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基層保險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未知
摘要:本文首先論述了基層保險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基層保險企業經營管理的對策,以期望對基層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有所益處。
關鍵詞:基層保險企業 經營管理 問題與對策
前言: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創新,保險事業正逐步走向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并發揮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問題成為值得關注的熱點。
一、基層保險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不正當競爭在保險公司的業務經營中埋下了隱患。
一些保險公司為了招攬業務而違背保險條款,盲目擴大保險責任或競相降低保險費率。另外,在支付代理費方面,財政部規定了具體的標準和辦法,既有利于保險公司開展公平競爭,同時也維護保險公司經濟效益,但有的保險公司的代理手續費支付大大高于規定標準。高昂的保險手續代理費,顛倒了保險人和保險代理人之間的關系,不但會使保險市場秩序混亂,保險信譽下降,而且大大提高了保險經營成本。為保險公司經營埋下了潛在的隱患,將給保險公司帶來大的損失。
(二)內部機制不健全,是風險存在的重要原因。
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是在安全經營前提下取得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而內部機制的不健全,管理工作的跟不上或制度執行的不嚴格都給保險公司造成了經營風險,如不堅持驗車承保,不調查研究,不勘查第一現場,造成個別人內外勾結騙賠等。疏漏的規章制度為一些投機者開了方便之門,使經營存在著風險。
(三)員工知識面窄,素質偏低,難以消除經營風險。
保險行業由于被保險單位的多樣性,要求保險公司中要有既精通保險業務而又對其他各業比較熟悉的人才,才能防止發生風險。但我國目前的保險人員素質不高,跨行業人才更是稀少,這就不可避免地為保險公司經營帶來風險,比如醫療保險,因保險業中普遍缺乏醫學或法醫學方面的專門人才,因而對傷者住院醫療費用是否合理,對鑒定人員的傷殘或評定是否客觀均無法審核,這就難免造成多賠、重賠。同時,存在著一些保險人與投保人合伙“吃保險”的現象。一些保險業務人員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上門展業的同時,總是有意或無意地暗示保戶出一些事故,而后他們再利用賠款做為保戶應交納的保險費。這種以賠頂保現象,使業務員在以一己之利下為公司帶來了虛假的繁榮,而實際上是保戶們以保險公司的錢來“玩”保險公司,這種隱形的風險破壞了保險事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妨礙了保險業的正常發展。
(四)法制觀念淡薄,是保險公司經營風險的重要致因。
做為保險機構,在展業活動中有賴于相關部門的協作。但由于社會法制觀念淡薄,受人情風、地方保護主義的狹隘利益的驅使,做假證明,合伙騙賠的案件屢見不鮮。例如:車輛保險,當被保車輛在外地出險,由于保險公司不能直接及時赴往現場,這就需靠外地交警的現場勘查報告,或委托當地保險公司協助查明事件的全部情況。但在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下,其材料的準確性會大打折扣,不該賠的賠了,該少賠的多賠了。有時當遇到車輛出事,一車有保險而另一車無保險時,還會出現他們協商把責任全部推在投保車上,把損失全部轉嫁給保險公司的情況。保險公司做為經營企業而不是執法部門,在調查事件時往往也很難查到事件真相,或者對方干脆拒不配合的情況并不少見。
(五)規模與效益的關系尚未理順,盲目擴大規模對保險業帶來風險。
由于保險業經營的風險是無法預計其發生時間和程度的,但基于大數原則、概率論等合理計算建立起來的保險基金具有可靠的科學依據,在未遇到特大自然災害的正常年份,保險公司在科學管理前提下,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不斷增長,逐步擴大積累,增強償付能力。遵循大數原則,保險人必然要擴大承保面,承擔更多更分散的標的,但由于保險市場的競爭決策者為了占領市場或收復失地,容易不切實際地制定出任務指標和增長率,通過逐級分解達到基層。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由于各地條件不同和從業人員心態不同,出現了不該保的保了,不該賠的賠了,不良的經營思想人為地給經營造成了風險。
二、加強基層保險企業經營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保險業宣傳工作
加強保險業宣傳工作,使全社會認識了解保險,監督保險業的運作,促使其走上規范化道路。由于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原因我國保險意識很淡薄,因此要加大對保險知識的宣傳,使人們對保險有所了解,一方面減少人們因無知而給保險經營造成的風險;另一方面有利于公眾對投保人和保險人的監督,既減少了保險公司業務中的失誤,同時對騙賠等行為及時發現并制止,從而減少風險。
(二)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加強防范風險的能力
基層保險公司要切實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層層落實到人,對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環節要認真審核,仔細檢查,對投保標的要進行仔細調查研究,從根源上杜絕騙賠風險;對出險標的要主動出擊,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資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手段,阻止和有力打擊騙賠、詐賠、案件的發生;同時要建立健全以核保、核賠、投資風險控制為主要內容的內控制度,嚴格防范各種保單、批單、保險協議等可能帶來的風險,堅持“雙人勘察交叉復核,分級核損,終審歸案”的原則,防止假賠、騙賠案的發生。
(三)轉變經營方式,走集約化經營之路
目前許多經營風險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型經營,盲目追求發展速度。因此,在代理熱背后是高傭金的代價,為了拉住客戶,出現以賠頂保的現象,出現了內外勾結詐賠、騙賠案件。為了拓展業務私自代理點,挪用公款,截留賠款,挪用保費等違法問題時有發生。因此,基層保險公司應盡快轉變經營方式,走集約化經營之路,拓展業務以獲得利潤為前提,以利潤作為展業的考核指標,按照財政部規定的傭金率支付手續費,減少不合理開支,糾正為擴展業務而不惜代價的經營思想。
(四)提高公司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良好的素質是企業保持穩健和減少風險的關鍵,首先要注意引進人才。其次是加強員工的培訓工作,領導要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嚴格紀律,防止各種不良思想的侵蝕。再次是對代理人、業務員的招聘使用要嚴格把關,認真審核,加強管理、監督,避免一些人利用機會以保險公司名義坑害保戶,損害公司利益和聲譽。
[1]郭頌平,趙春梅.保險的管理[M].北京: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3.
[2]姚海明.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 [M].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