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国产日本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国产一级毛片视频,草莓视频在线观看精品最新

加急見刊

試析社會文化對鎮平方言詞匯的影響

張力

論文關鍵詞:鎮平方言詞匯文化

論文摘 要:作為北方方言的一種,鎮平方言雖然很接近普通話,但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有自己的一些特點。許多詞語具有濃厚的方言色彩,構詞形式也別具一格。方言作為地域文化的一個載體,不僅體現了地區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特點,也與方言地域的人文歷史,文化心理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探討鎮平方言與豫西南文化心理的關系,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對方言的影響,為更好地研究方言開拓一個視角。

一、鎮平方言詞語的來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一個地域里肯定有與之相互依存的語言。著名的英國語言學家帕默爾曾經說過:“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得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1]一個民族的語言反映了這個民族的文化,當然,一個地方的方言也必然是這個地方文化的寫照。從社會文化角度對鎮平方言詞匯的來源進行分析,探討社會文化和鎮平方言的關系,能增加我們對鎮平方言的認識。

鎮平方言中有許多詞語的由來一方面受到人口遷移的影響,另一方面與豫西南地區的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下面我們將從人口遷移、地方歷史、地理環境、地方習俗、文化習俗以及文化心態等幾個方面來分析鎮平方言詞匯。[2]

(一)人口遷移對鎮平方言的影響

元朝末年,元朝政府實行殘暴統治,再加上這時黃河淮河泛濫不斷,饑荒頻發,農民起義風起云涌,元朝政府實行血腥鎮壓,使得廣大中原人跡罕至。而山西地區沒有受到戰亂的禍害,一片繁榮的景象。明初為了鞏固政權和發展經濟,先后八次組織大規模的移民活動。而河南鎮平就是一個重要的遷入地,這在民國初年編修的《洪洞縣志》里面有記載“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民于北平、山東、河南等地,樹下為集合之所。傳聞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憑照川資”。[3]在現有的鎮平方言中還保存有大量的山西方言特色。如,李小平關于山西臨縣方言中“打”字的分析,普通話中說“雞蛋打了”,“打粥”,“打柴”,在山西臨縣話中則分別說成是“雞蛋搗爛哩”,“舀粥”,“砍柴”。[4]臨縣中的這些說法在鎮平方言中也有出現,可能就是大遷移時帶來的。還有鎮平方言中還存在一些普通話中“打”字沒有的意項,如牲畜交配在鎮平方言中稱作“打圈”等等,這些用法在山西方言中也有出現。

(二)地方歷史對鎮平方言的影響

一個地區的方言是在歷史上就形成的,要了解一個地區的一些方言詞匯,就要從它的歷史文化角度去分析。

鎮平名字的由來,是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鎮平在西漢的時候為涅陽縣和涅陽侯邑,后來在歷史上幾次改名,在隋開皇元年(581年),改涅陽為可陽。[5]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始置鎮平縣,是金朝統治者為了顯示鎮壓平定境內的信心和決心而起的名字。[6]

其實鎮平方言中許多詞語都與地方歷史文化有,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考證這些方言,有助于加深我們對這些詞匯的理解。

