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核心競爭力
劉平 況漠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資源之一,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最重要、最廣泛的因素。本文闡述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的內涵及其相互關系,探討了企業通過企業文化建設來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
【關鍵詞】企業管理 核心競爭力 企業文化
自美國管理學家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管理評論》中首次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這一概念之后,有關企業發展及其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就迅速成為企業管理研究的主要內容。對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因素及如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較多,但就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的、深層次的因素——企業文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將在這方面作出探索。
一、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對于什么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學術界有不同的理解,一直未能給出明確的界定。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d,1990)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文中認為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組織中的集合性知識(Collective learning),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多樣化生產經營技術和有機結合多種技術流的知識。蒂斯、皮薩諾和舒恩(Teece、Pisano and Shuen,1990)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提供企業在特定經營中的競爭能力和支柱優勢基礎的一組相異的技能、互補性資產和規則。倫納德·巴頓(Leonard-Barton,2000)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個系統,包括員工的技能、物理體系中的知識、管理系統和價值觀四種形式的技術競爭力。
本文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又稱為“企業核心能力”,是一個企業區別于其它企業且與競爭對手相比更具特色與優勢的能力或特征。它可以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營銷能力等眾多能力要素中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指一個企業所有能力要素構成的綜合競爭能力或整體能力,它通過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表現出來。企業核心競爭力由企業所擁有的企業員工、企業文化、品牌與信譽、客戶、營銷網絡等核心資源和資本及風險管理能力、知識管理能力、人員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構成,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二、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并為企業成員普遍認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團體意識、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的總和。企業文化是一個有著豐富內涵的系統體系,其中包括許多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基本要素。一是企業精神。企業精神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形成和優化出來的群體意識。二是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直接關系到員工和企業的行為,影響企業目標的實現。所以,對企業價值觀的討論,不僅是企業文化關注的中心,也是現代企業管理所關注的重要課題,企業的發展最終是受企業價值觀的支配。三是企業形象。企業形象是指社會公眾和企業成員對企業、企業行為與企業各種活動成果的總體印象和總體評價,反映的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承認程度,體現了企業的聲譽和知名度。企業形象包括人員素質、企業風格、人文環境、發展戰略、文化氛圍、組織外貌等內容。
三、企業文化建設與核心競爭力的關系
1、核心競爭力根植于企業文化之中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核心資源之一,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最重要、最廣泛的因素。它一方面影響企業員工、品牌與信譽等企業核心資源;另一方面對管理能力、技術創新能力、營銷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IBM咨詢公司對世界500強企業的調查研究表明:“建立適應知識經濟的企業文化是世界500強的共同特征。它們出類拔萃的關鍵是優秀的企業文化,其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則根植于它們獨特的企業文化之中。”
2、企業文化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基礎
(1)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企業的發展依靠三方面的積累:第一是人才積累,第二是知識積累,第三是經濟積累。其中經濟積累靠人才積累和知識積累,人才是知識的載體,而企業文化是影響人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企業文化是員工行為和欲望最基本的決定因素,優秀的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通過企業文化培養員工服務社會、奉獻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并輔助以人為本、尊重個人的管理模式,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且這種影響力是持續和長久的。同時,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助于企業吸引優秀人員的加盟并留住自己的人才。
