可以將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擁有的1800萬冊圖書,全 部存儲在20盤IBM3850磁帶或光盤中, 并可借助衛星傳輸系統,在8 小時內將整座國會 圖書館“搬到”歐洲任何一個國家去。 馬克思曾指出:人類的進化在相當大程度上依賴人所使用的工具的不斷改進。鐵器 的發明創造了農業文化,蒸汽機的發明帶來了工業文化。由此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 今天信息技術和信息高速公路將創造出更輝煌的新文化——信息網絡文化。這是一種由 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以及依靠這些新技術形成的全新的社會基礎結構帶來的人類生產方 式、生活方式、通訊方式、工作方式、決策方式、管理方式……等各方面的變革,進而 引起思維方式和觀念變革,引起社會文化發生結構性變革的新文化。是一種溶意識文化 、行為文化與物質文化為一體的新文化。 最后還要指出一點,以上僅僅介紹了信息高速公路若干方面的積極影響,其實它的 積極影響遠遠不止這些,有些影響還有待深入研究。例如將來會不會出現一個信息網絡 階層統治世界等問題值得引起人們深思!而且亦存在許多消極的影響,篇幅所限,不再 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