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戰略創新的實施策略
佚名
內容摘要:現代管理有三大特征,即以人為中心、觀念更新和動態性,無論從哪方面出發,企業管理無一不要求管理創新,而戰略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制高點和難點。本文認為,一個成功的戰略創新包括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戰略創新激發階段、戰略創新實施階段和戰略創新推廣階段。本文通過對戰略創新路徑的深入探析,認為每個階段要采取不同的重點,在戰略創新激發階段重在管理思維的重構,戰略創新的實施階段應重在管理方式的重組,而戰略創新推廣階段要重在市場推廣的重塑。 關鍵詞:管理思維重構 管理方式重組 市場推廣重塑 戰略原指軍事統帥對戰爭全局的策劃和指導,戰略決定著戰爭的勝負。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安東尼認為:“從某些意義上說,戰略規劃是不規則的,因為機會、難題與高明的見解并不按照預定的時間出現,然而一旦它們被察覺就必須立即把握住它們并予以解決?!庇捎趹鹇缘闹匾匚缓蛻鹇砸巹澋牟灰巹t性,使戰略創新植根于企業的管理思維,生長在企業的獨特管理方式中,能否有結果則取決于市場推廣的成敗,因此,戰略要創新,企業就應該關注管理思維的重構、管理方式的重組和市場推廣的重塑。 管理思維重構是戰略創新產生的源泉 一般人類的思維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進行分析、比較、選擇的判斷力,另一種是進行聯想創新、預測的想象力。判斷力依靠的是掌握的事實,而想象力必須把目光投向未知領域,設計未來藍圖,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因此,進行戰略創新,首先要在思維領域進行重構。管理思維的重構是指調整企業對自我的看法和要求,訴諸于企業的“頭腦”,管理思維重構就要打開企業封閉的頭腦,注入新的關于企業內外的信息,在思維領域進行判斷力和想象力的融合,去偽存真,從而得到有關企業長遠發展的新思路、新理念。 領導者的觀念往往是觀念領域的領導者,中國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從另一個角度想,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關鍵靠企業中的權威人物。因此,企業要進行管理思維重構,首先應重視高管層的管理思維重構。進行管理思維重構要以擺脫已經不再有價值的過去為前提。每一位管理者的一項具體任務就是把今天的資源投入到創造未來中去,也就是管理者要花時間、精力去彌補及跳出昨天的行動和決策,切忌不可把過去的成功演變成“經營管理上的自我主義的資產”。然后,管理者就要通過企業的信息系統獲取企業內外的新信息,在頭腦中進行想象和判斷的融合、重構、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發展出關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新構想、新理念,這就有了新戰略的雛形。 管理者的思維重構至關重要,但還應該在整個企業內進行管理思維重構,才能為新戰略的實施打好基礎。整個企業的管理思維重構是戰略創新的土壤,不僅可以在整個企業內激發戰略創新思維,進一步還可以為戰略實施做鋪墊。企業進行管理思維的重構,就要在整個企業內把創新意識、思維重構的理念深入到每個部門、每個人,形成一種企業文化,變成企業的遺傳密碼,使管理思維重構真正變成戰略創新產生的源泉。 管理方式重組是戰略創新實施的保障 通過管理思維重構就有可能在戰略上有所創新,但戰略創新能否成功關鍵靠執行,而戰略創新能否順利實施關鍵是進行管理方式的重組。管理方式重組是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并以在思維領域的新構想、新理念為指導,進行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為戰略創新的執行鋪路搭橋。 戰略創新的執行途徑大部分由領導人決定,領袖人才的選擇和培養是戰略創新能否執行的關鍵。因此,在戰略執行過程中CEO應該扮演一個角色模范,對戰略的執行表現出堅定的信心,高管層效仿CEO,下層主管仿效高管層,如此這般逐級將戰略創新理念傳遞至整個組織。有了執行途徑,還要組建一個“戰略創新執行團隊”,在整個企業內理順一套互動的廣泛的溝通程序,督促戰略創新的執行。 有了戰略創新的傳遞途徑和執行負責人,為了保障戰略的順利實施,必要時還要對組織機構重組和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在戰略執行過程中,通過本質上對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大膽設計,可以使戰略得以順利實施,使戰略創新產品如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獲得巨大飛躍。 通過對管理方式的重組,企業就能選擇最佳的執行路徑,組建優秀的戰略創新執行團隊,建立廣泛的互動溝通,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使企業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保障戰略的順利執行。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戰略執行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溝通的作用。中國古代政治家范仲淹說過:“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政通”應該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政策符合實際,也就是一個好的戰略“行得通”;二就是溝通,廣泛、互動、有效的溝通是戰略執行的疏通劑。 市場推廣重塑是戰略創新成敗的關鍵 企業戰略創新是一個長期的、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企業進行了戰略創新思維的強化、管理方式的重組和戰略創新實施,其后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市場推廣的重塑。不管是什么創新,尤其是戰略創新,只有得到市場的承認和接納,才算功德圓滿,市場推廣的效果是檢驗戰略創新成敗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