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論述
張湘石
論文摘要:經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載體科學地體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理念和行動,即把虛的變成實的,把無形的變成有形的,把強大的精神作用轉化為雄厚的物質力量。從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作用、精心設計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妥善處理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創建原則三個方面作以闡述。
論文關鍵詞: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
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是指將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活動內容,因時、因地、因人、因事地蘊涵于各種活動之中,人們在這些切實可行的活動中獲得感悟,從而提高精神文明素質,最終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目的的表現形式和手段。不言而喻,活動載體是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證明,經過精心設計的活動載體科學地體現了精神文明建設的理念和行動,即把虛的變成實的,把無形的變成有形的,把強大的精神作用轉化為雄厚的物質力量。筆者作為一名基層單位的宣傳工作者,現就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做以下論述。
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作用
1.有利于營造精神文明建設的濃郁氛圍 精神文明建設氛圍看起來是一個軟性的東西,卻能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衡量一個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的開展情況,往往把營造精神文明建設氛圍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圍繞“精神文明”這個中軸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即選擇好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載體,一個企業就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企業職工的精神面貌當然也會發生與時俱進的嶄新變化。大連培訓中心之所以能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項殊榮,就是因為不斷地推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各種載體,使培訓中心洋溢著濃厚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同樣,精神文明建設所取得的成績,也是將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與形式比較好地結合起來,而形成了一種可貴的精神文明建設氛圍。 2.有利于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參與熱情 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是廣大職工。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講,精神文明建設一般不能采取強制措施,不能硬性規定職工的參與,只能尊重職工的主觀愿望,讓職工主動地或自主地選擇參加精神文明建設的各種活動。選好載體,滿足職工的需求,引起職工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當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設的各種活動中,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下,使職工自覺感悟到精神文明建設的價值追求、行為規范,從而樹立起“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責任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企業的進步和發展。例如,大連培訓中心利用“文化超市”這種喜聞樂見的載體,每年都要組織一系列的文藝匯演、讀書演講、攝影作品展、家庭才藝展、服裝表演賽等活動,在寓教于樂中激發了職工的參與熱情,促進了職工文明健康習慣的養成,提高了職工的文明素質,從而為培訓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有利于實現精神文明建設的觀念創新 精神文明建設能否真正活躍起來,主要取決于觀念更新。以往,可以說在很長的一個時期里,很多單位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單純是靠強化教育、被動接受,正如一首順口溜所說的那樣:“書記臺上做報告,累得口干舌發燥,臺下職工一大片,迷迷糊糊睡大覺”。可見這種枯燥乏味的方式,其效果極不理想,而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寓教于樂的活動載體,卻能彌補上述這種硬性灌輸帶來的缺陷。當前,職工的文化觀念、知識水平、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審美時尚以及思想情況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如果我們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而完全倚賴于行政性手段,只能把精神文明建設停留在一般號召的層面上,達不到讓職工自覺行動的目的。
二、精心設計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
1.繼承傳統設計活動載體 供電企業在多年來的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涌現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大連培訓中心就是充分利用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傳統載體,比如專題教育活動,主要包括研究活動、培訓活動、形勢報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等,這些活動載體無不對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老瓶新酒,錦上添花”的作用。特別是開展的讀書活動,成為了全體職工成長、成才、成功的重要途徑,構筑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讀書活動具有包含量大、覆蓋面廣、簡便易行的特點,當然不能單純的為了讀書而讀書,而是通過讀書創建學習型企業和培養學習型職工,啟迪心靈,增強才智,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精神文明素質。同時,還在讀書活動的基礎上舉辦了征文和演講比賽,首先領導班子成員必須帶頭參加,每人定期撰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另外職工們也要踴躍參加,可以說一個以“讀書、奮進、建文明企業、做文明職工”為主題的讀書活動,使大連培訓中心精神文明建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2.