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淺議老子的“道”

蘇曉輝

[摘要] 道家思想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思想,由春秋時期發展至今,從單純的政治思想演化成宗教,淵源流傳,博大精深。本文將通過推理的方法對“道”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 道家;老子;道

一、歷史背景

道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四大顯學之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能和儒家伯仲相稱得學派,它的道理深藏在玄妙的語言之中,無為之中大有作為。

先說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老子這個人本身就很神秘莫測,他的真實姓名、籍貫、享年,無一不成問題,甚至有人懷疑是否真的存在過這樣一個人。多數說法認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曾做過周朝管理圖書的史官,后因不滿當時動蕩變革的社會現實而悄然隱退,不知所終,但他的《道德經》卻被后世奉為經典,世代傳頌。

二、“道”的涵義

老子是一個絕對的隱士,他從不寄希望于帝王,只遵從他所信奉的“道”。那么,這個“道”是什么呢?“道”最原始的解釋,就是“道路”,引申一步就可以理解為“事物運行的軌跡”,也就是“事物的規律,本質”。

從象形文字的角度去看,“道”這個字的甲骨文寫法有很多,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寫法的風格也有很大不同:

有象形單純的道路的 ,這完全是一個人走在一個十字路口處。

也有和我們今天的“道”字相近的 。

還有一類介于象形和現代漢字之間的寫法 ,我們可以從下半部分看出道路的形狀來,中間應該是一個完整的人,上半部分近似于現代漢字中的“首”,下半部分有象征“足”的意象。我們可以把上邊的部分看成一個人的頭,連接著通往天上的另一條道路,從“道”字最廣闊最宏大的角度考慮,可以將這個字看作,一個人足下于大地相連,頭上與蒼天相連,天、地、人相統一,將人融入自然,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這就是“道”。

三、“道”的推理

《老子》二十五章中曾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說“道”是宇宙的根本,是價值判斷的標準,先于一切物質而存在,是一種理想的狀態。 “道”是一個玄妙至極的概念,它到底是什么?宇宙的本源又是什么?我想嘗試用邏輯方法來推理一下老子關于“道”的理論:

已知一:無生有(1);已知二:道生一(2);“一”是物質或意識的,也就是“有”(3);由(1)(2)(3)得出:“道”有可能是“無”(4)。又因為:“道”是確實存在的,而不是沒有(5);由(4)(5)得出:“道”不是“無”,而是“非有”和“非無”的并集(6)。已知三:“道”無形無象,不可用感官感受(7);由(7)得出:“道”不是物質(8)。道可道,非常道,即:常“道”(真正的“道”)不可道(9);由(9)得出:“道”不是意識(10)。由(8)(10)得出:“道”既不是物質也不知意識,即“非物質”和“非意識”的并集(11)。由(6)(11)得出:“道”是一種不可被認知的存在。

最后,又回到了最初的問題,“道”究竟是什么,它超出了我們所能思考的能力范圍,這也導致了一種不可知論,就像老子說的:“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那么,知道與不知道,明白與不明白都是循環的,“無為”,心平氣和,不勉強,不強求,順其自然,“道”便能了然于心了。這也正好驗證了老子的理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遵循自然規律,順其自然發展。

事物可以無條件的向其相反的方向變化,就像道教中的太極陰陽圖,黑白兩極此消彼長,總向著對立的方向運動著,但是這兩者無論怎樣運動變化,都始終保持著一種總體上的平衡,而在這其中維系著平衡的力量就是“道”。它并不刻意去控制變化的趨勢,但卻能夠以一種潛在規則的形式維護著總體的穩定,任憑陰陽兩極變化無章,相互侵占,它們也只能各占圓的一半位置,誰也不能多出來一點。

這就是對“道”的一些簡單的闡述和理解,老子的“道”雖然有些被動和出世,但是對于古代辯證法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對我們的人生也有著一定參考價值。

[

[1] 范應元,黃曙輝著.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余世存著.老子傳[M].海南:海南出版社,2010

[3] 陳立文.道家思想與中國傳統文藝的自然境界[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200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