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佚名
摘 要 皮亞杰提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重新發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遞給他?!蹦敲?,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本文就以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作能力做以下幾點嘗試。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創新能力 培養
一、從情境中培養教學情境的創設,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發思考,促使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
如:在教學一年級“找規律”時,課件出示動畫藍貓和淘氣來為我們布置教室設計的不同方案,藍貓設計的顏色較雜亂,淘氣設計的有規律,師:你覺得誰設計得更好一些,為什么?通過從逼真的情境、形象化的語言,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營造輕松愉快的氣氛。以孩子喜歡的藍貓、淘氣設計方案的對比,創生問題,引出思考,誘發探究思維,讓學生通過對比感知規律。 二、從生活實際中提升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立足生活的教育,就是說教育源于生活,決定于生活,是從生活教育的基礎而言的。先生說過:“生活就是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過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過糊里糊涂的生活,便是受糊里糊涂的教育。”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學以致用,把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與具有生活實際背景的數學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開闊學生數學視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體驗數學的實用價值,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味為生動、變模仿為創新。例如“購物中的數學問題” “生活中的時、分、秒問題等等,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切身感知了知識,調動了學習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三、從操作中引發
動手操作是小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發現問題的重要途徑。
在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活動、探索、思考的環境,使學生在“動”中感知,在“動”中領悟,在“動”中探究,在“動”中引發創新思維。如:在教“長方體的體積計算”是,我先讓學生將12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長方體,試試看有幾種不同的排法,然后讓學生敘述操作順序,填寫操作的數據,即小正方形的總個數、每排個數、排數、層數分別是多少,最后,根據表中數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得出小正方形的總個數與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的關系,進而推出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之間的關系,在此操作中引發學生概括出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可謂水到渠成。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游戲教學已逐步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和興趣。在教學中,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他們愛玩的游戲引入課堂,不僅能調節學生的精神,而且能寓教學于游戲之中,使學生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后,通過輕松愉快的游戲鞏固已獲得的知識,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游戲,學習新的知識,促進知識的遷移。
游戲教學還能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又將轉化成為學生繼續學習的一種神秘的動力。如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以后,教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如:(1)白鴿送信 (2)找朋友(3)做小醫生(4)小蝌蚪找媽媽(5)開火車……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既能調動學生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思考、體悟、創生問題。
五、從討論中發現
討論能激發人的熱情,人人自由發言、互相影響、互相感染、形成的熱潮突破固有的觀念束縛,促使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思維能力。教學中通過媒體呈現讓學生積極參與對教學問題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變為主動參與,敢于探索發現自己觀點和獨特見解。
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后,師生總結規律(周長相等的長方形,長于寬相差越小,面積越大,當長于寬相等時,面積最大),教師課件出示 :小紅的奶奶養了幾百只鴨,想用24米長的纖維網圍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鴨圈,要想圍成的面積最大,真不知怎么圍才好,你能幫幫她嗎?請同學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1:在院墻中央圍一個邊長是6米的正方形鴨圈,面積是36平方米最大。
生2:我們可借一面院墻,圍成一個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鴨圈,面積是64平方米。
生3:靠院墻的兩邊是7米,與院墻平行的邊長是10米,所圍成的長方形的面積是70平方米,比64平方米大。
生4:70平方米不是最大,如果靠院墻的兩邊各長6米,與院墻平行的邊長是12米,圍成的長方形面積就是72平方米。
生5:我們組是借用兩面院墻的一角,設計一個邊長是12米的正方形鴨圈,面積是144平方米。
學生根據老奶奶家的實際情況討論后設計鴨圈,方法不一,最后生5的設計不僅保證了鴨圈面積最大,而且還對院墻的一角綜合利用。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潛能得到開發,創造意識得到發展,學習成為富有挑戰充滿發現的一件樂事。
教學是一門藝術,我們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發展的眼光精心設計,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創造條件,讓學生樂學、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