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行方案分析

周雄杰

摘要:現場質量管理又稱生產過程質量管理,是從原材料投入到工程竣工所進行的質量管理。由于施工現場是影響工程質量的諸要素的集中點,因此搞好現場施工可以穩定和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于現場質量管理在高樓渡槽成功應用,高樓渡槽優良的質量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而且縮短了工期,給企業增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關鍵詞:現場質量管理

1、工程概況

高樓渡槽位于浙江省美麗的寨寮溪風景區,是溫州市“九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趙山渡引水工程的龍頭工程。槽身全長1238.8M,由62節預應力簡支槽身組成。過水斷面尺寸4.5×4.5M,設計流量為36M3/S,加大流量為39M3/S。工程于1997年3月21日開工,1999年12月31日完工,是趙山渡引水工程最早完工的建筑工程。經評定,為優良等級。在施工期間,無一例質量安全事故發生,被推為趙山渡工程建設施工的領頭羊。特別是現場質量管理的成功應用,確保了優良的內在質量,美觀的外觀,受到了參觀和檢查的社會各屆人士的一致好評。

2、現場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

現場質量管理又稱生產過程質量管理,是從原材料投入到工程竣工所進行的質量管理。由于施工現場是影響工程質量的5M(人、機器、材料、環境、方法)諸要素的集中點,因此搞好現場施工可以穩定和提高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1基本原理

現場質量管理以施工現場為對象,以對施工現場影響產品質量的有關因素和質量行為為控制和管理為中心,通過建立有效的管理點,制定嚴格的現場監督、檢驗和評價制度以及現場信息反饋制度,進而形成強化的現場質量保證體,使整個施工過程中的工序質量處在嚴格的控制狀態,從而確保施工現場能夠穩定地生產出合格品和優質品。

2.2主要內容

2.2.1建立質量指標體系。從工程經濟技術指標到崗位責任制,從統計方法、考核的內容到獎懲制度都必須體現“質量第一”的思想,充實現場質量責任制的內容。

2.2.2加強原材料和工序質量管理,杜絕不合格品和不合格工序延續到下一工序中。

2.2.3根據現場的實際需要設置管理點,依靠施工人員對工序關鍵部位或關鍵質量特征值影響因素進行重點控制,保證施工工序處于穩定的控制狀態。

2.2.4做好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測工作,落實“三檢制”。

2.2.5加強現場信息管理,隨時掌握現場質量現狀,并進行綜合統計分析,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提出改進措施,防患于未然。

2.3現場管理點及其建立規則

2.3.1建立有效的管理點是搞好現場質量管理的關鍵

廣義地講,在開展質量管理中,針對問題點所要進行的工作和管理對象,就是管理點。管理點所管理的特性或對象應盡可能定量化,以便統計分析。對施工現場來講,針對施工過程的問題,把關鍵工序和存在問題的工序的某些質量特性管起來就是工序管理點。一個工序管理點,可以是工程或工序的一個關鍵質量特性,例如:模板工程、砂石料中的含泥量;也可以是一項過程要素,例如:砼攪拌時間、砼振搗時間。

工序管理是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管“原因”保“結果”兩個基本思想指導下形成的。因此,建立工序質量管理點,首先必須抓住關鍵工序的關鍵質量特性,同時,還要把管“結果”(質量特性)變為管“原因”(工序要素)。具體地講,就是把一項工程,應用質量分析,找出關鍵工序質量特性;其次,利用因果分析圖和系統圖法進行工序分析,找出影響關鍵工序質量特性的支配性過程要素,并將這些要素層層展開,直到便于管理為止;最后對這些要素建立標準,落實責任者,進行重點特殊管理,以此來保證工程或工序質量。

對一個單元工程而言,如果把它的每一項工序的關鍵質量特性及支配過程要素,都建成管理點進行管理,那么這個單元工程質量就有了保證。同樣,把整個工程的全部關鍵質量特性和支配性過程要素都建成工序管理點管理起來,并且管理得好,則這個工程的質量也就有了保證。總之,建立工序質量管理點,就可以使施工現場處于受控狀態,可以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同時還可以收集大量數據和信息,為進一步提高工程質量提供依據。

2.3.2現場管理點的要求

一項工程要建立多少個工序管理點,要根據工程結構復雜程度和工序質量穩定情況來決定。一般來說,以下情況都應建立工序管理點:

(1)工程的壽命、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以及對他們有直接影響的單元工程的關鍵質量特性和影響這些這些特性的支配性過程要素。

(2)工序本身有特殊要求,或對下道工序有影響的質量特性,以及影響這些這些特性的支配性過程要素。

(3)工序質量不穩定,出現不合格品多的質量特性或其支配性要素。

(4)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反饋來的,或抽檢(審核)不合格的質量項目。

(5)關鍵工序。

2.3.3建立現場質量管理點的步驟

第一步,建立工序質量管理點,編制工序管理點明細表。應根據工程質量等級、施工規范和存在的問題,按建立管理點規則的要求,確定工程施工現場應建立的工序管理點,并編制工序管理點明細表(如表一)

第二步,編制工序管理點的有關文件。

(1)由質檢部門設計并繪制管理點工藝流程圖,該圖主要是在工程施工流程圖中標注工序管理點所在工序的位置,并盡量用代號,以方便計算機管理。

表一:工序管理點明細表

序號

工程

名稱

與代號

工序號

管理點

編號

管理點

名稱

技術要求

檢驗方式

檢驗工具

檢驗頻次

質量等級

管理手段

優良

合格

不合格

(2)由質檢部門編制的工序質量統計表。由質檢和技術部門組織質檢員和技術員進行工序分析,找出影響管理點的支配性工序要素,經過驗證核實后,匯編成工序質量統計表。

(3)由質檢部門負責制訂的工序管理點作業標準,并編制作業指導書和工序質量管理點自檢表(可從利用工序驗收質量評定表)。

第三步,對支配性過程要素進行重點管理。各部門應根據工序質量統計表的統計結果,對與本部門職能有關的過程要素制訂管理辦法,進行特殊管理。

第四步,建立控制手段。質量管理部門應組織質量員和技術員,收集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根據分析結果采取相應的控制手段。

第五步,建立工序管理點制度和三檢制度,制度中應明確規定獎勵辦法,

第六步,組織施工人員學習相關知識。管理要以人為本,提高了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就上了一個臺階,質量也就提高了一個檔次。

第七步,創造實施條件并組織實施。

第八步,正式驗收,簽發合格證。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