(2)提高企業管理能力。“企業管理根植于文化,企業文化應用于管理。”一方面企業文化的產生受到管理理論發展的催化,另一方面企業文化理論豐富了企業管理理論的內涵。如果說從傳統管理階段到科學管理階段是企業管理的第一次飛躍,那么從科學管理階段到文化管理階段則是企業管理的第二次飛躍。也有學者認為企業文化理論是管理思想理論發展的第四階段。企業文化變革能夠推動管理創新,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文化變革影響企業的經營理念進而影響企業管理創新意識;另一方面影響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人管人氣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就形象地說明了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打造優質團隊。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具有不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如何發揮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使他們互相協作、同心同德,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并肩作戰,就成為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關鍵問題。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在員工中倡導集體主義觀與協作精神,培養員工共同的價值觀和群體意識,強化企業的凝聚力,使其為實現團隊的共同目標而共同奉獻。美國學者哈里斯和莫蘭認為“傳統的組織模式和管理風格正在被逐漸取代和重新定義,因為它們在新的工作文化中變得不合時宜和效益不佳”。
(4)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企業靈魂,簡單的模仿、接受、記憶、重復只能導致落后。影響企業創新的因素很多,如創新意識、創新機制、創新人才、技術能力、設備能力、管理能力等,其中創新意識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沒有創新愿望,一切創新活動都不會發生。為了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可以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一個公平競爭、崇尚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創新氛圍,給員工充分信任和更多的鍛煉機會并允許其犯錯誤,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文化對創新的影響還表現在:隨著企業文化的發展會改變員工的觀念和思維模式,從而對企業創新方式和思維模式產生較大影響。
(5)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的核心,它通過“文化”傳播企業的價值觀、經營宗旨和企業目標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于許多“大眾消費品”來說,由于技術已成熟,不同公司的產品在基本質量上已經大同小異,質量、價格差別化的市場營銷策略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需要,影響顧客購買商品的主要因素是企業形象和服務,因此今后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是企業形象與服務的競爭。企業形象成為企業走向市場特別是走向國際市場的新“護照”。進入20世紀90年代,國內企業紛紛導入CI(CorporationIdentity)設計,希望通過企業識別系統(CIS, CorporationIdentitySystem)來提高和展示企業形象,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留下持續、獨特、良好的印象。企業識別系統由企業理念識別(MindIdentity,簡稱MI)、行為識別(BehaviorIdentity,簡稱BI)和視覺識別(VisualIdentity,簡稱VI)三個系統構成。其中MI是CIS的基礎和基本精神所在,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是企業寶貴的精神資產,是企業不斷成長的根本驅動力。 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建設途徑
1、以人為本,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理念,更新觀念,努力構建現代企業文化
“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營造一個關心人才、尊重人才的發展環境,將“以人為本”貫穿于企業求才、用才、激才、育才的系統工程。貫徹人性化原則,人性化管理重視人的本質和個性發展,其內涵是:注重員工的存在,鼓勵員工的參與,尊重員工的情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促進員工的價值實現。加強現代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創建學習型組織,切實轉變觀念,調整發展思路,從過去注重物質基礎建設,向注重以人力資源開發為中心的文化建設轉變。
2、建立機制,理順關系,將現代企業文化具體化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
沒有制度文化,就沒有嚴謹的秩序、有效的管理;沒有精神文化,就沒有統一的意志和共同的信念;沒有物質文化,就沒有生存的保障、發展的后勁。只有三者的協調發展,才能保證企業生機勃勃,永葆企業生命力。建構現代企業文化,關鍵是構建制度文化,使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有一個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作為制度文化,不能單從技術和物質條件著眼,必須從企業員工的社會需要和心理需求方面來構思、設計和建立。
3、深化改革,創新管理,構建企業文化,必須加強現代企業管理創新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吸引一流人才,提升人力資源素質,增強企業競爭力。構建企業文化同加強企業管理相結合包含以下三個層次。一是將企業文化構建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相結合,形成有利于選拔素質高、懂管理、有潛力的優秀人才,營造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濃厚創業氛圍。二是將企業文化構建與組織企業經營相結合,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嚴格管理,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壯大現代企業品牌形象,探索企業管理制度變革,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企業文化構建與加強企業民主管理相結合,發揮企業員工的主人翁精神,調動企業員工參與民主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企業員工的潛能。
[1] 傅家驥:技術創新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2] 周三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3] 范喜貴:無形·有形:企業文化:管理的第四階段[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 郭國慶、成棟:市場營銷[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5] 張國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與擴散:一種戰略協同的過程[J].經濟管理,2001(20).
[6] 方統法:企業核心能力及其識別[J].經濟管理,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