(三)地理環境對鎮平方言的影響

一個地區的地理環境對其范圍內的方言詞匯也是有著很大制約作用的,一個地區的環境決定這個地區方言的使用類型及其頻率。

鎮平地處南陽盆地之中,地勢低平,沒有特別大的山,對于一些高度不超過100米的“山”都稱作“小土坡”或者“山個鱗”。不像大山特別多的黃土高原,對于山的大小有各種不同的稱謂,如“山崖”、“山溝”、“山腰”、“山峰”等等。盆地的地形也決定了這個地方缺少大江、大河,在鎮平方言中也就沒有沿海地區像“海灘”、“海神”、“三角洲”這些詞匯。以上關于山的、海的詞匯即使在鎮平方言中出現人們使用的頻率也不會太大。 當然,盆地也有盆地的文化,地勢低平、水源充足的有利條件,便利于人們進行耕作,因此在鎮平方言中有許多關于農產品和農用工具的方言詞匯。如鎮平方言中關于農產品的詞匯有:“苞谷(玉米)”、“包包菜(卷心菜)”“紅薯面”;關于農業用具的詞匯有:“鐵耙”、“木耙”、“拆锨”、“揚锨”、“鏵”、“犁”等。還有許多關于農業生產方面的諺語:“棗發芽,種棉花”、“白露到霜降,種麥不慌張”等等。

(四)地方習俗對鎮平方言的影響

一個地區的習俗往往帶有很濃烈的封建色彩,由于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經濟,使得各個地區之間交往溝通相對比較閉塞,這句造成各個地方的習俗有很大的不同。習俗不同,反映習俗的民俗語言肯定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鎮平方言中還有許多關于婚姻和喪葬的詞匯,這些詞匯的形成與當地風俗有密切的關系。如:“摺酒缸”是指在婚慶的時候幫助新郎喝酒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酒量比較大,像酒缸一樣。“撞門禮”是指在結婚當天去接新娘時,按照習俗送給新娘家的禮品。“撞門禮”顧名思義,就是用禮撞開姑娘家大門的意思,“撞”這個字聽起來有點不雅,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女方家對于閨女的留戀不舍之情。鎮平方言中的酒桌上的習俗比較豐富,就拿行酒令來說,像“一心敬你”、“哥倆好”“三星照”、“四季發啊”、“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八抬你坐”、“九連環”、“十全十美”。這是喝酒的人借這些行酒令表達對對方的美好祝福。

(五)文化心態對鎮平方言的影響

一個地方的文化心態對一個地方的方言也是有影響的。如果人們對一個事物比較喜歡,就會用一些溢美之詞去贊揚它,相反,如果討厭它,就會去貶低它。出于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愛,那些溢美之詞比比皆是,在這里就不做研究了。下面著重分析下鎮平方言中的詈詞。

從功能和用途的角度來看,詈詞是分等級的。人們采用的等級不同,反映出態度的也會不同。詈詞按功能可以分為罵詈和戲謔兩大類。[7]我們結合這兩大類的功能狀況和它的等級做以下描述:

1.與性有關的詈詞為一級詈詞。由于在人們看來與性有關的動作行為都是不道德的表現,這類詞語都含有謾罵的性質。如:“毬形”、“爛破鞋”、“真蛋毬”、“流光蛋”、“胡毬扯”、“扒灰頭”、“毬皮”等。

2.與品行、身份等有關的詈詞為二等詈詞。這類詈詞既包含有謾罵的意思,又有戲謔的意思。如:“娃兒”、“鱉刻叉”、“日冒蛋”、“浪擺里啥”、“賤不唧唧”、“袖子”、“老陰毬”等。

3.與生理缺陷、智力或能力缺乏等有關的為三等詈詞。這類詈詞謾罵的功能相對比較弱,戲謔的功能則大大增加。如:“絕骨頭”、“二球”、“二貨山”、“肉擰頭”、“騾子毬”、“悶頭悶腦”、“憨波兒濕臉”等。

結語

通過探討鎮平方言詞匯與社會文化的關系,我們對鎮平方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從鎮平的風俗文化的角度去探究鎮平方言詞匯,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些方言詞匯的理解,使我們在運用這些詞匯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

[1] 帕默爾.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2] 李如龍.關于方言與地域文化研究[C].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3] 孫奐侖,賀椿壽修,韓坰纂.《洪洞縣志》卷七《輿地志》[M],1917.

[4] 李小平.山西方言中的“打”[C].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5] 《鎮平縣志》 鎮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M].北京市:方志出版社,1998.

[6] 《南陽地區志》(1986-1994),南陽地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7] 曹煒.現代漢語詞匯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下載