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O2O:是傳統商業借助互聯網對抗并打敗純電商的模式
謝龍恩
聞美團大眾合并新公司又融資33億美金,感覺這資本真的是太有錢,已經是雞肋,卻怕覆水難收,硬著頭皮繼續撐,看美國人還能讓中概股上市嗎。
當groupon短暫爆發后,國內資本風起云涌,開始了團購O2O的競速之路,沒有人沉下來推演其幾年之后的路?;蛟S,太多國外互聯網模式搬進中國創造了商業奇跡,對這個行業來說,大家認為慢了不是死,而是“慢了意味著錯過,意味著沒有進入的機會”。
千團大戰,燒錢大戰,合并大戰,下一步呢?或許大家都是走著瞧吧。筆者從事傳統商業研究和商業拓展數年,14年開始了互聯網研究的奇妙之旅,在各種細分O2O爆發的時候,筆者真的笑了,家政O2O,生鮮O2O,美發O2O,寵物O2O,網上超市O2O......互聯網真的是一個堪比宇宙能容納萬物的商業模式。這不,15年已經死得差不多了。
然而,喧囂中O2O們沒有對用戶精細化研究,只是一廂情愿的把用戶往互聯網盤子里塞,結果可想而知。包括目前“最成功”的美大百度糯米,離成功還遠得很,未來這幾家大佬的結局一定是合并,而且合并后也并非說就能成功。
O2O本意為線上到線下消費,其意義在于線上宣傳,線下體驗和消費,這和阿里天貓等模式不同加上了線下體驗這個功能。但是現在的O2O給的是“線上看了團購,去線下吃/買”,這就生生的取消了“體驗”,把這個模式畸變成了“優惠”模式,這不,商家優惠了還不夠,平臺還燒錢給優惠。難道O2O們真的認為優惠能成就霸業?殊不知光靠優惠連天貓淘寶這線上模式都無法成就霸業的。
其實,O2O,雖然是互聯網商業,但核心是線下體驗和消費,那么請給把研究和開發多放在線下,這才是O2O對傳統商業的整合,以及對純電商模式的競爭。
試想,如果有這樣一個O2O,暫時叫“城市商圈地圖”吧。
這個互聯網產品,以商圈為入口(覆蓋周邊2公里全商業,中心點是KA賣場),能夠把一個城市的所有商圈的所有業態的經營和信息快速簡潔清晰的發布,讓用戶在逛街之前能清楚的看到每個商圈的每個品類每個品牌每種產品的價格和活動信息,互聯網只是搭設一個平臺,讓商圈與商圈競爭,讓傳統商業和電商競爭。其實,自從電商的肆虐開啟,傳統商業的價格已經回歸理性,甚至很多產品比線上還要便宜的,只是,用戶不知道罷了。
——當平臺成為展示城市的各種一站式商圈、并展示商圈業態、品牌及品種的優惠信息、且用戶能輕松搜索到需要的線下商家后,加上這些商圈本身具有的線下體驗功能和精神需求,這才是傳統商業反攻純電商的開始。
個人認為,這樣的平臺,才是O2O。而從一開始,O2O就成了餐飲優惠的定式,定位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其他細分更是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