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關于簡析漢語新詞與對外漢語教學

于雙雙

: 摘要:在語言系統的各個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中,詞匯系統是最為活躍的,社會生活的變化總能在語言深處引起不小的漣漪。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說過:“沒有語法,人們還能進行一些言語交流,但是沒有詞匯,人們就根本無法說話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新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詞語;對外漢語;教學

一、對外漢語教學中新詞新語教學的背景和問題

(一)漢語新詞新語的涌現及世界漢語教學的新特點。

詞匯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新詞語又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有一定流動性的。新詞語作為詞匯中的“新鮮血液”,是隨時代變化而變化不斷涌現出新的詞匯。例如:“MP3,音樂肥料,IT產業,健美浴,嘉年華,亞健康等,此類新詞語都是社會的變化最直接的產物。對新詞語的理解和掌握,成為人們使用漢語進行交際的重要一環。尤其是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更是順利進行信息傳遞和信息交換的不可或缺的條件。與此同時對外漢語教學也隨之出現了新的特點:當前,人們學習漢語時更加注重其實用性,多數漢語學習者秉著在學習中“學以致用”的強烈愿望和要求。任繼愈先生曾經這樣說過:“50年前,外國人學習漢語,研究中國文化,多從考古、社會學、民族學著眼。但今天世界各國學者學習漢語,研究中國文化,是企圖認識、了解這個活生生的國家,要和它打交道,建立長期關系。”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語言學習者除了在傳統方式下學習漢語外,他們更注重增加漢語學習中“習得”的比重。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現實的問題:新詞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如果大家對語料中大量使用的新詞新語不熟悉、不離解,就會造成嚴重的障礙。

(二)新詞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新詞語作為現代漢語詞匯中的“先鋒”卻由于其不穩定性和多變性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備受冷落。大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目前,1992年出版的《漢語水平詞匯和漢字等級大綱》中根據湯志祥的統計,這本書中新詞僅占總數的0。125%,如此微小的新詞語比例,完全可以忽略不計。80年后大約10年間產生了上萬的新詞語,這些后產生的新的詞匯卻一直沒有在大綱中出現。新詞語的教學問題尚未得到系統的論證,相關的教學實踐就更為少見。這就使得對外漢語教學中缺乏新詞語的教學內容。

2.關于新詞語的教材常見的主要有兩本《報刊閱讀基礎》、《當代中國話題》。有人專門對這兩本教材的新詞語進行過分析和整理,其中新詞語113條,經濟類的新詞語有27條,政治法律類的新詞語 21條,科教文衛類的新詞語41條,社會生活類的新詞語19條,國家統一、社會安全類5條。這些為數不多的新詞語中大多數還是八、九十年代出現的,這反映了我們教材編寫的滯后性以及對于新詞語的吸收落的后狀況。

3.受現有教學大綱、課程規范、教材制定等條件的限制,漢語新詞語教學還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哪一門課程是專門介紹漢語新詞語的。這樣使得漢語教學和漢語應用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脫節。沒有計劃性和針對性的講解,所以這并不利于新詞語教學的開展。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注意新詞新語的必要性及作用

新詞新語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從教學效果和目的及漢語的自身狀況上講,和語音、語法相比,語言要素中變化最快的就是詞匯要素。當前,新詞語已成為社會和語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當今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更有效地使漢語學習者接觸和掌握新詞語。如果我們不認真的對待此事,漢語教學就會變的沒有生機與活力,就會脫離活生生的社會現實。詞匯教學一直是以某種大綱或詞表為范圍,注重系統而靜態的分析與考察詞匯,卻很少去進行動態的追蹤和關注,這使得漢語詞匯的新成分不能及時引入教學中,導致新詞語教學成為漢語詞匯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新詞語教學的開展,不但可以使詞匯教學的內容得以完善,使詞匯教學工作與時俱進,更可以豐富漢語學習者的漢語材料庫。同時,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漢語媒體不但對漢語學習者的生活有著深刻的影響,而且也為其接觸和學習漢語提供了重要的語料來源,是漢語學習環境的重要組成方面。新詞語活躍在各類媒體中。 國家語委近年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表明,每年媒體都有大量的新詞語使用,成為當下中國語言生活的一個特色。由此可見新詞語與媒體的重要關系。在與媒體的接觸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更為主動地學習從而接觸到豐富多樣的漢語材料,獲得更為實用的漢語能力用于日常生活的真實情景中。因此,新詞語的教學可以使漢語學習者更好地在媒體上獲取、傳遞和交換信息。還有,新詞語和漢文化關系密切。中國的文化是不斷動態變化的,而非靜止的,是向外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是前后相承的,而不是割裂的。從文化的角度講,新詞語在出現和流行的同時,內涵著諸多文化性的因素。新詞語在蘊涵著傳統文化的因子的同時,也更多地折射著當代社會文化的影子。新詞語一般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原因下出現的,通常是與社會的發展、進步和變遷相伴隨著,是當代中國社會各個領域新的動態和信息的反應。通過新詞語教學,既可以使漢語學習者知道并掌握新詞語的特點和內部規律,了解新詞語的類型和語義特征,又可以啟發學生學習漢語中將來出現的新詞語。

其次,從學習者的實際應用效果上、對猜測,理解,運用新詞語的能力上,其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當今社會,新詞語的大量涌現已使其在漢語詞匯中占據了相當的分量。尤其是在新聞,報刊等注重時效性的文體中出現的更是頻繁。據我們了解,現在很多學校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已經開設了新聞,報刊閱讀課程,這無疑會將外國留學生的漢語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這類課程中除了要教給學生新聞,報刊的文體特點之外,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新詞語的教學。新詞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外國留學生具備一定的猜測,理解和運用新詞語的能力,從而跨過新詞語的理解障礙,提高閱讀速度和質量。

新詞語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有利于學習者接觸中國的新文化,提高他們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尤其是近年來網絡語言的發展和更新更加速了新詞語的流行程度。如果學習者可以了解一些網絡流行詞語,有利于加深他們對于漢文化的了解和提高學習漢語的興趣有非常大的幫助。例如網絡詞匯里的:CU、OIC、1314、3X、818、斑竹、倒、雷、閃、板凳、板斧、給力、童鞋、東東、路過等,這些網路新詞學習起來都很有意思。

其次,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語言和社會交際能力,擴大他們交際范圍。對外漢語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學習者的聽、說、讀、寫等交際能力,使之融入漢語的文化環境,因此閱讀、聽廣播、看電視、上網是學習者提高漢語交際能力,擴大交際范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這樣才能了解中國社會各個層面的文化。

三、結語

在當前國際文化交流日益活躍、社會生活日益豐富的形勢下,注重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新詞新語教學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新詞新語的引入,將為對外漢語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追隨時代前沿。我們相信,新詞新語的教學能夠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原則和學科建設等諸多方面產生積極的影響,并引發相關問題深入的思考。

[1]黃冰.《今日財富》.2009年11月

[2]湯志祥.漢語新詞和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第2期

[3]何彥杰.對外漢語新詞教學.《漢語文教學》.2008第2期

[4]白朝霞.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新詞新語問題.《德州學院學報》.2007.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