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策略
佚名
【摘要】我國建筑業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安全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給施工企業和建設項目的業主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建筑業的持續發展和建筑企業的競爭能力。所以,建筑企業建立實施現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為實現安全生產和提高建筑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產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設備的運行安全,產品使用的安全,既是企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穩定需要。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企業的安全管理系統是人、社會、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構成的大協調系統。而我國建筑企業實行的傳統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種種弊端,己經不適應現代建設工程和行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建筑企業建立實施現代化安全管理制度就成為實現安全生產和提高建筑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根本措施。 1、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根據2004年的統計數字,目前建筑企業達4.5萬個,建筑業從業人員3050萬人(其中80%以上為農民工),占全國工業企業總從業人員的三分之一強,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5.06%,占全世界建筑業從業人數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歷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基本建設。2004年我國基本建設投資達到14440億元,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6.6%.近幾年來,建筑業總產值平均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長。 從建筑業所有制結構來看,現有國有建筑企業9458家,占整個建筑企業5%,從業人數765萬人,占建筑業人數的25%;城鎮集體企業26.818家,占整個建筑企業的60%,從業人數1003萬人,占建筑業從業人數的33%;鄉鎮建筑企業和個體建設者的從業人數占整個建筑業人數的42%。如此的產業規模、發展速度、結構布局和施工層次以及龐大的施工現場和施工隊伍,給建筑業安全生產管理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歷史上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建設。建筑安全與健康水平在管理上、技術上進一步提高,可使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建筑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得到更好的保護,使建筑業避免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經濟損失,使成千上萬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少遭受一些傷害和痛苦。經過幾十年的探索,世界各國,特別是英、美、日等國在職業安全與健康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積累了大量經驗,建筑業的傷亡率持續下降。我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筑業的因工死亡率也在不斷下降。 2 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場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針對項目班組長和項目經理的安全教育和培圳時間同樣不足,導致他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視安全工作或者不懂得如何將安全管理工作與項目的其它各項管理工作相結合,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針對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培訓主要是由項目部依照規章制度執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指導,因此,很多項目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就會減少安全培訓的時間和強度,導致很多的施工人員從進入現場開始就成為“危險源。這些都是今后安全管理工作中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 2.1 安全管理保證體系被削弱 一些企業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和經營管理的需要,原來的機構人員被重新調整,出現了撤銷或兼并安全管理機構,甚至出現了取消專職安全員的現象,從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監督檢查的力度,導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2.2 重效益、輕安全的思想惡性膨脹 隨著企業自主權的不斷擴大,企業支配國家財產、追求自己獨立經濟利益的意識不斷增強,考慮得較多的是生產、經營、效益、利益、利潤等硬性指標,而對安全效益的隱形性不甚了解,致使不能正確對待“企業效益、”安全生產“二者關系,對”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貫徹不力,忽視了對安全生產的管理,造成管理不嚴,責任不到位,承包者鉆政府宏觀管理機制尚不完善的空子,短期行為嚴重,單純追求近期利潤,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資,重效益、輕安全的思想惡性膨脹。 3 我國建筑業安全管理對策 針對以上分析提出的建筑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的對策加以解決。
3.1 必須依法管理安全生產 實施依法管理安全生產,依法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依法查處責任事故,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保證。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安全生產法規體系,清理不適用的法規,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日常的監察,減少效果不大的大檢查。 3.2 認真落實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組織措施。多年實踐證明,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得好,安全狀況就好,反之安全狀況就差。為了能夠落實好安全生產責任制,首先必須對各級各類人員及各部門在安全生產工作中的責、權、利進行明確界定,責、權、利不清,責任制也很難落實。通過與各級各類人員、各部門層層落實簽定《安全生產責任書》的形式,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并按責任和要求追究責任。 3.3 必須理順安全生產管理體制 統一、高效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體制,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體制保證,全國應建立一支統一的能獨立行使監察職能的安全生產監督隊伍,保證政令暢通,利于協調;應將監督一個對象、多個部門負責的職能集中到一個部門,保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統一、高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必須從企業的整體出發,建立現代化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管理的重點放茌事故預防的整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業達到最佳安全狀態。 3.4 積極開展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工作 安全性評價和風險評估是安全管理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即對一個單位安全基礎的現狀和水平進行正確的評價,并對各方面危險因素的多少及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以明確反事故斗爭的重點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實現超前控制,減少和消滅事故。 3.5 加強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人員素質 提高人員素質不僅僅是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也是企業整體發展的需要。要重點把握好培訓對象、內容、形式、效果等4個環節,切實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培訓對象的層次性和培訓形式的多樣性,把職工安全知識、安全技術水平、業務能力與職工個人業績考核相結合,與激勵機制相結合,使企業管理人員及職工達到較高的業務水平、較強的分析判斷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使廣大職工把安全作為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實現安全工作“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從基地、教材、教師隊伍三項建設入手,加強企業宣教培訓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全員安全培訓工作。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依法接受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要把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主題內容之一,納入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布局。 4 結語: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始終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作為主要產業之一的建筑業更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我國建筑業落后的安全管理必然會影響整個建筑業的形象和競爭能力。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如何進行才是最合理、最可靠的、值得我們不斷深入地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