立足現實創新活動載體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對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載體來說更是如此,這就要求活動載體必須從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出發,從職工不斷變化的思想實際出發,在繼承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的基礎上,使活動載體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具有導向性、富有前瞻性。大連培訓中心開辟的網站就獨有新意,使職工不僅能開闊視野,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術知識,而且能啟迪職工的思路,為企業的雙文明建設出謀劃策。另外,我們對不同的職工層開發的是不同的載體,對于青年職工,開展的是“學習十佳青年”主題活動;對于女職工,開展的是“爭創巾幗崗位標兵”主題活動;對于復轉退伍軍人,開展的是“弘揚報國精神”主題活動;對于共產黨員,開展的主題活動更是層出不窮,僅在2011年就進行了七項主題教育活動,即展示黨員風采、黨員崗位工作標準、緬懷革命先烈新時期再立新功、增強黨性意識堅定理想信念、重溫入黨誓詞、忠誠敬業追求卓越、緬懷革命英名激勵報國熱情等,這都對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艱苦奮斗意識、無私奉獻意識、愛崗敬業意識,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結合供電企業實際突出活動載體 精神文明建設具有豐富的內容,這就決定了其形式上的多樣性,要根據本行業、本企業的特點,體現出活動載體的鮮明個性,而不能生搬硬套,把活動載體拼湊成“百納衣”。作為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命脈的供電企業,承擔著一般企業難以比擬的廣泛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為千家萬戶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是供電企業形象的基本體現。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應該以內質外形建設為載體,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大連培訓中心按照上級部門的統一部署開展了“忠誠企業”教育活動。這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了職工的感恩之心,并凝聚成了忠貞赤誠的愛企業之力。我們制定了“忠誠企業”的活動方案和活動計劃表,著重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教育:一是積極進取教育,二是開創發展教育,三是敬業愛崗教育。在這些教育活動中,職工的心靈得到了凈化,文明素質得以提高,企業形象得以改變,開展這項活動以來,大連培訓中心涌現出了一大批愛崗敬業的先進部門和個人。這種活動載體設計得精妙絕倫、鮮明生動,充分顯示出供電企業開展的精神文明建設,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更高的發展起點上,而又要邁出新的更加有力的步伐。
三、妥善處理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創建原則
1.活動載體要遵循科學性原則 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創建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隨隨便便,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要在其“形散”的背后,做到“神”不散,即遵循精神文明建設自身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堅持以人為本,激發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使職工在智力、體力、人格、情趣和社會性諸多方面都能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基于這一原則,我們必須正確認識、精心選擇、合理運用載體,把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內容、目標、任務融會、貫穿、滲透、結合于各種有形的載體之中,變抽象為具體,變虛功為實做,從而使精神文明建設看得見、摸得著。這就要求我們在拓展活動載體時,首先要深入到廣大職工中,了解他們想什么、有什么愿望,從他們的愿望出發,以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另外,要關注運行過程,載體的創建是一個過程,要使這個過程健康有效,就要付諸實施,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力求對活動的進展狀態做到全過程控制。大連培訓中心在2012年初開展了“情系困難職工”的獻愛心活動,初春開展了“踏青”活動和“徒步行走”活動,在“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節日開展了主題活動,當然還有根據上級部署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開展的其他主題活動,盡管活動載體名目繁多,但是我們總是用“精神文明”這一根主線把這些活動有機地連結在一起,突出了它的科學性原則,不搞形式,不走過場,不追求表面活動的轟動效應,讓職工每經歷一次活動心靈都能得到一次凈化,文明水準都能得到一次提高。 2.活動載體要強調實效性原則 精神文明建設的活動載體必須明確定位、明確目標,合理安排活動內容,確定最有效的載體,不能簡單地搞生搬硬套,不能搞一陣風、趕時髦,不能光喊一些抽象和空洞的口號,要在產生實際效果上下工夫,否則就會流于形式,成為空中樓閣。所以在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的設計上,應以追求“轉變作風、增產增效,弘揚正氣、促進文明”等實際效果為目的,與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有機結合,真正打造成內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精神文明建設品牌,使精神文明建設結出豐碩的成果。 3.活動載體要實行簡便性原則 職工在供電企業中的主要活動是生產經營,從這層意義上來講,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載體搞得太復雜、太繁瑣,要從時間、內容、形式、空間上加以考慮,活動載體要簡單明了,活動內容要通俗易懂,具有可操作性,大連培訓中心在精神文明建設中就比較注意這方面的問題。要著眼于長遠,即把大連培訓中心創建成為網省公司提供人才支撐的強大陣地作為雙文明建設的目標,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載體活動中,但是也不能急于求成,而是有條不紊地分階段、分步驟,通過一個又一個的載體活動,來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進而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目的,從而使載體活動變得比較輕松,寓教于樂,職工們樂意接受,人人都能參加。另外,不要過多占用職工的精力和時間,避免職工把這些活動當成負擔,切實使職工在載體活動中享受到工作的快樂、學習的快樂以及受教育和受培訓的快樂。 總之,活動載體要成為一座誰都能走過的“橋”,誰都能坐上的“船”,“橋”和“船”往來穿梭,讓職工感受到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無限魅力,從而實現“要我這樣做”到“我要這么做”的根本轉變,這樣就能提高職工們的文明程度,使每個職工的精神面貌都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